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
82636900000002

第2章 人格魅力彰显为人处世的能力

看清人格的本质

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已经持续了好几千年。自从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后,就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开始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那么,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人格进行研究的呢?

其实,人们对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人格进行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人性和人的行为有过许多论述。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对人格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专家学者,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探讨,出版了大量的论著。

那么,人格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概念看似简单,其实却极为复杂。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特性,是对他的总的、本质的描述。因此,人格的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和丰富。它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心理学概念,又是一个伦理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和法学概念。美国著名的人格理论家奥尔波特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综述前人关于人格研究的成果,概括出50多个人格定义。

这可以充分表明,人格这个自古以来就有的概念存在很多的歧义。人格定义的多样性一方面说明了人格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格研究的广泛性。西方的人格一词ersonabity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原指“面具”。

面具是舞台上扮演角色的演员所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角色特点。将“面具”的意义指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即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行为和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从西方大多数现代人格主义的基本倾向性界定来看,人格定义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①最为通行的是把人格界定为个人内在的,全部生理、物理结构和心理意识外在化的状态。②强调人的个体差异性,从个人心理行为特点的一致性中显示人格内容。③从人的生活过程中去定义人格,强调环境、社会影响和后天学习的相关因素。

最有代表性的人格定义是奥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他进一步解释,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

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格的不同定义,人格应当是:以精神面貌为核心的,身心统一的,与他人相区别的一个人的总体特征。由定义可见,人格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人的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等是构成人格的要素。

人格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在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判定时,必须同时考察他的内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的特征。

黑格尔“抽象地、单独地来考察国家的职能和活力,而把特殊的个体性看做它们的对立物”。他认为,国家的特殊职能和活动与“实现它们的个人发生联系,但是和它们发生联系的并不是这些人的个人人格,而只是这些人的普遍的和客观的特质;因此它们是以外在的和偶然的方式同这种特殊的人格本身相联系”。

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指出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它们对立起来。个人的人格与作为“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的国家职能的联系不是“外在的”和“偶然的”,而是“突体性”的联系,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

理想人格的魅力

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追求他们自己的自觉期望的同时而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通过对理想人格的学习而塑造自己的人格。

那么,什么是理想人格呢?所谓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理想人格高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升华。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唯有如此,它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成为人们完善自己人格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是人类孜孜不倦的崇高境界。早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柏拉图继承发展了苏格拉的这一思想,他认为人通过理性观到理念本体世界,灵魂达到了真善美统一的境界。后来,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写了3本著名的批判作品,建构了一个真善美的庞大的思想体系,影响甚远。

从著名哲学家,特别是康德的理论体系中,我们不难找到认识真善美本质的思想线索。“真”解决“我”能够知道什么,属于认识论范畴。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是工业和科学,是“物质群众”利用“物质自然”进行的“物质实践”。

人在认识客观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其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掌握的知识和真理越多,就能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些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丰功伟绩的人们,例如牛顿、爱因斯坦,总是受到人们的无比崇敬。知识和真理作为智慧力量在理想人格中占有重要一席,这是应有之义。

理想人格中的“善”解决“我”应当做什么,它的本质是以人类社会内在关系为准则的道德价值。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与动物那种无意识的生命活动相反,人在自己的活动之前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即有目的。从价值论角度看,在人的主体活动中,总有一定的价值目标存在。人们总是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超越现实的规定,并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成为合乎理想要求的人。“应当做什么”体现了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真与善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又是可以统一的。柏拉图认为善本体不仅是道德和观念的来源,也是万物的本源,他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了。而在中国哲学中,真善是一个重要特色。中国哲人认为至真的道理就是至善的准则,求真即求善,不能离开善而求真。如果离开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而不能得真。从这一观点出发,他们认为致知与修养密不可分,对宇宙真理的探求与人生至善的达到,是一事之两面。

黑格尔有句名言:“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依据这种认识对客观现实的能动改造。这也就意味着善是主观目的和客观现实的一致。列宁在评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时指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是人的实践要求的外部现实性。”“善”与“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最大的善行,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创造性地为社会、为人民谋幸福。向善必须求真,向善包含求真。

正确理解真与善的统一,我们才能认识理想人格中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而真与善的统一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

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将导致人格的畸形,影响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这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情形。西方理想人格中突出知识、智慧的作用,这无疑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益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的。

但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同时也应看到,只有知识和智慧还无法形成理想人格,因为理想人格不但要有真(知识、智慧),也要有善和美。总的来说,这种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除了智慧和知识,还需要诚信、勇于承担责任、谦虚好学、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着坚强的性格,正确定义成功,有爱心,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团结兄弟姐妹和同学等。

诚信是立身之本

什么是诚信?通俗地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养成好的人格,没有什么比诚信更好的了。

要做到诚信,首先就要信守诺言。诺言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做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是以语言的形式外现出来,也可以是人在心里对自己所做的某种比较郑重的决定。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要说到做到。

如果一个人经常不遵守自己向别人许下的诺言,那么,他会渐渐在别人心中失去信誉,他说的话从此再不会有人放在心上。在人群中,他也会变得可有可无,因为他说的话、做的事再不会有人去关注。他会渐渐失去朋友,变成一个孤单而无助的人。

