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帮传奇(第二部)——徽商沉浮
8256200000046

第46章 斗转星移,老字号的“第二春”

曾几何时,紫禁城里的慈禧几乎每天都要吃“御青方”,每天进献给她的,都至少五块以上。这么多臭豆腐,老太后一顿肯定吃不完。工于心计的“老佛爷”,每次都在吃剩下的整块臭豆腐背面做个记号,下顿饭端上来时,她会先把所有的“御青方”逐一翻过来,查看是否有记号,是否是剩饭。

有一次,一个小太监觉得慈禧太后太过奢侈,每顿都有很多剩饭,扔掉太可惜,于是他把慈禧中午吃剩的几块臭豆腐重新淋上香油,晚饭时再次端给她吃。慈禧用筷子把“御青方”逐一翻过来,仔细查看之下,赫然发现自己之前留下的记号。“老佛爷”顿时大怒,她把这个小太监叫来审问,先是一顿乱棍齐下的毒打,然后下令将这个小太监处死。一条人命,在“老佛爷”眼里,居然抵不过几块臭豆腐,封建宫廷的残酷与黑暗,由此可见一斑。

光阴似箭,二三十年弹指而过。慈禧死了,张之洞和孙家鼐也死了,大清朝也成了过眼云烟,但“王致和”的金字招牌,依然熠熠生辉,而且“南酱园”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年以“臭豆腐诗”科场扬名的王老板已经老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先后接替了他的位置。

1938年,王致和南酱园推出了酱油产品,命名为“金狮牌”,这个品牌,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北京酱油市场的“主力军”。第二年(1939年),“王致和”再接再厉,又推出了“老虎牌”酱油。“王致和”由此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但无论怎样“多元”,也没有偏离酱制品这个核心。

后来,王致和臭豆腐与酱豆腐,被众多食客“开发”出了很多新吃法。“臭豆腐就热汤”、“酱豆腐红烧肉”、“腐乳鸡翅”等,都是广为人知、脍炙人口的菜品。还有一些人,喜欢在炸酱面里加一些臭豆腐或者酱豆腐,别有一番风味。

民国时期,一些来自欧美的营养学教授,也对“王致和”出产的各类腐乳颇感兴趣。他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复杂的测算,一致认定臭豆腐和红、白腐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老幼皆宜的健康食品。

王致和腐乳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大豆的蛋白质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的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共有20种,其中至少有8种,人体无法合成,或者人体合成的速度远不足以维持身体的需要,因此这些氨基酸必须从日常食物中获取,被称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一般而言,腐乳平均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这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各类王致和腐乳中,含量都很高。

此外,各类王致和腐乳都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酱豆腐每100克含0.7微克,而臭豆腐可达1.88~9.8微克。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微生物合成的,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防止大脑神经受到破坏。大量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不易被胃吸收,大部分都经由小肠吸收,而王致和腐乳中富含的维生素B12,则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

缺乏维生素B12的症状之一,就是食欲不振、饮食无味。当年名落孙山的安徽举人王致和,一贫如洗而且茶饭不思,但在偶然品尝了臭豆腐之后,很快胃口大开、精神百倍,这个历史传说,非常符合现代的营养学原理。

此外,王致和腐乳中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钙、磷、铁、锌的含量最为丰富。

这些金发碧眼的营养学专家,起初曾对臭豆腐充满偏见,认为其臭味来源于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硫化氢,甚至可能含有多种病菌,总之对人体有害。但这些充满偏见的假设,在理化分析的数据面前,全都不攻自破。一些欧美学者,面对反复实验的结果,也仗着胆子夹起一点臭豆腐放在嘴里品尝,结果越吃越香,连声称赞“OK”。他们把“王致和”介绍到自己的国家,并为臭豆腐和酱豆腐取名为“中国奶酪”(ChineseCheese)。

新中国成立后,王致和酱园成为国有企业,并在改革开放后改组为现代化管理的大型集团公司,在21世纪的今天,正式名称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王致和”腐乳、“龙门”米醋和“金狮”酱油,都是该公司旗下的“拳头产品”。“酿人间美味,造百姓口福”,是“王致和”在新时期下的经营宗旨,与当年徽商仁义经商、兼济天下的思想精髓不谋而合。

有一段时期,各种“保健品”在市场上非常走俏,有些营销策划人员建议王致和腐乳也贴上“保健品”的标签,并打上“高档次”的包装,走优质优价的营销路线。但王致和公司的负责人拒绝了,大家一致认为:薄利多销是一代代“王致和人”一贯的本色。在新的时代,更应坚持为最广大的老百姓服务,如果将腐乳贴上“保健品”的标签,走“高端路线”,那么它的价格将会超出很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有悖于消费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宗旨不符。因此,王致和公司宁可少赚取些利润,也要做普通老百姓喜爱并吃得起的大众化产品。再说,任何产品是否有档次,都不在于一时的炒作,而是在于源远流长的民间口碑。

“王致和”,这个创建于康熙初年的徽商老字号,在新的时期,再次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第二春”。进入21世纪以来,“王致和”一直是北京市最大的生产经营酿造调味品的专业化公司,员工人数约1800名,其规模和创利税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现年产腐乳5.6亿块、酱油6万吨、食醋3万吨、酱1万吨,各种腐乳制品在北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他调味品在北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60%,各种产品均畅销于全国各地,并不断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在全球享有盛名。

如今的王致和公司,内部环境非常优美,堪称一座花园式的工厂。秀丽的山水亭阁,点缀在洁净的生产楼、办公楼和宿舍楼之间,五颜六色的鲜花,布满了厂区绿地。黑漆金字、古色古香的“王致和”横匾,在琉璃瓦和乳白色大理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正中央迎面矗立着一尊安徽举人王致和的汉白玉雕像,充满儒雅之气。这位“臭名远扬”的徽商先贤,在三百多年后,他亲手发明的臭豆腐依然为大家所喜爱;他所创下的基业,将在新的时代,不断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