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三国论管理
8256400000016

第16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

管理箴言:传说森林里爆发了一场战争,狮子率领一帮野兽和老虎打了起来,都要争当森林之王。这场战争打得难分难解,异常激烈,可是谁也没有占到绝对的优势。说实话,老虎的军师——狐狸确实足智多谋,狮子觉得这样下去情况不乐观,就暗中派人给狐狸送了五只鸡,说:“狮子大王非常看好你,殷切期盼你的加盟。只要你肯加入到我们这边,你提出的任何条件狮子大王都会答应。”面对诱惑,狐狸终于动心了,就带着老虎的作战计划去投降了。

由于狐狸的倒戈,狮子这一方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很快就把老虎打败了。

当然后来的结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也许狐狸得到了它想要的东西,也许被狮子灭了口——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但是我们要探讨的是,狮子怎么能够那么轻易地就说服了狐狸,并让他投降呢?

答案很简单,看对方需要什么。在招纳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比如曹操,费尽心机把徐庶诓骗到了自己的阵营中,却得不到对方的诚心帮助,终其一生,徐庶都没有为他出过一分力气。

三国故事:在刘备得诸葛亮帮助之前,势单力薄,羽翼未丰,幸亏得到一个名叫单福的人,作他的军师。刘备与曹操在新野一战,单福屡立奇功,对方所设计谋,所摆阵法,全都在单福预料之中。曹仁半夜偷袭刘备,也被单福算了个准,他早早设下埋伏,杀得对方溃不成军,那智谋一点儿也不比后来的诸葛亮差。

曹仁和李典回到了许昌,向曹操磕头请罪,报告这一次兵败之事,曹操一听对方竟然有这等神通,感到好奇,问:“是谁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曹仁说:“是一个叫单福的人。”旁边程昱解释道:“那个单福,其实是叫徐庶,因为少年时为人报仇杀人才改名换姓的。”曹操问:“那个徐庶的才能,跟你比怎么样?”程昱说:“比我强十倍。”曹操一听,顿时就想收纳了徐庶为自己服务,可惜他已经跟了刘备。程昱就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说:“徐庶这个人非常孝顺,他从小没了爹,只有一个老母亲在家。而他的弟弟徐康也已经死了,老太太就没人养了。丞相只要把他的母亲骗到咱们这里来,让他母亲写信给徐庶,他就一定会来的。”

曹操听后,觉得是个好主意,赶紧派人连夜去接徐庶的母亲,不到一天的工夫就接来了,曹操对老太太非常客气,跟她商量说:“我听说您儿子徐庶是个奇才,现在却在新野帮助刘备那个逆贼,背叛朝廷。现在想请徐老太太您亲笔写封信给他,让他到我这边来,我保证向皇上推荐他。”老太太反问道:“刘备是什么人?”曹操说:“纯粹一个小人,说自己是皇叔,毫无信义可言。”徐母却不吃他这一套,说:“那个刘备是正宗的皇室后代,为人仗义,待人真诚,天下百姓哪个不知道他,真真的算个英雄。我儿子能去辅佐他,真是找对人了。而你呢,说是丞相,其实野心勃勃觊觎宝座。你想让我儿子弃明投暗,不觉得羞耻吗?”老太太骂完了,拿起一块石砚就要砸曹操。曹操大怒,要把老太太砍了,程昱赶忙制止,说:“杀了这老太太,您就不仁不义,反而成全了她,那徐庶也就更死心塌地地跟着刘备要报仇了。留着她还有用,至少徐庶顾及他的老娘在这里,就算想帮刘备,也得有所收敛。再说,留着老太太,我自然有办法把徐庶骗过来。”

曹操觉得有道理,就把徐母养起来。程昱每天都去拜望问候,撒谎说跟她儿子曾经结拜兄弟。他对老太太非常好,还经常送点儿东西,送东西的时候都写信,徐母也会回信给他。程昱拿到徐母的笔迹,就模仿了她的字体给徐庶写了封信,信里说道:“你弟弟徐康已死,我举目无亲。幸亏被曹丞相接到了许昌,你赶紧投降吧。”