信守诺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没有它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信守诺言的力量十分强大。我国春秋时期,晋文公为图霸业决定攻打原国。晋文公和士兵约定用7天时间攻打原国。晋军到了原国后,受到了顽强的抵抗,7天之后,原国仍然没有投降。于是晋文公下令撤军。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晋文公仍然坚持要撤军。他说:“我已经和士兵们约好以7天为限,现在7天已过,我不能失去信用。信用是国家的珍宝,即使得到了原国却失去了国家的珍宝,我不能这样做。”于是晋军撤离了原国。

第二年,晋文公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原国。这一次,他与士兵约定:一定要攻下原国才罢兵。原国人一听到晋文公和士兵的约定,马上就投降归顺晋国了。卫国人听到这件事以后,认为晋文公的信用已经达到了极点,也就归顺了晋国。不久,晋文公就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霸主。

诚信还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说谎话和瞎话。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如实的反映,谎言和欺骗是绝对不能存在的。我们做人做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不仅可能使我们的自身形象受到损害,有时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坦率地说,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正受到严重挑战,说谎在当今广大中小学生之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中小学生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实际上,谎言是灾难的导火索。

1946午7月4日,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了14个月了。这天,离华沙170千米远的凯尔采市的几百名群情激愤的市民冲向街头,见犹太人就打、就抓、就杀,有的犹太人被抓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幢房子里被活活打死。这场肆无忌惮的屠杀从早上10点持续到下午4点,有42人被杀害,其中2人是被误认为是犹太人而被打死的。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次屠杀竟是由于小孩说谎而引起的。赫里安是波兰一个鞋匠的孩子,当时他和父母从乡村搬到凯尔采市,很不习惯。1946年7月1日,他偷偷搭车回到乡村小朋友之中,3天后他又溜回城里。父亲看到儿子回来,责问他是不是被犹太人拐上了。他一害怕,就谎称犹太人把他拐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个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父亲到警察局去报案。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绘声绘色地说赫里安被犹人人拐去折腾了几天,当时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了,但德国法西斯的排犹思潮阴云并未完全散去。几个市民听信了谎言,异常愤怒,扬言要对犹太人报复,而捏造的“事实”在几个小时内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于是酿成了这一天对犹太人的屠杀惨剧。

可以说,这是由于一句瞎话和谎话引起的悲剧,赫里安因为没有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而给犹太人带来了这一惨祸。

诚信还意味着要守时,即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作为一个现代人,守时是一个重要的习惯,遵守与他人约定的时间,同时也遵守各种纪律规定的时间。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失去在同学和朋友之中的信誉,如果是关系到纪律,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守时,即按时间进行,固然不能迟到,但也不要提前太多。有人觉得任何约定早一点总是好的,其实不然,单方面太过于将约定的时间提前,与迟到一样是不太礼貌的。最好是准时到达,这是最好的守时。

诚信还意味着要真诚待人接物。所谓真诚,是指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身边的谁谁谁挺虚伪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待人不真诚。要不就是常常摆出一副真诚的样子,但并没有诚心诚意去对待别人;要不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就会慢慢地被人疏远,如果还有人与他交往,也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对待。为什么呢?一个不以真诚待人的人,谁会对他付出真诚呢?所以,就算这样的人还有朋友,也不过是一些同样以虚伪来对待他的朋友罢了。

在生活中,竭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对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发自真诚的内心,这就是真诚待人接物了。一切以内心的善为最高标准。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诚信,就会失去大家的信任,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别人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渐渐地,说的话再也没有人相信,就失去了做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资格!

要勇于承担责任

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现代社会,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的崩溃。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责任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主动承担责任,意味着愿意主动去为他人或集体做更多的事情,愿意去冒更多的风险,也愿意付出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的代价。

因为只有一个人意识到要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他的美好人格才开始形成,他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责任是一个人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任务,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

广大的中小学生要要勇于承担责任,就要首先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在生活上当他们的保姆;在学习中,也已经习惯了父母当拐杖,让父母陪着读书,帮着做作业。最后的结果是离开了父母他们就手足无措,甚至寸步难行。

有个15岁的中学生说:“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什么都替我做了,我长这么大,在家里没有洗过一双袜子,也没有扫过地。有时,爸爸也说我,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干点家务活儿,但就是懒得做。再加上他们老迁就我,我一耍赖他们就不让我做了。”其实这种情况在当前的中学生里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多孩子想不到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劳累的父母,根本就不可能形成责任心。

广大的中小学生总有一天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如果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其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大家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有巨大的帮助。

广大的中小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还必须正确面对错误并承担责任。中小学生难免会犯错,犯错是成长着的孩子的权利。没有一次次错误带来的教训,同学们也就不会有那些成长的经验。但前提是必须有知错就改的习惯。光承认错误是没有力量的,对于有些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想办法弥补、改正。也就是说,对于错误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层面,关键还是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

在某企业的季度会议上,营销部的经理说:“最近销售情况不理想,我们得负一定的责任。但主要原因在于对手推出的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先进。”

研发部经理“认真”总结道:“最近推出新产品少是由于研发预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车薪的预算还被财务部门削减了。”

