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桐城派编年(全集)
82540200000003

第3章 凡例

一、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它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作家之多、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为文学史所罕见。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叙述该流派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衰亡的历史,是关于桐城派的资料性、学术性、工具性融一体的著作。

二、本书记事起于桐城派之祖戴名世的生年,即顺治十年(1653年),迄于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卒年,即民国十九年(1930年)。

三、本书内容包括桐城派主要人物的生年、从师问学、交游、唱和、科举、为官、书信、序跋、著作、重要诗文作品、卒年、卒后的情况等。

四、桐城派人物众多,根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一书所录,计有640余人;根据其《桐城文学撰述考》所录,计有238人。本书所选桐城派弟子,以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考》为主,但略有增减,重点介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雷鋐、沈彤、王又朴、沈廷芳、王兆符、陈大受、吴定、陈用光、王灼、程晋芳、钱鲁斯、吴德旋、方东树、管同、姚莹、梅曾亮、刘开、朱琦、吴嘉宾、鲁一同、毛岳生、吴敏树、邓显鹤、孙鼎臣、邵懿辰、方宗诚、陈澹然、姚椿、顾广誉、吕璜、彭昱尧、戴钧衡、龙启瑞、王拯、王先谦、贺涛、萧穆、郭嵩焘、欧阳勋、杨彝珍、孙衣言、张穆、徐宗亮、唐文治、贺涛、王树枏、范当世、孙葆田、张謇、吴闿生、林纾、严复、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人的事迹与成就。

五、清代阳湖派是桐城派的旁支,以恽敬、张惠言及李兆洛、陆继辂、董士锡、钟麐、周凯、罗梅、陈善、钱伯坰、赵怀玉、张琦、董祐诚、汤成烈、杨传第、卜起元、赵烈文、沈同芳、钱方琦、孟森、孟昭常、屠寄、刘巽权、徐震、谢士元、汤春帆、秦小岘、杨绍文、戴熙等为代表,本书择要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就。

六、清代湘乡派亦是桐城派的分支,以曾国藩及曾门四大弟子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为代表,本书择要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就。

七、本书以正史传记、文集、年谱、墓志铭、行状、评传、研究论著为主要材料依据。所录文献,引文标注所出,以示征信;其他材料,限于体例,未能一一注明所出。

八、本书采用正文加按语的形式著录。按语的主要内容是:(1)价值评判。即对学术价值以及对学术之影响进行评价,直接评价或引用前人成说皆可;(2)原委概述。对其缘起、过程、流变、结果、影响诸方面作一概要论述;(3)补充说明。即对其具体内容以及相关背景材料再作扼要说明;(4)史料存真。即录下比较珍贵的史料或略为可取的异说,裨人参考;(5)考辨断论。对于异说或有争论者,略加考辨并尽量作出断论,或择取其中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