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陷阱
8270300000050

第50章 詹森效应:关键时刻的“感冒”现象

丹·詹森是美国非常著名的速滑运动员,曾获得奥运会金牌一枚,世界锦标赛金牌两枚、银牌两枚、铜牌一枚,并且赢得七枚世界杯的奖牌,还打破过七项世界记录。丹·詹森在他的速滑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耀与辉煌,但最让人们记忆深刻的还是他实力雄厚的背后屡战屡败却永不放弃的经历。在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之前的赛场上,尽管他是最被人们看好的速滑运动员,奖牌却总与他无缘。

在1984年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奥运会上,丹·詹森名列500米速滑第四;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上,丹·詹森的速滑仍就是夺金的热门,但在比赛的当天早晨,因为姐姐的突然离世,悲伤的情绪让他在比赛中发挥失利,惨败而归;在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丹·詹森名列500米速滑第四,1000米速滑项目上仅拿到了第26名的成绩;在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上,在500米的速滑中,意外滑到导致他错失奖牌。一次次的失利,一次次的遗憾,但丹·詹森并没有就此放弃,在1000米的速滑中,詹森以稳定的发挥持续到最后,打破世界记录,夺得金牌。

丹·詹森平常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比赛场上却总是失利。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在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关于詹森效应中失败的原因,人们归之为是竞技员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是一种浅层的心理疾病,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一种心理异常现象。实力雄厚的人,在关键时刻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唯一的解释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坚定,可能是把结果看得太重,也可能是自信心不足,或意外的突发状况导致情绪波动影响到心理状态的稳定等。那些平常成绩显赫的人,获得了太多人的关注与期望,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强势的思维定势,那就是我一定会赢;此外,他人的过分期望也会在无形中形成一定的压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观念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关注自己、给予自己期望的人的最好回报,但在比赛尤其是大型比赛中,参与人员都是实力相当雄厚的,竞争的压力会使我们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困扰,或者是导致一种不自信。不管是思维定势还是不自信,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导致赛场上的失利。

关于那些平时被看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意外失败的情况比比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与辉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在感动之余不免会有一些遗憾,但如何看待这些遗憾,人云亦云。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女子气步枪选手杜丽,也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气步枪金牌得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发挥失常。她的失利成就了捷克名将卡特琳娜·埃蒙斯的首金梦想,同时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奥运会纪录。中国体操皇后程菲的“一飞”没能冲天,接连的失误让她错失金牌,程菲承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此时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伤痛,这个小女孩泣不成声。“飞人”刘翔,因伤退出,震撼了国人也震撼了世界。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在关键时刻没能取得辉煌战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家把他们真的当成了英雄。殊不知,他们也是凡人,他们也有承载不住的时候。所以,在变幻莫测的赛场上失利在所难免。

再看看我们生活周围,总有这样的一些学生存在。平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一到考试,他们就心里紧张,浑身冒冷汗,记忆力骤降,脑海一片空白。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考试期望过高,只想考最好的成绩,害怕失败,担心父母与老师对他们失望,担心会被同学瞧不起,担心自己没面子。患得患失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在考试中发挥异常,进入詹森效应的怪圈。

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可塑性比较强。在考试失利的情况下,要综合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拿出试卷认真检查每一道题目,问问自己是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刻,还是复习不够全面,或是由于情绪波动。如果是前两个原因,那就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深刻地理解,系统地记忆,在学习中注意方式、方法,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情绪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那么老师和父母就要特别关注了。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和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尤其是考试没考好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很关键,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在面对以后的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是否足够理性、足够客观。如果学生考试没考好,父母和老师对他只是批评、指责,而不是客观地寻找失败的原因,学生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感。在看待没考好的这个问题上,会产生错误的归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并产生自己没能力等错误认知。对自己的否定反过来就会使孩子对失败习以为常,反正也考不好,干脆一错到底好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父母和老师不合理的指责,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严重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父母和老师的指责,会更加卖力地学习,从而使得学习的性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学习不再有任何乐趣,而成了机械式的学习。在考试来临时,患得患失的心理还会伴随他们,“要考好,不能考砸,如果不是这样到时候挨骂的肯定还是自己”,这样的想法总是在他们脑中盘旋,挥之不去。于是,又会重复陷入詹森效应的怪圈。

要想让学生脱离詹森效应的怪圈,父母和老师对待失败的态度至关重要。不要把一次的失败归之为能力上的缺失,而应该乐观看待,这次的失败是在为下次的成功铺路,如果第二次还是不行,肯定是成功还在考验你们,希望通过多次的考验把你们内在更多的潜质激发出来。其实,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过程。我们一路前行,匆匆赶路,不管何时到达终点,我们都不能错过沿途的风景。考试也一样,考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人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健康更为重要。健康的心态是我们一生的珍贵财富,会伴随我们终生。而成绩却不是永久的,它会淡化,会消失,我们不能因为短暂的执著追求就放弃了永久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