财务部经理马上接着解释:“公司成本在上升,我们能节约就节约。”

这时,采购部经理跳起来说:“采购成本上升了10%,是由于国外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急速攀升。”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原来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没有责任。最后,人力资源部经理终于发言:“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国外的这座矿山了。”

就这样推来推去,每个人都没有责任了。如果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根本谈不上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任,当然也就谈不上责任心了。广大的中小学生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到知错就改,以免犯了错不加悔改,在人生的道路上摔更大的跟头。

广大的中小学生要承担责任,还要培养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很多人。广大的中小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无数的人在服务,道路建设者、养路工人、清洁工人、司机、交警等等。更不用说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工作和娱乐了。

很多人一生都在做一个麻木的中间派,他们也坚持不伤害他人,不损坏别人的利益,可是,也从没想过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没有一丁点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停地索取却从不付出。其实他们的存在对社会、对他人而言也是一种伤害,因为他寄生在别人的贡献之上。

雷锋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索取什么。所以每个中小学生都应该知道,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向这个社会索取,应当经常问一问自己:我应该贡献什么?我应该为别人做点什么?

不断进步的源泉

丁尼生说过:“真正的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没有一个人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一个人即使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透了。要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则必将很快被同行和后人迎头赶上。

人本来就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前进的,攀登事业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怎么能纵身上跃?人生又像一局胜负无常的棋,人们无法奢望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况且,“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涉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只有建筑在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基础之上的人生追求才是健康的、有前途的,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才是会有所作为、有所成功的。

达尔文就是一个十分谦虚的科学家。他为人处事的特点就是当与别人谈话时,他总是耐心听别人说话,无论对年长或年轻的科学家,他都表现得很谦虚,就好像别人都是他的老师,而他是个好学的学生。

1877年,达尔文收到德国和荷兰一些科学家送来的生日贺卡,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我很清楚,要是没有为数众多的可敬的观察家们辛勤搜集到的丰富材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完成,即使写成了也不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我认为荣誉主要应归于他们。”

与谦虚相反,骄傲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的中小学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暂时领先,或者在某方面的特长较明显,从而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于是,他们就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滋长骄傲情绪。具体表现就是:夸大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之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成绩下降,变得普普通通了。

那么,广大的中小学生要怎样培养谦虚的习惯呢?

1.要认识骄傲的危害。骄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自以为是。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青年们说:“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人一骄傲起来,必然会脱离实际、脱离真理,那么挫折和失败的厄运就将接踵而至。

广大中小学生应认识到骄傲是自己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任何成绩的取得只能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只能作为一个起点。在学习上,知识是无边的海洋,如果因一时一事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的表现。

2.广大中小学生要全面认识自己。一般来说,骄傲的人可能多多少少有某方面的长处,总觉得自己有点骄傲的“资本”。对此,要做些具体分析。人谁没有长处?你聪明能干,他忠诚老实;你能说会道,他埋头苦干;你做事干脆麻利,他慢工出细活;你文化高,别人经验多……

如果都把自己的长处当做骄傲的资本,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那长处就可能成为短处,成为羁绊自己脚步的绳索、阻碍前进的挡路石。何况,自以为是的“长处”,比起别人来,是否真的是长处呢?如果把本来不是长处的东西,也误以为是自己的“长处”,那就尤其可笑了。

要培养谦虚的习惯,广大中小学生还应开阔视野。狭窄的眼界和胸怀往往也容易滋长骄傲情绪。因此,广大中小学生还要培养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在班集体中,若以己之长与别人之短相比较,不外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因而看不起别人。

因此,同学们应走出自我的狭小圈子,到更广阔的地方走走,陶冶情操。同时,大家还应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以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变骄傲为动力。

3.广大中小学生还应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中国古代有个“伤仲永”的故事,说有个孩子叫仲永,三四岁能背唐诗300首,七八岁能吟诗作文,被誉为“神童”。当地官府也奉为奇迹,经常邀仲永进官府中饮酒作诗,并让他披红戴绿骑马游行,以示奖赏。在这种众星捧月式地推崇下,他的智力开始下滑,才能日益萎缩,终于一事无成。

所以,同学们应正确对待老师、家长,以及其他长辈的表扬,要把表扬看作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自满的资本。

俭能养志是良训

古人常说“俭能养志”。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俭能养志就是说,生活俭朴能培养和磨砺人们的志气。

历史上许多有成就有作为的人物,都用“俭”来磨练自己,以培养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春秋时期,列国互相攻伐,战争频繁,吴越战争中,吴王阖闾被越国国君勾践打败,受伤死亡,阖闾之子夫差决心报仇。

公元前494年夫差攻越大胜,俘虏了越王勾践,越国成了吴国的附属。勾践过了3年的俘虏生活,低声下气服侍吴王,受尽了侮辱。被释放回越后,勾践发誓灭吴雪耻。勾践要求臣民过俭朴生活,他自己也一样。他把舒适的被褥撤掉,睡在柴草堆上,并在草铺上方挂一个猪苦胆,每天起床后舔一下,让那苦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报仇雪耻,激励发愤图强。

