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效应来自于法国昆虫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
约翰·法伯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位相接,围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放了一些毛毛虫最喜欢吃的叶子。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最后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相继死去。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为“跟随者”的习惯,并把因跟随为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正常人都会认为以食物为生存乐趣的毛毛虫肯定会放弃这种无休止、无意义的转圈而转向它们最爱吃的食物,但实验结果却表明毛毛虫的行为反应正好与此相反,直至付出它们宝贵的生命,都死不回头。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固守其原有的本能、经验,即习惯首尾相随的生活。试想一下,在危及生命之时如果它们能够放弃固有的行为习惯,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可惜的是,习惯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改变,最终令自己抱憾终生。
我们非常熟悉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就很深刻地说明了定势思维习惯是多么不可取。
奔跑的兔子无意撞到树干上,导致一命呜呼,这一幕恰好被锄地的农夫看见。于是农夫天真地认为兔子还会撞向树干,从此搁下锄头等待兔子出现。一天又一天,农夫还是坚持不放弃,最后兔子没等到,庄稼地里却长满杂草,荒废一大片。
事实上,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做出改变,以至于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趣。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怨生活过得太没意义,工作提不起劲,整天唉声叹气、怨天怨地的原因。惰性的思维让我们失去了改变的动力,故步自封让我们失去了奋发的激情,安逸的生活让我们丧失了打破常规的魄力与胆识,所以即使我们痛苦于目前的生活,却也无能为力。
现在有很多人工作的目的在于养家糊口,所以往往有这么一种心态:埋头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居安思危是领导的责任。这些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工作、家庭的细碎、繁杂磨光了最初的美好,只剩下机械式的思维在运作。于是,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继续过无忧的生活,但当危机来临并影响到企业绩效需要裁员减压时,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这些故步自封、缺乏创新思维的人。
毛毛虫效应还依赖于人的性格特征。性格固执的人,只相信自己的经验,而不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说:“我过去就是这样做的,没错。”这种“守株待兔”类型的人不能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性格懦弱、胆小的人,即使有创新的想法,也不敢大声讲出来,没有勇气面对大众的质疑,从而封闭自己,沉没于茫茫人群之中。
固有的思路有其稳定的一面,沿用前人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迅速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难题,可以简化和缩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采用前人的解决方法,可以进行类比思维,解决路径更为有效。但如果盲目地沿袭特定的经验和方法,对类似的问题采用类似的方法,其结果往往不可靠,还会影响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甚至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旧有的僵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新思维的扩展。唯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思考,不管地细致观察,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摆脱自己头脑中惯有的思维模式,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传清朝扬州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先生,自幼经过刻苦训练,能够惟妙惟肖地临摹古代书法家各种书体,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了。可是大家对他却并不怎么欣赏。有一天,郑板桥在自己大腿上练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妻子身上去了。这时妻子生气地打了他一下,并说:“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一语惊醒梦中人,郑板桥从妻子这句话中得到启示,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体,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写自己的体呢?没有自己的风格,写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郑板桥因此也成为清代享有声誉的著名的书画家。
毛毛虫效应告诉我们不能只跟在别人后面走,只跟在别人后面走,你沿袭的只是前人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创新,有一个全新的方向和思路,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创新和固守其实有时候就差很小的一步,如果能够发现这一步,你就会海阔天空,如果还是用以前的方法,那么你还是无法摆脱毛毛虫效应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