书城文学各自爱
8274400000054

第54章 咬春

常和皮去华联买肉夹馍,屡吃不厌。惯吃的肉夹馍是硬面烤成饼,横剖两半,把牛肉剁碎,掺进香菜末,淋以肉汁,然后捧而食之。华联的肉夹馍却迥乎不同,形制上和普通的肉夹馍一样,但是一入口,口感落差就出来了。馍是烫面做的,柔软适口,中间夹的肉,是像土耳其烤肉一样,穿在一个滚动的金属杆上,匀速转动中,均匀受热,而且肉质复杂,有猪肉,烤鸭(带脆皮)等等。每次都买一个,烫手热的,肉很香,脆皮很酥,和皮皮寒风中分食,不亦乐乎。

边走边想,我吃的肉夹馍,正是软面包裹着黄瓜丝,韭黄丝,各类精致熟肉丝。要真是从内容而不是形式上说,这样的肉夹馍,倒是像古代的春饼。前两天读《终朝采蓝》,里面提到春饼,其实它的前身是五代时的五辛盘,“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进屠苏酒,下五辛盘”,五辛指的是大蒜,小蒜,韭菜,云薹,香菜。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此后沿袭下来,《荆楚岁时记》里亦有记录:“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啖春饼,生菜。”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唐岑参《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唐杜甫《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我喜欢这样的食俗,里面有着暖红的喜感,迎接新春,季节更迭的喜悦和新意。古时是农业社会,顾及时令,人和天时的互动要生动得多,其实也是朴素的养生论,因为冬季食荤腥多,秽气内藏,开春吃一点生鲜蔬菜,一是餐盘里多了翠色喜人,二是发了五脏的毒气,正好可以清肠排毒,洗净一身。

这样的春饼,在南方成了春卷,我们家一年四季都吃,不过是填塞物有变化,一般是韭黄肉丝,也有新韭牛肉,买现成的春卷皮,包好后用蛋清或面糊封口,下锅油炸,很酥脆,很好吃。春饼在北方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梁实秋曾经写过,大盒两元,小盒一元?彼时小学老师的薪资不过三十元一个月,大学助教还不及。

家里只要备好开水烫面煎饼即可。肉食包括肘子丝,肚丝,鸡肉丝,烧鸭丝,古代还有豚丝,基本上是肉类都可以入馔。

汪曾祺写过老舍先生喜欢定盒子菜请他们聚餐时食用,不过汪老的口气已经颇称奇,也许五十年代国营机制盛行,盒子菜已经衰落了。唐鲁孙写他吃盒子菜,菜倒平平,不过那盒子上画的是雁落平沙,这么说起来,因为攒盒的精美,吃春饼,已经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食事了。

要把菜卷在面饼里,便利的方式是各样菜夹一点,再抹酱,但是有人图方便,在其中插根筷子,卷好后将筷子抽出,梁实秋说“这种吃相,下作!”大概是太馋痨相了。有技巧的人,可以每样都吃到而不滴一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