“十年教训”、“十生聚”,越国强盛起来了。趁夫差与别国争霸的机会,勾践向吴国进攻,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也自杀了,这就是历史有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我国明初的宋濂,也是如此。他小时候勤奋好学,家里很穷,没钱买书,他就从藏书家那里借书来读,一边看,一边抄,到了期限就赶快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台里的水冻成了冰,手指伸不开,也毫不懈怠。他离家投师,背着箱子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之中,寒冬烈风,皮肤冻裂了也没有止步。他的同学都是衣着华丽,而宋濂身着粗布衣服,却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从学习中获得了最大的乐趣,苦难俭朴的生活磨练了宋濂,使他成为一代著名的文学家。

与“俭能养志”相反的是“玩物丧志”,如果一个人贪图享乐、醉心享受,成天去玩赏和迷恋于吃喝玩乐,必然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以致一事无成,甚至成为终身遗憾。

陈后主叔宝,生活荒淫之极,他常常是宠妾8人夹坐左右,又有文士10人参与宴会,号称狎客。妃嫔与狎客互相赋诗赠答,并选美女10余人奏乐歌唱,君臣甜歌,通宵达旦。当杨广(后是隋炀帝)率军到来时,他还在那里“支使纵酒,作诗不辍”,终于国亡被俘,给后人留下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慨叹。

但俘虏他的杨广并未吸取他的教训,杨广在没当皇帝时,曾故意让乐器断弦蒙尘,骗过了他的父亲隋文帝。等他一当上皇帝,其迷恋声色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他的奢侈生活和残酷统治迫使民众揭竿而起,使强大而富足的隋朝在第二代就覆灭了。

这些朝代之所以灭亡,显然和它的统治者生活腐败有关,他们带头搞奢侈享乐,不理或乱理政事,势必造成政治紊乱、世风淫邪、民心尽失。这种状况,他们的政权怎能不像一叶扁舟漂浮在大海上,一遇风浪便会顷刻覆没呢?

唐代伟大的诗人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当代社会有不少人沉溺于“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待何时”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侵入人的“神经中枢”,瓦解上进心和刻苦精神,进一步奉之为人生哲学,就不择手段地追求享乐,那就会“舒舒服服地滑入犯罪的泥潭”,这类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广大的中小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思想机体比较嫩,免疫力不够强,很容易为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因此,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行“俭朴”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古人曾说:“子弟不成人,富贵适益其恶,子弟能成立,贫贱益以固其节。”意思是说,如果孩子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做人,有钱有势正好帮助他作恶;孩子如果自立为人,贫穷俭朴反而能锻炼他的节操。不让子孙坐享清福,不给子孙留下家财,不使子孙依仗自己的权势,当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他们自立,自谋营生,自食其力,这是古人对自己孩子的要求。

气节千万不可丢

什么是气节?气节就是表示一个人行为品性的概念,具有德行主体的积极态度的含义。具体地讲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气节是德行主体为维护人格、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和斗争勇气。

从某种意义来说,气节也就是骨气,但“气节”的适用主体稍有差异。“骨气”一般对维护个人人格尊严而言,“气节”是指德行主体维护民族尊严和利益而言。“骨气”是“气节”的基础,“气节”是“骨气”的延伸和升华。

写文章的时候,人们多崇尚“魏晋风骨”;学书法,人们多临摹颜柳体的丰筋多骨;运丹青,人们不以绘出龙虎的头脚须鳞为极致,而是刻意追求龙虎的骨头与精神。为文习字作画尚且如此,做人更应如此。人无骨不立,民族无气节不存。穷不变节,贱不易志,就很好地道出了这种精神。一个人在困窘失意的时候不改变自己的节操;在地位低下的时候,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就是骨气。骨气作为完美人格的外在体现其突出表现就是不堪忍受屈辱,不甘落后,锐意进取。庄子甘为“孤豚”、“牺牛”,甘愿逍遥物外,不愿到楚王膝前为相;屈原不忍亡国之痛,毅然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不论是庄周,还是屈原,他们的思想并不一定要汲取,但他们的人格和骨气,却很值得称赞。

骨气作为完美人格的外在体现,其内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由此可见,骨气是与志相关联的。而所谓“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志向与坚定的信念。叶挺将军的伟岸身躯不肯从“狗洞子里爬出”,正是出于他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宁可倒下去,绝不屈服,正是出于他对民主理想的执着追求;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宁可饿死绝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出于他对帝国主义的无比憎恨……

骨气作为一种人格力量和出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它可以使一个人自立、自主、自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尚的操守。诗仙李白,在身处于逆境的情况下,以浪漫诗人的情调高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唱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宋人周敦颐作《爱莲说》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言明自己的操守;林逋在《省心录》中说,“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刘禹锡在《学院公体三首》中讲:“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张说在《五君·咏》中盛赞:“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这一切都说明了人格力量的伟大和人们对有骨气者的赞赏。

事实上,每个人在逆境、屈辱和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骨气,常常是与整个民族的尊严、气节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女地质工作者金庆民为了祖国人民的重托、为了中国妇女的尊严、为了南极大陆的开发,她先后3登南极,是她首次发现了南极大陆铁矿石标本,为我们探明南极的矿藏带回了第一手极为珍贵的资料。作为一名妇女,在开始报名参加世界南极探险的时候,懂得她的出征意味着什么。但是她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和一个中国女性的骄傲勇敢地加入了南极探险者的行列,并成为人类征服南极的仅有的几个女性之一。她靠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气,而是中国人的骨气!

