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创办于1906年,是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目前在全国招收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学生最多的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7年的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在该系任教,如叶公超、梁实秋、钱钟书、许国璋等。1978年复办后,外语系在曾昭科教授、翁显良教授的主持下,教学与科研成绩斐然,1981年外国语言文学系获国家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暨南大学最早拥有硕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当时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文学为主、专长翻译,翁显良、曾昭科、张鸾铃、谭时霖、黄均、黄锡祥等一大批优秀学者先后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治学严谨,成绩卓著,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外国语学院已拥有专任教师13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6人,讲师70余人。教授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7人。学院教师中获博士学位者36人,在读博士20余人。现有英语语言文学系、商务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和大学英语教学部等5个教学单位,有外国文学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跨文化及翻译研究所、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及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等5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3个二级学科,以及翻译硕士专业(MTI)学位授权点。英美文学方向主要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英美女性文学和英美后现代文学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以理论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音系学为研究特色;日语语言文学方向侧重现当代日本文学、日中比较文学、日语语言及中日文化研究;翻译方向从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突出翻译的实践性。研究生导师大多数具有海外大学或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进修的经历。目前,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数十项。
《暨南外语博士文库》丛书(以下简称《文库》)是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部分获博士学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它的编纂主要基于以下目的:首先,是对近十几年来我校外语学科获博士学位教师研究成果的梳理;其次,为我校中、青年外语学人搭建展示团队科研成果的平台,以显示本学科发展的集群效应;第三,旨在激励暨南外语学人不断进取,勇攀教学、科研的新高峰,再创新辉煌。《文库》主要收录了2000年以后我校外语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尚未正式出版的博士论文,这些论文均经本人反复修改和校对,再经相关方向博士生导师的认真审阅后提交出版社排版付梓。《文库》涵盖了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化及其他相关学科,涉及语种包括汉语、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文库》第一批拟出版8部,其他教师的博士论文将在此后陆续编排、出版。
《文库》的成果是新一代暨南外语学人孜孜不倦、努力奋进的结晶,是他们宁静致远、潜心治学的象征。这些成果代表了暨南外语学科的进步与发展,预示着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这也是我们献给暨南大学110周年校庆和外国语学院90周年华诞的一份厚礼。
《文库》的出版得到了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我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此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本套丛书的编辑、设计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