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8259600000044

第44章 美国的运河人家

从红尘万丈的加州硅谷搬到东部的小州特拉华,住在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镇名Bear(熊)。不再上班的我终日东游西逛,每日必经之路是四十号公路。四十号公路不是高速公路,走走停停,路面又窄,我沿着它,东上费城,新泽西州,西下马里兰州的大城巴尔的摩,倒是十分方便。只是总觉得它的沿路风光乡土味重得很,特别是我们的小镇,有一片接一片的玉米田,密密的松树林中偶尔藏着一个浅浅的池塘,上面停着一群瘦瘦的寒鸭。

沿着四十号走出熊市,就到了另一个城市,名叫Newark(牛蛙克)。这一带地势坦荡如砥,只有一座名叫铁山(Iron Hill)的青峰赫然突起,山不高也不深,山的这一头属特拉华州,山的另一头就是马里兰州的地界了。我初来的日子很喜欢铁山,一个人在秋阳下踏着山上的泥土小径求田问舍起来,想在铁山上买一处房子安居乐业,因为先生上班的公司正在山下,也是爱山之青幽。后来读到当地一位作家兼编辑的文章,才知道铁山是很有历史的地方。作家在铁山上的一个农家长大,历史书上说当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就在铁山上督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Cooch’Bridge之战。此战发生在一七七七年的九月三号,目的是为了阻止英军向白兰地地区和费城挺进,战事异常惨烈。作家写到,他的小学同学就住在古战场上,一次,家里在后院修游泳池,居然挖出了不少弹壳来。当是一个美国版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故事吧!

后来,我没有在铁山安家,我把新家安在特拉华运河旁。我在运河边的联邦政府野生生态保护区的荒原上极目远眺,我想看到的还是历史,一条河的历史。当我未来的新家还是一块建筑商图纸上的未开垦的处女地时,我就开始读许多关于运河的书,运河将是我以后朝夕相伴的邻居。聂华苓有一段话我一直喜欢,说的是,到了水上,我就回乡了。虽不是长江,虽不是黄河,江河都是天长地久地流下去,叫人想到远方,想到生命的源流。

十九世纪,美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而年轻的联邦却面临交通运输不发达的状况,美国开始注意到在欧洲和亚洲行之有效的运河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特拉华运河在一八三二年建成,从建成那一天到如今一直都是重要的运输航线。历史书上描绘了它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和水上人家的艰辛,运河上谋生的人们早上四点就起来工作,要到晚上十点才可以休息。运河上主要的工作是把宾州西部出产的煤运往东部的工业重地费城。船在运河上走,人赶着骡子在岸上拉着船,浩浩荡荡,是早年画家笔下很动人的情景。不过,运河的重要地位后来多多少少被铁路所取代,一八五六年特拉华运河被卖给了私人公司经营,直到一九三一年才又归回国有。

特拉华州处于美国南北方交界线上,有一种很传统的划分办法就是以运河为界,区分南北。在地理上,特拉华属于南方,可在南北战争时,它坚定地站在北军立场上,它的政治倾向和北方一致,对南北战争胜负影响甚大。你想,如果它站在南军立场上,那马里兰州就成了北军第一线,华盛顿地区就直接面对南方威胁,没有战术上很讲究的缓冲地带,现在特拉华州归属北方,就把北方老本营保护起来了。而且,南北战争时,运河在北方控制下,对北军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特拉华州的革命精神一直持续到现在,它是一个小小的州,几乎没有外来移民的势力渗透,人种单一。可是,它好多年前就民选出了一个华人副州长,这就是吴仙标先生,吴先生是特拉华州立大学的教授,由此也可见到特拉华州州民的开放心态。

中国的古老运河多少带有封建王朝想号令地方、集权中央的企图,而美国的特拉华运河却是民主联邦的美意,它把当时工业重镇费城的原料和产品运输出来,对美国东部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我在运河岸边徘徊的时候,想起了大学时代我和同学在故乡运河上的一次航行,古老的木船,布作的帆,船娘身上紫茄色上衣,女孩头上的翠绿色塑料发卡,船伯青筋突起的双手,河水载不动许多愁般的走走停停,故乡的运河啊,那一页历史毕竟沉重得多了。

特拉华运河到了邻接马里兰州的地段,河岸便渐渐有了人家,人家的后院就是运河,住家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不是什么有钱人的豪宅。他们不像故国的运河人家和河的关系那么紧密,没有人在河里洗衣,没有船夫和岸上女人的浪漫故事。河水很清,流速也快,有鱼儿跃出,但这里不许钓鱼。河岸有密密的丛林,但显然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我在运河边独来独往时,运河人家劝我不妨带着一根木棒,也许会有狼,他们说。

特拉华的作家说他是这样的热爱这块土地,我注意到他在他的散文中总是在说,我的特拉华,我的特拉华。我是不是也会喜欢这块土地,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房价便宜,使我们这样财力不多的外来者也可以在运河边有一个家?我想是的,会有一天,我也在笔下写到,我的特拉华。为了它的宁静和平,它的乡土味儿,它的厚重历史,它是第一个加入联邦的州,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根植在州民心里,它刚刚被评为拥有美国最佳工作环境的州,是善待劳动者的地方。当年闹独立,起因跟英国重税收有关,如今它依然是低税收的州,没有销售税,维持相当低的物业和个人所得税。虽然离纽约只有两小时车程,它却绝对没有纽约人的拜金倾向。先生说,他来这里面试工作,居然有人跟他说,来吧,少赚些钱,多活些年,划算!就冲这个人生观,先生决定把家安在特拉华。

我的特拉华,我现在想的是如何去造一条小船,在春天浪漫如歌的日子里,航行在古典的运河上,到附近的农场(这里到处是农场和牧场)去买嫩得可以捏出水的青菜,还有鲜奶,像一个故乡的运河人家的女人,在河上经营一日三餐。

我的特拉华,我的另类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