号称“亚洲第一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的设计者刘振秀,在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和外国同行断言“中国没能力设计出这么复杂的建筑”的压力面前,他横下一条心,与他的设计者们仅用了几乎相当于工期定额1/2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座人称“奥运工程之最”的设计和施工任务,而且整个建筑壮美独特,其游泳池长度误差仅为1/10000。

国际泳联的一位高级官员参观该馆后称赞说:“这是东方传统建筑风格和21世纪建筑水平的完美结合。”刘振秀和他的伙伴们创造的这个奇迹靠的是什么?同样靠的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看来,个人的骨气往往都与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气节紧密相连,而“骨气”或“气节”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人没有骨气将被世人所唾弃;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也终将被世界所抛弃。人无骨不立,民族无气节不存。我们讲骨气、讲气节,因为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得以发展壮大的内在驱动力量。我们讲骨气、讲气节,还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之所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这种中华民族精神,铸成了我们强大的凝聚力,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我们讲骨气、讲气节,就因为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尊严感并非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越王勾践在遭吴兵袭击严重受挫后,为报仇雪恨,他退住会稽山,甘愿为吴王马,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雪耻;留侯张良早年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不遂,只身逃亡,备尝艰辛,然而正因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于辅佐刘邦夺得天下。

那么,广大的中小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穷不变节、贱不易志?首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伟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仅在物质生产上有四大发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自己的特质和对世界文明的特殊贡献。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们讲骨气,就必须批判闭关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魏源讲“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讲“拿来”。我们讲民族气节,并不排除对外国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学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心声。

我们讲民族气节,还必须批判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味地讲求所谓的“实惠”,为了达到某种卑劣的目的,甚至不择手段,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树立远大的理想

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相差不多。但是,这些人中有的成为赢家,有的却碌碌无为。本来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

哈佛大学曾就这一问题在一群智力与年龄都相近的优秀青年人中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志向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3%的人有自己的志向,后来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精英、行业领袖;10%的人只有短期的奋斗目标,后来他们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60%的人志向不明确,后来他们基本上属于社会的大众群体,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事业平平;27%的人没有任何志向,后来他们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安定,常常怨天尤人。

由此可见,人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对人生之路的自我警醒,也是一个人成就自我最关键和最初始的一步。自古成大事者,从小就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华罗庚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的启迪是:做人要有志气、骨气。对于这些,他一直铭记于心,终身不曾忘记,并激励他成为一代杰出的数学家。

任何人要想成功,必须先立下志愿,没有志愿绝不能成功。1872年,12岁的詹天佑前往美国求学。在美国,他第一次见到了火车,便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中国没有火车?”一个美国人嘲笑道:“中国连铁路都不会修,还想有火车?”少年詹天佑听后很受刺激,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给祖国修建铁路。学成后,他回到祖国,冲破重重阻力,排除千难万险,担负起修筑铁路的重任,为中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正是从小立下的志向,使詹天佑成为中国铁路史的开山鼻祖。

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从小就有自己的抱负和志向。他曾经告诉人们:“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后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傲立天空。”

从小,比尔·盖茨就从母亲那里得到启发: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上帝给每个人的这一伟大馈赠。他在日记中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由此可见,比尔·盖茨在少年时期就已经立下了与众不同的志向,他当时所达到的思想境界和觉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

正是有了这个志向,使比尔·盖茨做任何事情都专注、用心,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澎湃着一种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欲望。在志向的驱动下,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他都会倾其全力来完成。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大概要写四五页。结果,比尔·盖茨让老师和同学感到吃惊的是,他一口气写了30页之多。

从小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自幼胸无大志,长大后就会放任自流、不思进取。如果广大的中小学生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就能够用这个志向去激励自己勤奋,从而实现自己的志向。

有一次,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带着李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内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生活的道理。但是,年幼的李嘉诚对父亲讲的生活道理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停靠在码头的巨轮产生了兴趣。他觉得这么大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地在海上航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于是,他指着大船对父亲说:“爸爸,我将来也要做大船的船长!”

父亲高兴地对儿子说:“好样的,真有志气!但是,做一个船长非常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思考必须很全面。”父亲把手放在李嘉诚的肩膀上,说:“你看,现在天气很好,船只在海中航行就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做船长的人,就得提前想到这种情况,提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做船长一样,预先考虑周全,随时准备应付一切问题。”

李嘉诚从小就树立了做船长的志向,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虽然,他最终没有做成船长,但他一直以船长的意识去经营他的公司和人生。他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做一条船,喜欢把自己的李氏王国比做一条船。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航行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所以,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中小学生来说,都需要从小树立明确的志向。少年是树立志向的最佳时期,同学们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这种志向将推动他们奋斗不息。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好,保守思想最少,接受新事物快,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大好时光。

养成坚强的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人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3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人的一生会遇到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比如贫困和疾病;比如困难和磨难;甚至还有偏见和歧视、打击和嘲讽;还有压迫和摧残……

