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中有个概念,叫360度绩效反馈。它是指帮助一个组织的成员(主要是管理人员)从与自己发生工作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反馈的过程,这些信息的来源包括:来自上级监督者的自上而下的反馈,来自下属的由下而上的反馈,来自平级同事的反馈,来自内部的反馈,以及来自企业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反馈。因为它具有全员参与管理、信息收集对称、分散管理者日常管理压力等特点,很快受到企业界的推崇,流行甚广。一些著名的企业,如惠普、摩托罗拉、IBM等都采用这种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
360度绩效考核注重考核信息来源的广泛性,所以接受考核的员工往往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反馈,这些反馈能够得到员工的真心吸纳并进而改善自己的不足,更加积极提高自己的优势,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就是反馈带来的成长。
但是,360度绩效反馈这种撒网式的考核策略在国内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原因可能与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关。从整体上来讲,我们更注重感性,所以当我们取得进步时,我们更希望能立即得到肯定。但是360度绩效反馈时间周期相对较长,通常绩效考核的周期为1年或半年。如果员工仅靠绩效考核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己工作的反馈,那这种反馈的效果其实并不适合我们国人,当然也很难达到最初设想的效果。所以,如果领导者想采取恰当的精神鼓励来激励下属的话,那么,就必须经常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成果,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及时反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360度绩效反馈存在它自身的弊端,如权威的界定引发的冲突。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就会出现下级“敢怒不敢言”的现象;下级给上级提意见或建议,那么上级的权威势必会受到挑战,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且这种考核带有很大的情感因素在内,国人怕伤感情,碍面子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反馈信息的准确性,继而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所以反馈要注重合适的方法。
反馈就是一种强化,要想得到立竿见影的绩效,就要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反馈。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被称为反馈效应,即及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活动动机,对工作能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学上关于反馈效应的例子比比皆是,其达到的实验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通过欣赏其中一个实例,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反馈带来的神奇魅力。
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予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评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
在管理中反馈效应是一种非常有技术性的策略。如果应用恰当,必然会带来很强的效益。在日常工作当中,领导者要不断地给下属足够的关注,提供必要的支持,就像让小树成材一样,要在它刚开始需要矫正的时候站出来,而不要等到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再行动。在它刚要长弯的时候马上矫正过来,每次都是如此,这样小树才能慢慢地长直,之后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活动中,反馈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而且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果老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反馈给他们,并给出中肯的、有针对性的评语,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而现实中大多数情况是:老师只是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试卷简单给个分数,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长短的评价则比较忽略。这样自然难以更好地发挥出分数对学生所带来的反馈效应。
要强化分数给孩子带来的反馈效应,就必须让孩子明白分数的真正意义。如果一个孩子对于取得什么分数都无所谓,就很难想象会有什么良好的反馈效应。或者是孩子把分数当成攀比、炫耀的手段,即使反馈效应较高,最终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明白分数的实质性意义,真正把分数作为评价自己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尺之一,这是孩子产生良好反馈效应的前提。
要求孩子养成评价每一个分数成败得失的习惯,反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被扣了分,是知识掌握不好,还是粗心大意,都要心中有数。如果孩子读小学,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作业和试卷加以检查是必须的,因为此时孩子分析能力差,通过检查,便可能有针对性地告知其在学习上的成败得失。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老师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对自己的分数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孩子就懂得了学习上的自我激励,逐渐形成自我反馈,不断进步。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例如,让学生自己来评改练习作业,比由老师来评改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大,学习效应更佳,因为前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反馈效应告诉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有效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及时地收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措施,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要使问题累积。要注意反馈的方式,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在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一味地赞扬;对错误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用一种真诚的态度,敏锐的直觉,沟通的智慧正确使用批评与赞扬的方式,要实事求是,客观、理智地反馈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