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陷阱
8270300000030

第30章 责任扩散效应:危机时的“群体冷漠”现象

我们属于群居的动物,总是生活在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同事客户的层层包围圈中。我们的一言一行总会受到他人的关注和干涉,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举动。我们总在不停地做各种各样的决策与判断,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听从内心呼唤的声音,还是受他人意见的束缚,盲从听取他人的想法?坚持自己,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呼唤,是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与认同,但很多时候却会犯错,因为我们缺少经验;听从他人,即使他们是正确的,从内心深处来讲抗争也定会存在,迫于压力我们违反自己的处事原则却做出了不会令我们后悔的行为举动。面对两难抉择,如何更好地思量,我们从下面的内容中会得到一些启示。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人的凶杀案——吉诺维斯案件。案发当天正好是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公寓的路上,被歹徒挟持并杀害。整个案件最令人震惊的是遇害者的38位邻居在听到遇害者高声呼救之后,并没有前去搭救这位姑娘,也没有一个人打电话及时报警。有的人甚至站在自家窗前冷眼注视了这一切,眼睁睁地看着不该发生的悲剧上演。吉诺维斯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美国各界极大的重视,也对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新的挑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针对危机发生时,人们的袖手旁观、冷眼相对,以及人越多,愿意援助的人就越少这种现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

在实验中,一位女实验员安排被试者填写问卷之后,就返回隔壁办公室去了。几分钟过后,被试者听到那位女实验员爬到椅子上够东西的声音,紧接着是尖叫的声音(椅子摔倒,女实验员摔倒在地板上),接着传来女实验员痛苦的声音:“噢,天哪!我的脚……噢,我的脚脖子……我没法拿开压在脚上的东西。”凄惨的叫声,穿过墙壁传到了被试者的耳朵里。研究结果显示,当只有一个被试者在场时,70%的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这位女士提供帮助;当有两个被试者在场时,一个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降低到40%;而如果旁观者换成是多名被试者在场时,尝试提供帮助的被试者就只剩下7%了。

拉特纳和达利的这个实验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危机发生时,人越多,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就会越少。很多人在他人面对危机时,自己行事的态度经常会受到周围人的强烈影响,周围人的举动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抑制作用。这种抑制现象并不仅仅只发生在危机出现时,团队活动中也会出现这种“你推我,我推你”、“我不去做,他会做”的扩散现象。拉特纳通过研究发现在社会公共场合,由于其他人在场,人们会不自觉地把责任扩散给在场的所有人,因而自己的责任就减少了。所以,在其他人不采取行动时,便认为自己也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

拉特纳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责任扩散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由一个人负责,那么他会尽可能地去完成,如果做不好他也会负全责;但是如果一件事情是由好几个人共同负责,情况完全不同,人们往往会先观察他人的态度与举动,希望别人先开始。如果别人沉默,那么更多时候他也会选择沉默。如果一件事情,他人也有责任参与,那么无意识之中,一个人所做的就会越来越少,承担的责任也就越来越轻。即使事情搞砸了,他也会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就像吉诺维斯案件,38位邻居没有一个人主动前去救援,不是说大家都是铁石心肠,只是大家都被周围他人的行为举动给抑制了,这种抑制是相互、传播的,于是悲剧的发生在所难免。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责任扩散也是为了避免付出过高的心理代价。毕竟,见死不救导致的罪恶感和羞愧感给人带来的心理负荷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是一般人的心理所难以承受的。为了避免心理压力的产生,责任扩散是最好的办法。责任扩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理不平衡感的产生。同样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有责任来完成,每个人就会有心理权衡的比较,做得多或做得少导致的心理差异也会使人产生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责任扩散。

大家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没水喝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责任扩散现象,即使寺庙里干枯到出现裂缝,净瓶里的柳枝也早已没有了生气,和尚渴到奄奄一息,眯着眼倒头装睡,但是和尚想的却是:我不去挑水,你们两个忍不住时,总会去挑的,那时我就有水喝了。殊不知,他这样想时,别人也在这么想,于是责任无限扩散,最后只能继续煎熬。

责任扩散的心理有时候引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不久前发生的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一个开中巴的女司机被车上三名歹徒调戏,全车人除了一名瘦弱男子上前搭救,却被打伤在地之外,全车人都无响应,甚至连打电话报警的举动都没有。这位女司机被歹徒拖下车遭强暴后,疾言厉色地把受伤男子赶下了车。之后,女司机像往常一样照常开车行走,却没想到,快到山顶时,女司机突然把车开下了悬崖,整个车内13名乘客无一生还。

在女司机遭遇危机之时,车内乘客无人愿意出手相救,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最后丢掉的却是自己的生命。究之责任,谁之过?在人们互相推诿的时候,危机已经恶化,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遗憾代价。我们不去祈求要为别人付出多少,也不去想象自己就是万能的救世主,这样的想法在无形中已经深深烙上了世俗的印记,有了外在因素的约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听从良心的呼唤,良心是人性中光辉的闪现。然而,当今的现实使得每个人都像刺猬似的,用冷漠把自己仅仅包裹,用猜疑的尖刺时刻堤防,一心认为只要事不关己就可以笑颜以对。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吉诺维斯案件说不定某天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旁观的人也像我们一样无动于衷,那时我们再为我们的懦弱、自私而后悔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我相信人性都是善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太过依赖别人,这份依赖让我们成为了群体冷漠中的一分子,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丧失了内心真正的声音。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把别人当成自己,当别人处于危难之时,我们就能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给予别人需要的帮助,这是一种能力。把自己当成别人,在自己痛苦忧伤的时候,体会他人的痛苦与忧伤,当自己兴奋快乐的时候,体会别人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