徐庶是个孝子,看完信,泪如泉涌。考虑再三后拿着信件来见刘备向他告别,诉说了前因后果,说:“我蒙您不嫌弃得以帮助您,可是现在老母亲被曹操这奸贼骗到许昌,我实在没办法,只能赶过去了。”刘备也大哭起来说:“我理解你一片孝心,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跟你合作。”刘备手下的孙乾就偷偷告诉刘备说:“这个人在我们这边呆了这么长时间,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现在放走就危险了。不如扣住他,曹操那边一看没戏了肯定会杀了他母亲,那时候徐庶为母报仇,肯定会忠心耿耿地跟着我们。”刘备拒绝了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说起来刘备这个人出身贫寒,无财无势,虽然自称是当朝皇叔,但是也不断地遭到人的怀疑。无论文才武略都不出众,被人家撵得到处跑,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怪就怪在他永远有机会东山再起,而且跟他的不乏精英级的人物,个个都还死心塌地,他们屡败屡战,九死不悔。究其原因,恐怕仁义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不,对徐庶,刘备也很仗义,他宁可冒着被背叛的危险,也不为难徐庶,可以想象这话一旦传到徐庶本人耳朵里,该是多么的感动。更绝的是刘备在跟徐庶告别前还举杯说:“祝你和新主子合作愉快。”这样的心胸,就是装,许多人恐怕也不一定装得出来,把徐庶给感动得发下宏誓说:“我这次之所以投奔曹操,实在是被逼无奈,您放心,我这次去了曹营,不管怎么样,我是不会为曹操出谋划策的。”

就这样,有感于刘备的待人以诚,徐庶临走前还给他推荐了后来成就蜀国天下事业的诸葛亮,并且去了曹营后,果然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加之其母深明大义,死在曹营,更是绝了徐庶的念头。

评古论今: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先佐刘备,大胜曹操两场,但是后来被曹操捉得其母,用计骗去许昌,徐母得知,上吊身亡。身在曹营的徐庶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这便是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由来。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管理人员使用的策略不好,让员工无法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全力工作,对企业没有诚意,常常是混日子交差。在一些企业中,由于企业疏于管理,或对营销人员的奖励机制不合理、不健全,使营销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在公司进行人员招募时,就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让真正被公司打动想要加入的人才留下来,否则不如让对方快点儿离去。成功的公司之所以能够事业蒸蒸日上,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原因就在于它能赢得真正愿意为它效力的人才。

经典案例:瑞克斯是戈拉曼飞机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在戈拉曼拥有美好的前景,这跟他自己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瑞克斯曾经两次获得年度最佳雇员称号,这可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此外,公司还派他负责过几个重大的项目。经过这些锻炼之后,公司已经把他内定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候选人。与此同时,有很多公司也都看上了他,想要挖他过去,但是瑞克斯从来不为所动。

斯科公司的总裁佩恩一直都非常想要瑞克斯的加盟,尽管一开始就遭到了拒绝,但是佩恩还是定期去拜访他,问问他最近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让他改变心意。

机会终于来了。有家大型的出版社希望出版跟斯科公司有关的故事集,佩恩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让瑞克斯了解自己公司的机会。于是他问瑞克斯:“你愿意抽时间读一下这些故事吗?然后请告诉我你的感受,我只是想知道其他人对我们这些故事的看法,这也许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改进。”

几星期后,瑞克斯就打电话过来了,他问:“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他很认真地关注起了斯科公司,这是个很好的信号。

佩恩回答说:“当然,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

“啊,佩恩,那些故事真的很感人,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发生过的,我觉得你们公司是个非常理想的公司。不过我只是读故事而已,真实的情况我还是不太了解的。”

佩恩抓住时机说:“那好办啊,你直接去我们的三河厂那里看看就知道了。”

被那些动人的故事吸引的瑞克斯果真去三河厂参观了,接下来的事情正如佩恩所期望的那样,瑞克斯成了现在斯科公司的工程主管。

锦囊妙计:从佩恩成功地将想要的人才挖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起只知道使用诈骗术的曹操来说,佩恩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佩恩是以诚感人,而不是靠武力、绑架、诈骗等等,那样往往只能留住对方的人,留不住对方的心。从始至终,佩恩只有真诚的期待和鼓舞,而从无欺诈,这对于真正的人才太重要了。在条件成熟之后,再给对方看你实在的东西,如果确实有他想要的,他常常就会动心而留下来。

但是要确定这个你想要得到的人才一定是公司真正需要的,尤其是对一个高级人才来说,之前的了解考察是必需的,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聘用他。这种了解考察对于掌握对方的脾性以便将来有的放矢地实施引进是必要的。

而招聘进来之后,老板所要做到的几点是:首先,对人才更是要给予充分的信任,才能让对方感到找对了东家,找到了用武之地,而为公司尽心尽力工作。答应过的承诺要尽量兑现,如若不然,就等于为将来的动荡埋下了隐患。若是工作人员一开始在这里就感到失望的话,他们就往往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其次,健全公司的晋升、薪水、成绩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因为制度的不健全而让人才感到失落,从而动摇他们对公司的忠心。第三,要真正做到“多劳多得,按绩效取酬”,这作为一项激励标准很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攻心为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对招聘来的人才,一定要让对方产生温暖的感觉,这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感情投资,是杜绝“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员工生日或节假日的时候举办一些聚会、联谊会、座谈会、旅游、文艺演出等,以缓解大家的精神压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平时,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通过这一切的努力,基本就能避免招聘进来的人才“身在曹营心在汉”,从而使他们以公司为家,兢兢业业为公司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