面对这些不幸,人们最容易心灰意冷,最容易失去信念。但是,坚强的人却挺过来了。面对人生的沧桑、生命的磨难,他们性格中那种坚忍的个性,让一切困难低下了头。

坚强的本质,就是坚持到底、决不动摇。人之奋斗,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产生无限的创造,只有坚持才能超越一个个有限的“障碍物”,只有坚持才能尝到最后的甘甜。顺利了,要坚持;不顺利,更要坚持。坚持、坚持再坚持,是成功的秘诀。只有度过黎明前那段黑暗时光的人,才会领略晨曦初露时耀眼的光明。

两个商人被困在荒凉的沙漠里,一连好几天没有喝到一滴水了。天亮时,他们决定分头去寻找水源,并约定:如果有人找到水或得到救助,就以鸣枪为信号。

接近中午时,其中一个再也走不动了。太阳像一条火蛇一样舔着他干裂的皮肤,腹内燃烧着一团火。他想:“我快完了,快向同伴求助吧。”于是,他朝天开了一枪。

枪响之后,等了很久,他并没有盼到同伴的到来。他想:“大概他没听见吧?”于是又朝天开了一枪。

又过了许久,仍然没有见到同伴的身影。他开始着急了,又接连开了几枪。他想:“这个家伙,大概是发现了水源,想自己独享;要么是故意见死不救,然后私吞自己的财产。”他大声咒骂这个不讲仁义的家伙。当夜色来临时,他彻底绝望了,他把最后的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脑袋。

当他的同伴带着寻来的水,气喘吁吁地来到枪声响过的地方时,看到的是一具尸体。这位商人没有死于干渴,没有死于体力不支,没有死于沙漠里的风暴和野兽的袭击,更没有死于内部争斗,他死于自己的意志,死于自己的半途而废。

其实,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在眼前。但是,许多人正是因为在前面的搏斗中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的关头,即使遇到一个微小的困难或障碍都可能放弃,最终功亏一篑。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胆怯、懦弱和腼腆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同学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坚强勇敢的同学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

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不知什么原因,语文老师对他产生了偏见,于是作为惩罚,这个老师要求他每天必须站在教室的后面上语文课。这一站就站了整整2个月。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没有呢?“没有,”这个学生自己说,“我心里想,老师不就是要看我的笑话吗?我偏不让你看。”于是他拿着语文课本站着听课,下课再补笔记。而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竟得了98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成功而没有挫折。而一个人是不是把失败和挫折看做是对自己的挑战,并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就要看他是不是具有坚强的性格。

因此,每个中小学生都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坚强的个性,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坚强地朝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那么,广大的中小学生应该怎样培养坚强的个性呢?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理。善于自理的孩子是坚强的,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不会无所适从。因此,每个中小学生都应该学会自己生活,自己去面对生活。譬如:夜间自己独立上厕所,自己为自己准备早点……经过这些锻炼,以后当父母暂时离开时,同学们就能够自己待着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不惊慌、不哭泣。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大家坚强、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2.要求父母不要把自己当成弱者。这一点是针对父母而言的。想让孩子坚强,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只有让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双腿才会强壮,他的意志才会坚定。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把大女儿带到战争前线救护伤员,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18年,她又要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到德军炮击的巴黎,并告诉孩子,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这种把孩子当成强者的态度使她的孩子们成为了坚强的人。

3.要学会正确看待失败。中小学生要正确看待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分析遇到的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抓住问题的关键。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少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无法控制的情况。因此,广大的中小学生在正确分析和理解造成失败的原因及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以外,也要做好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

应懂得征服自己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毛病,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做出错误的事情来。所以同学们常常需要用意志征服自己。征服自己就是直面自己、解剖自己,就是挑战自己、磨炼自己。敢于直面自己,征服自己的勇气也是一种高贵的人格。

征服自己就是与各种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抗争,就是与自身潜在的痼疾较量。征服自己就是主动拂去心灵上的灰尘,就是毅然割去肌体上的毒瘤。

事实上,我们时常面临着征服自己的考验。在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脆弱?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狂傲?在怀才不遇失意孤独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消沉?在手握权柄前呼后拥时,我们能否征服潜在的浅薄?在面对闹市喧嚣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浮躁?在生活安逸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懒惰?在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贪婪?在面对各种矛盾、纠葛容易感情用事时,我们能否征服自己的冲动……

征服自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征服自己也是自我警惕、自我鞭策;征服自己更是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能否征服自己,往往因人而异。

自知者有自知之明,他们勇于征服自己;自尊者视尊严高于一切,他们敢于征服自己;自爱者懂得自珍自爱,他们勤于征服自己;自信者坚信一切缺点都能克服,他们乐于征服自己;自强者深知战胜自己比战胜对手更重要,他们忙于征服自己。而自负者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他们看不到自身的毛病,因此他们觉得不需要征服自己;自卑者妄自菲薄,缺乏完善自我的信心,因此他们不敢征服自己。自欺者自我麻醉,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他们不会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没有他人的参与,没有人约束,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点拨,甚至没有人喝彩,一切斗争和过程都展开在内心和灵魂深处。因而,征服自己是对每个人最严峻的考验。征服自己需要高度的自觉,需要极大的勇气,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征服自己的过程就是珍珠在砂石的磨砺中痛苦孕育的过程,如果缺乏这种精神,恐怕难以征服自己。

