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查今》中讲的刻舟求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说是有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随身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于是他不慌不忙地在剑落水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船家很是好奇,问他为什么不立即跳水找寻宝剑。楚国人对船家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了,我就从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再去寻找,自然就能找到。”该故事听起来让人觉得很是荒诞可笑,但在我们周围,类似的想法和行为并不少见。
很多人都认为英国人绅士、聪明、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乐观、友善、热情;日本人上进、勤劳、崇武、有野心;法国人热情、开朗、浪漫、轻率;黑人迷信、懒惰、无知、好动等。其实,我们都是在以自己对他们的理解上的偏见来定位某个国家的人,并形成一种整体上的感觉,这种感觉反过来又影响到对某个具体的人做出的判断与评价。除此之外,人们一提到老师,就会想到文质彬彬;一提到商人,就会与唯利是图相联系;一提到明星,就会觉得星光璀璨;一提到医生,就会想到冷酷严肃;一提到护士,就会想到守护天使;一提到律师,脑海中就会出现巧辩、睿智的形象;等等。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看不到任何发展变化的、一板一眼的行为习惯。在认知一个人时,人们通常已经在头脑中保存了与该人相联系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并把这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这个人的依据,从而产生偏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刻板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导致刻板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类型学”的知觉原理,当某个人的品质特征与某一类型人的类特征相近或相同时,我们就会迅速做出判断,这个人拥有这类人的其他特征,并把他归类为该类人;“定型性”知觉原理,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征特别强烈,那么他给人的印象可能就会非常显著,以至于人们会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形成强烈的刻板印象。不管是“类型学”还是“定型性”知觉原理,都与知觉者的定势知觉有密切的关系。知觉者总会根据自己特有的认知经验,把某一类型特征加以固定化,以至于当某人表现出这类特征时,就会把这个人固定、类化为这类型的人。刻板效应的偏激性、片面性和失真性产生的消极作用很明显。
这样的场景很多见:与新朋友约好第一次在咖啡馆见面,但朋友却迟到了。不管朋友迟到的理由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把朋友归类为不守时的人,以至于下次见面时我们都会强迫自己告诫朋友一定要准时。事实上,也许真的是下班高峰期交通严重堵塞,也许是朋友的车子半路抛锚不得已打车赶过来,也许是……刻板效应在第一次见面时最易形成。稍不留意,就会给对方留下有损自己形象的印象,更多时候难以改变。
生活中粗心大意的人不一定在工作上就不认真。有的人就是能够把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清楚地分开。如果你把一个嬉笑顽皮之人等同于不负责任、不够能力之人,那么相信你损失的就不是一个朋友这么简单。你的刻板印象剥夺了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他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施展,最后只能是双输。这种刻板印象也经常发生在招聘现场。应聘者去面见主考官时,会精心打扮一番,尽量符合他要应聘的岗位形象,这种心理就出自要给对方留一个好的印象,而好的印象往往能够有效地避免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效应会把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过于简单地类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刻板印象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种印象的形成多是由于知觉者的偏见造成的,离真实相距甚远,有时完全错误。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深刻揭示了人的刻板印象:将一个人的照片分给两组被试者看,照片上的人眼睛凹陷,下巴外翘。告诉A组被试者是一名罪犯,告诉B组被试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者分别对此人的特征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组被试者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说明他凶狠、狡诈,下巴外翘反映了他顽固不化的性格;B组被试者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说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说明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同样一张照片却得出如此迥异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人们对各类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罪犯必然是奸诈、狡猾和顽固不化,而学者就是思想深邃、性格顽强。这就是刻板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有意思的是,演员在选剧本时会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实际上就是怕观众对他们形成一种刻板印象。
20世纪90年代播出的《还珠格格》曾征服了多少少男少女,出演该片的很多演员的命运由此改变,最为典型的就是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老师。据说该片在大陆上演后,观众只要在街上见到李老师就会“低声窃语,指指点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清宫戏里的嬷嬷角色就应该这样被定位。很多人在看过其他清宫戏之后,总要与李老师的嬷嬷形象做一番比较,并得出结论,他们的嬷嬷角色演得不如李老师到位。李老师被观众追着谩骂是因为她出演的嬷嬷形象使很多观众认为生活中的她也如戏里一样遭人痛恨。演员如果老演某些固定的角色,观众很自然地就会认为他只适合演这类型的角色。观众的这种想法还会带到生活中来,扩散到演员自身的行为处事或性格特征。但演员的真实生活真如剧情中的一样吗?当然不是。有时候,我们连自己都无法清楚看透,又怎么能轻易看透我们并不了解的陌生人呢!
清楚地了解一个人,就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不能因为一个人偶尔的行为表现就评判这个人怎么样。我们很多时候,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我们深刻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接触与磨合,要不断地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违背的信息,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