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陷阱
8270300000002

第2章 狄德罗效应:欲望从一件睡袍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做出许许多多不同的行为判断。而我们的行为、决策与判断总是会受到我们无穷欲望的驱使。所以,我们不可能总是以一种超然的理性态度来看待一切。欲望让我们的认知能力变得狭隘、庸俗;欲望让我们无视、无畏自己理性声音的呼唤;欲望让我们彻底颠覆自己一直坚守的行为准则。所以,有时候我们总是无法做出令自己、令他人都满意的答卷。

不满意,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欲望如何驱使我们做出无法预测的变化,不了解欲望的神秘黑洞带给我们怎样大的冲击,不了解欲望的碰撞会如何放纵我们的行为。我们总是无法清晰认识自己,所以面对生活时我们总是感觉迷惑。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又如何能过更好的生活,做出最优的选择呢?了解自己,就要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了解这些渴望对我们行为决策的影响。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买到一条漂亮蕾丝雪纺裙时,就会觉得自己旧的上衣与蕾丝裙不搭配。但是当买到新的可以与裙子搭配的上衣时,就又会觉得鞋子必须换,换了鞋子还要换发型、换装饰等,就这样一件件地买,一件件地换,直到筋疲力尽,还是无法满意。

再比如,当我们兴致高昂搬进期盼已久的新居之时,总是希望新的房子、新的装饰和新的心情相配套,难免要大肆修饰一番:铺上价格昂贵的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相一致的黑白木封墙,再配置上等红木的豪华家具,最后还要购买能够点缀整座房子之精华的顶级吊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成套的与之相匹配的厨房、卫浴、书房、卧室,一切都是那么舒适和安逸。享受这样的住宅,显然我们更不能破衣烂衫,必定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与装饰品,于是我们就这样乐此不疲地更换下去。有的人甚至在自己飞黄腾达之后,有感自己的糟糠之妻难以匹配自己显赫的身份与地位,就会弃之如敝屣。如今,包养情人的新闻并不少见,更为称奇的是,金屋藏娇的还不止一处,可见人之欲望,深不见底。

事实上,在当今的消费生活中,尤其是都市消费,市民们越来越注重各种消费品之间的搭配是否和谐统一。在服饰消费中,人们开始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家居生活中,人们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装修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品味格调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高雅、精致的艺术享受,红酒、茶道、书法、收藏、古董等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

国外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某种东西,反而开始不满足,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追求一流的品味和格调,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你是否拥有炫耀的资本,你是否拥有填满无穷欲望的筹码。

狄德罗效应源于18世纪法国的一个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二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经济学上有一个与狄德罗效应类似的理论,那就是鸟笼定律。有一位经济学家比喻说:“如果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你的房中,你大概就会买一只鸟。”因为别人走进来时很可能会问:“笼子里怎么没鸟?什么时候死的?”如果主人回答:“我从未有过一只鸟。”对方很可能马上会问:“那你要一只空鸟笼子干吗?”主人会因此被弄得有些不安,似乎不买一只鸟就是有些不稳妥。为了让自己安心,也为了防止别人不停的询问,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鸟笼里。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狄德罗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事实上,狄德罗效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韩非子》里就讲了“纣为象箸”的故事:商王纣叫人做了一双象牙筷。他的叔父、首辅丞相箕子知道了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象牙筷肯定不会和土制的器皿一起使用,而是与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碗相配套,象牙筷和玉杯碗也不可能会用来盛普通的食物,而必然是珍馐美味。既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就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而是绫罗绸缎的衣服,高大堂皇的宫殿。箕子“畏其卒,故怖其始。”果然,纣不断放纵自己的欲望,给国家增添极大的花费,弄到最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五年后,商纣就像箕子预见的那样亡国了。

狄德罗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病态效应,反映了人们内心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这种欲望造成的后果有时是非常严重的。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07年3月26日刘德华的女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一事。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狂热痴迷充分地体现了狄德罗效应。以前,杨丽娟的唯一梦想是与刘德华近距离见一面,但真的近距离见了,她又不满,而是渴望与刘德华单独待上几分钟,一起唱唱歌、玩玩游戏。她说,如果能有这样的几分钟,她就心满意足了。相信,若刘德华真的满足了她这个要求,她可能会产生新的渴望。当她父亲为她自杀后,她居然这样说:“即使爸爸死我也不后悔,我不见到他我是不会走的。”

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继续痴迷是她内心无法填满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狄德罗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尤其是在消费和职场升迁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样的事:在得到某物之后还不断地追求与之“相配”的东西,反而越得到越不满足。

狄德罗效应给了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你会想得到更多。朱丽叶·施罗尔认为,消除狄德罗效应的对策是立即终止攀升,非必需的尽量不要,推行以节制消费为主题的简单主义运动。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苏格拉底被自己的学生怂恿去闹市购物,学生本以为自己的老师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物件时会满载而归。殊不知,苏格拉底空手而回,他是这样与自己的学生说的:“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狄德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学会知足,知足才会常乐。不管是都市消费还是人生选择,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浮华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崇尚节俭,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