懂得征服自己是一种清醒;善于征服自己是一种智慧。征服自己,改造主观世界,能够促进自我修炼和完善,促进自我提高和升华,使你真正走向成熟。赢得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推动人生走向成功、趋于圆满。

而一个从不主动去征服自己,一味“跟着感觉走”的人,便很难去征服世界,很难创造人生的辉煌。看看那些成功者,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既是征服世界的好手,更是征服自己的典范。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他勇于征服自己——征服挫折时的脆弱,征服不幸时的绝望,他又如何能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不朽乐章?美国知名的篮球教练伍登曾经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9年内赢得8次全国总冠军。他的成功来源于对自我的积极征服。每晚睡觉前,伍登都要对自己说:“我今天表现得非常好,明天还要努力,表现得比今天更好。”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看事物的角度总是不同于一般人?”伍登微笑着说:“因为我看到的是我‘内心的风景’。”他用征服自己的力量激发出生命的潜能。

爱默生说:“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就应当时刻牢记:征服自己。

要正确定义成功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而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有关成功的定义。广大的中小学生正处于对成功渴望的年纪。此时,他们尚未对成功的定义有深切地了解,同时在外界媒介的推动下,又渴望迅速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同时又没有稳定性,总是不停地转换。

看到电视中在播出平凡人走向明星的路程的时候,他会想将来成为一个明星;某一天当他看见宇航员升上太空,并具有不同一般的宇宙生活的时候,又开始想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的中小学生一定认清,成功人生的界定没有一定之规,你可以成为比尔·盖茨,可以成为爱因斯坦,可以成为克拉克·盖博,当然也可以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关键在于你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在这个领域内想办法做得更出色,至于能否出人头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要觉得快乐,有成就感,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人生有理想是正确的,尤其是青少年,大家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因此我们的人生也焕发出千变万化、神秘的色彩,对大家来说,任何都是可能的,同时也要告诉自己,人生的理想也需要自己不停地奋斗才能得到。例如想多赚钱,成为百万富翁是一个好想法,但这是要靠劳动的付出换取的。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故事,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经过自己艰辛的努力获得的,即使是一夜成名,也是经过了多年的努力。

在这一方面,单靠青少年学生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的家长来帮助孩子们。

美国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的亿万富翁,当然有的是钱,但这个家族的孩子却从小都要接受节约教育和劳动教育。每个周末,家长给孩子们发放几十美分的零用钱,怎么花由孩子们自己决定,但必须记在小账本上,以备家长查询。

零用钱不够,家长就鼓励孩子们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去拔草、打扫花园或擦皮鞋。美国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许多孩子通过修剪草皮或照看小孩儿等工作挣钱,不仅有了劳动的体验,而且对金钱的价值也理解得更深了一些。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中国从来不缺口号,“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等,类似的口号我们喊得太多太多了。这些口号本身的意义绝不逊色于美国的“要花钱自己挣”,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却缺乏美国家长们去实施这些口号的勇气,也许在许多成年人的眼里,口号只是口号。

另外,在现代家庭中也有不少家长经常对孩子训导“你一定要成为某某”,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子女的性格特点和爱好专长,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发展,切不可把自己年少时的遗憾强行放在孩子身上弥补,或是根据当前的社会情况强迫孩子向他不喜欢的某一方面发展。这里不妨再借用中国的一句俗语“看他是不是这块料”,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孝亲敬老拳拳心

孝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在古代就有了专门的规定。春秋以前有礼法规定:肉食一般用于祭祖,所以连贵族平日宰杀牛、羊等牲口都受到限制,普通人就更难以得到肉腥了,但70岁以上的老人却有食肉的资格。这就是说,70岁的老人可以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据甘肃出土的《王杖诏书令》汉简记载: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赐予“王杖”。这是一种顶端雕刻有斑鸠的特别手杖,持王杖的老人在社会上享有优待与照顾,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当高,如果有人侮辱持“王杖”的老人,将按蔑视皇上罪处以死刑。

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尊敬、爱护、赡养和侍奉。这是为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把孝敬父母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感情上去施行孝道。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求见郑庄公。郑庄公赏他饭吃,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肉,他回答说:“我有个老母亲,从来没吃过您赏赐的这样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去敬奉我的母亲。”郑庄公听了非常感动,颍考叔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里是十分高尚的,因为他能够自觉地敬奉老人。

黄香,是东汉时代江夏人,他9岁死了母亲,父亲又年老多病,生活十分艰苦。但黄香对落在他肩上的家务劳动毫无怨言,还尽量地关心体贴父亲,一切不让父亲操心。每到夏天骄阳似火,他们的茅屋里暑热难耐,小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父亲屋里的蚊子苍蝇扇跑扇净,还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父亲早些入睡。在寒风刺骨的冬夜,他给父亲铺好被子之后还先钻到被窝里把冰冷的被窝温暖,才让父亲睡下。9岁的小黄香的孝行,不但得到邻里的赞扬,还得到皇帝的嘉奖。人们称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在我国古代的史书、诗词、戏剧、小说及民间传说中,也有着大量表现子女侍亲至孝的内容。如《水浒传》中的李逵,这个动不动就抡板斧的黑旋风,是一个孝子。他上梁山后过上了好日子,便不远千里回到家中想把他的老母亲接上山享几天清福,母亲年岁太大走不动了,他就背着母亲走,为母寻水解渴,不想老母为虎所害,他为母报仇,冒死杀死4虎。

