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8259600000092

第92章 友情没商量

我们的小城有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俩在十四五岁时投身怒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美国,一同定居于波士顿,当时他俩并不相识。

女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话,她更不知道美国的公立学校有那么大的差别,她的父母滞留东方,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做。身上又没有足够的钱,她穿着不合身的衣裙,黄着一张窄小的脸,走进了当地最差的一所中学;她进这所学校,仅仅是因为她寄住的亲戚家就住在附近。

上课有黑人孩子大声吵嚷,没有人能静下来听讲,她不安地东张西望。半年后,老师走过来递给她一张试卷,老师觉得这个女孩子有一双多么智慧的眼睛,直觉告诉他,女孩子并不适应这个乱哄哄的课堂。

女孩子接过试卷,凝神片刻,飞快埋头答题,老师激动地拍拍女孩子单薄的肩头,告诉她从此可以直接到大学选课。

就在那个大学选课时,她碰见了未来的夫婿。他和她一样,只身赴美,又孤单又贫穷,可是绝顶聪明。

后来,他俩靠着美国政府的资助,双双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男孩子甚至成为麻省的奇迹,他一连拿了五六个硕士学位。什么他都有兴趣,工程、化学、数学、电脑……他的头像上了著名的杂志,获得了前总统老布什颁发的奖状。他带着年轻的妻子一同任职于世界一流的电脑公司,生育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在东部住了很多年后,夫妻一同来到小城工作,和我朋友在同一家公司做事。他们住的两层小楼非常舒适和可爱,前院玫瑰盛开,后院桃李芬芳,梨树有十多株,我的朋友就叫他们为“梨园人家”。

大家都说他夫妻俩殷实有钱,两人早早就取得学位,工作时间久,积蓄应该不少。公司又很器重他俩,职位一升再升,薪水一涨再涨,华盛顿州又无州税,生活水准低,可是,他们忽然一反常态,变成了穷人……

人们都很奇怪,因为他夫妻俩数年中屡屡升职、加薪,怎么会越来越穷呢?

他们的确变穷了,至少他们的行为举止,有了穷人的深深痕迹。

夫妻俩不再购置新衣,连小孩子也穿些破旧衣服。他们甚至舍不得使用草地的自动喷水系统,那是建房子时花三千多美元添置的。草地先是无精打采,后来就一派枯黄。他们吃得非常省,常常只有一盘炒青菜,有时甚至只有一点儿咸菜。夫妻俩在公司避开众人躲在一旁吃饭盒,怕人看见他们饭盒是多么寒酸。

他们不再把小孩子送进比较贵的托儿中心,而是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妇人照看。他们常在商店买放在处理柜台上的面包及其他食品,那些食物的包装纸上,照例用黑笔写下减价的价钱,他们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捧着吃,使旁边的人看了既心酸又充满不解。

他们在公司洗澡,为的是省下水电费。最重要的一个省钱措施是不再开车上班,每天无论刮风下雨,都早早起床走路上班,下班后又拖着疲倦的身子走路回家。

他们的这一举动引起小城人的好奇和私下的嘲笑,两个高级工程师为何如此寒酸?

可就在这点上,形成了我朋友和他们友谊的契机,其中的深远意义和甘甜结果是我们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我那位朋友默默地接送他们,整整四年多,只要我朋友在公司上班,就一定接送他们。有时朋友下班早,而他们要拖晚一些,我朋友就耐心地等。有时我朋友出差,他会交代别人帮他开车去公司接他们。

整整四年多,没有一声谢谢,没有一分油钱分担,他们紧紧地捂着钱包,抿着沉默的嘴。而我的朋友风雨无阻,四年如一日,仿佛这是他的天职。

小城里有很多议论飞出来,有人说这对夫妻太小气,少年得志,又来美多年,不懂人情世故。也有人讲他们有了好多好多钱,却舍不得拿出来用。甚至有人对我朋友说,你呀!一定前世欠了他们的,这辈子要当车夫还债呢……

朋友听了微微一笑,他说就当是还前世欠下的一世情吧!两年前的秋天,他们突然双双辞职,到加州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他们走得很匆忙,我的朋友开了派对,做了丰盛饭菜为他们送行。他们默默无声,神色黯伤。朋友把整包的烤肉串、一条条自家烘焙的面包用锡纸包好,让他们隔天路上吃,又从冰箱中取出冰果汁让他们带在路上喝。朋友张罗着这些,好像他们的大哥哥。

他俩走了,朋友们还聚在一块儿,谈兴很浓。他们笑我朋友为什么把食物打包叫他们带上,这么啰啰唆唆。他说,不给他们带上,他们会一路饿到加州,一定舍不得中途去餐馆吃饭。一句话引来了大家的感叹,又想起他们平日的小气来,有人好笑,有人不解,有人觉得他们简直是怪人,或者是想占别人便宜的人。

“不!”我朋友一下子自椅子上蹦起来,说,“他们是好人,很好的人,只是有些事我也不懂……”

两年后,我朋友到加州硅谷工作。朋友万万没想到,他当年对这对夫妻所做的一点点帮助,居然深深铭刻在他们心中,他们百倍的偿还,使朋友如沐友谊的春风,欣慰不已。

朋友刚到硅谷,他们就登门看望,送来食物和生活用品,照顾得无微不至。当朋友公司给的免费公寓到期后,朋友着急找公寓,硅谷的公寓那么昂贵,真使朋友苦恼极了。不料他们立即把房间腾出一间,让我朋友住下,家中的钥匙有他一把,朋友要付房租,他们坚持分文不收,朋友的租车到期,自家的车又未运到,他们就用自家的车接接送送。他们对他,真像是对自己的兄长。

朋友从不问起他们当年在小城那一段昏暗的日子。倒是我,以一个作家的好奇心向他们询问其中原委,这才知道他们在一次风险投资中损失了夫妻俩全部积蓄,并欠下不少债,成了不折不扣的穷人,每月薪水一到就必须还债,留下很少一部分维持生活。他们默默忍受贫穷的煎熬,把它视为人生的低潮,并把困难时刻朋友的帮助深藏心中,以待他日报答。他们在硅谷的公司有不少股票,股票上涨,两人终于还清贷款,还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他们曾想给我朋友寄些钱以示感谢,但又一想以我朋友的品性断不会接受,又相信人生定有缘分,果然朋友也去硅谷工作了。

人生的友情也是一种缘分,播种了的土地,必会有丰收的前景等待你。

朋友,永远不要舍不得伸出友情相助的手,须知那是一种冥冥中的福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