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恢复高考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但大学生的招生数量却不知翻了多少倍。如今还在继续呈上升的趋势。很多年以前,只要听到某某家的小孩考上大学,其他小孩都会露出无比钦佩、羡慕的目光,家长都会为那个小孩啧啧称赞,伸出了不起的拇指。
如今,不仅上大学不是什么新鲜事,就连考研、读博、出国等都已成为平常事,而这些在几十年前有的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更甭提自己有一天会身在其中。当年的大学生一毕业,就会被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分配到国家一级岗位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现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重,即使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未必就能顺利找到工作。很多人为了逃避就业这个问题,不停地选择继续上学,于是上研、上博的人就如潮水一样,越来越多,势不可挡。只不过很多人都会有疑问:难道说大学生越多,就越无价值可言了吗?我们拿着很高的学历,却无法受到该有的重视。到底我们走入了怎样的一个怪圈?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都是攀比效应在作怪。攀比效应是一种赶时髦的心理,就是说人们认为他人拥有的某种商品越多,他想拥有的欲望就越强烈,并且拥有这种商品的人们越多,这种商品的价值就越大。如今的读书现象深刻体现了这种效应。邻居、亲戚家的小孩都是大学生毕业,自己的小孩又怎能“低人一等”呢。于是想尽一切方法让小孩走进大学校园,为此小孩失去了快乐的童年,金色年华的青春都是在背着沉重的书包中度过。当走进大学校园后,考研热、出国热又促使他们再次选择放弃轻松的生活,一头扎进书的汪洋大海中。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肯定会有把此当成乐趣的人存在,但同时也必定有一些为此痛苦的学生。为了自己父母的攀比心态,为了自己颜面的执著,他们依然选择如此生活。
攀比效应是典型的连带外部正效应,是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拥有他人所拥有的东西的强烈欲望。我国现在的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有很多的高端消费品已经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如智能手机、微型计算机、豪华跑车等,不能不说是攀比的心态在起作用。有些东西不一定非得拥有,但感觉没有的话,又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里会出现不平衡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攀比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在作怪。攀比心态就是说看到别人拥有了,自己也想拥有的心态,更进一步来讲,就是想要拥有少数人所享有的身份、地位或者荣耀。而且这种追求虚荣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传递性。如果父母一味地与别人进行攀比,并时常抱怨自己过得有多不好,那么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当攀比成为一种习惯的话,将会导致两极分化。
不可否认,攀比是一种比较,有比较才会有动力。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班级或公司,每一个人都会出现比较的心态。例如,在家里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就会与兄弟姐妹进行比赛,谁做的家务更多,谁做得更好,谁最乖;在班上会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较,会与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对比;在公司会比较谁的业务能力最强,谁拿的薪水最多等。正是因为有了比较,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不足,从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自己不断提高。因此,攀比成为我们为实现目标而前进的动力。研究者发现,正确的攀比是要寻找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或自己身边的人进行比较,一般往往进步会很快,当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之后,再去与他人或能力更高的人比,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一般来讲,人与人的差异比较小,实力悬殊不大时,攀比的可能性会加大,系数会提高;如果人与人的差异悬殊过大,攀比的可能性就会缩小,甚至不具有可比性。
如果一个人通过攀比却得不到自己理想的结果,或者寻找的攀比对象与自己差距太大,一般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挫败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产生挫败感的人会寻求一些不合法的途径或方法来达到目标;或者把挫折感转化为嫉妒,从而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行为;或者把挫折感压抑到自己内心最深处,不停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此变得自暴自弃,放弃自我。说到底就是把攀比的结果看得太重,从而失去了攀比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在向上攀的同时,比一定要合理。也就是说攀比对象、攀比性质一定要正确。小时候老师总会告诫我们,不要在吃喝穿上进行攀比,而要在学习上优于他人。现在想想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不为外在物质因素,只为内心精神上的提升而努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追求上升时的衡量标准。“谁的车比我的好,谁的秘书比我的漂亮,谁的职位比我的高”等,人们关注的重心已经严重偏移。就连现在很多的中小学生也在炫耀自己的名牌衣服有多贵,自己的父母又多有钱,甚至还会出现鄙视家庭情况较为一般或较为贫困的同班同学。这样的学生心灵往往会扭曲,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是缺乏人格独立性的表现。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举动。
攀比的两极化效应告诉我们,积极的攀比有利于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积极的攀比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反视,更能清晰、客观地正视自己;消极的攀比则会滋长人们的虚荣心理、嫉恨甚至会导致心理上的扭曲,从而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