居住在我国湖南、贵州、广西毗邻地带的侗族,在其内部人人共同遵守的习惯法中就有“要尊敬老人”的法规。他们认为为:“人无两次年十八,个个都有年老时,今日你敬老人,明日儿孙敬你。”侗族历来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年年岁岁长期的熏陶自然而然养成了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

居住在我国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对长辈都很尊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在走路或骑马途中,如果遇到长辈人,总要恭敬地让路请长辈走在前面或请长辈骑马、自己牵马走;回到家时,要先请长辈进门;吃饭时,要把长辈安排在上座,饭菜要先敬给长辈,然后大家才吃饭。

在云南卡多山区一带的哈尼族,每年的农历冬月十五,就欢度他们传统的“老人节”。过节的这天,在聚会庆贺的场地上,小伙子们栽上青松树,全村寨的老人们都陆续会聚到树下,人们弹起三弦琴,跳起庆贺舞。跳舞结束后,请老人们轮流讲述一年来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赡养情况,人们听完每位老人的叙述后,对那些尊敬、爱护老人的年轻人给予赞扬,对于那些不孝敬老人的年轻人给予批评。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共同拥有孝亲敬老的美德。

孝敬不仅表现在奉养老人上,还应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护老人,虚心听取老人的意见,正确对待父母的错误和不是。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之心不仅仅表现在家庭内部,已经推己及人,从家庭内部延伸到了社会。广大中小学生作为青少年,不仅要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同样要以这种心孝敬和爱护社会中所有的长辈。孟子所说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就是这个意思。子女的生命来自父母,子女是父母所养、所育,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是不可能与兄弟、亲友、师长、同学处理好关系的。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意识到孝亲敬老的社会意义。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不孝敬父母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所不容。中小学生虽然还靠父母抚养,但从小应懂得“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道理,做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的好孩子。

亲善邻里得敬重

中华民族历来有“和为贵”的思想。“和为贵”也是理想人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说人之间应相互理解、体谅、和睦相处。特别是邻里之间,它是人们居家生活中比屋相连、守望相助的小型自然群体,因此邻里关系非常重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古人讲究与邻为善,亲善邻里,在处理邻里人际关系时,提倡互敬互爱,互助的道德要求。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风民有表、匍匐救亡”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普通妇女在邻里遭遇凶祸时尽力救助的动人情景。

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只要不离群索居,总是要在街坊邻居中同他人或其他家庭发生邻里关系。好的邻里关系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中华民族和睦邻里的美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心邻居,互相帮助体贴;二是礼让待邻,和睦相处。

唐代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回到老家四川夔州,住在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每到秋天果实累累,这时他的邻居——一个老寡妇常来打枣充饥,杜甫常任她去打,从不干涉。

有一年杜甫搬家便把房子让给了一个姓吴的亲戚住。这个亲戚来了以后就围上篱笆,以防老妇人打枣。杜甫得知此事之后写了一首诗委婉规劝他的亲戚不要这样做,这便是那首著名的七律诗《又呈吴邻》:“堂前扑枣住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

从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杜甫对穷苦邻居的关心体贴、还可以透视到中华民族关心体贴、和睦邻里的美德。

朱冲是晋代南安人,他为人厚道,好学沉稳,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常常到田间做农活。他家的邻居是个性情粗暴的人,一次家里丢失一头牛犊,认定朱冲家的牛犊是他的,便牵走了。后来,邻居家又在树林中找到了丢失的牛犊,非常惭愧,便把朱家的牛犊送回朱家。另外,这个邻居的牛还常跑到朱冲家的田里去吃庄稼,朱冲不但没把牛打跑,反而将牛牵到一根柱子前绑好,还割了一大把青草喂牛。这个邻居见朱冲如此厚道,更加惭愧,在朱冲行动的感召下,那个人逐渐改掉了他粗鲁的脾气,与朱冲成为好邻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居家过日子,总有出现困难的时候,这时大家必须互相帮助,才能渡过难关。邻里之间朝夕相处,一人有难,众人伸手帮,而远方的亲人可能鞭长莫及,“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意思。

清代有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家人打算扩大府宅,便让邻居叶侍郎家让出三尺地面。叶家也不好惹,不买张家的帐,张英的夫人就写信到京让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对家人倚官欺人的做法很不满意,写了一首诗回答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夫人看信后,按他的意思命家人后退了三尺筑墙。叶家受到了感动,也将院墙后退三尺。结果在张、叶两家之间让出一条方便乡邻的六尺小巷。

于是就有市井歌谣云:“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能成为口碑、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对邻里之间礼让行为的重视。

如何处理邻里关系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永恒的问题,虽然我们传统的伦理善恶观中有着它不变的价值,但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上只讲竞争、利己,不讲互助、利他,人们普遍产主孤独、冷漠感。这就从反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人伦和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