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的沟通
正确的沟通方式能够有效地达成沟通目标。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会说话”“会与人打交道”的人,我们羡慕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反观自己,却往往因为不会说话而得罪人。会说话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脚踏实地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就可以了吗?人们不是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吗?不,是金子未必会发光。金子也可能会被埋没。世界上能够真正获得成功的人,除了拥有高智商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之外,高情商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会说话、会沟通。正确的沟通方式能够让你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赖和帮助。尤其是在职场中,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可能会让你错失很多宝贵的机会。
采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要看沟通对象是谁。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职场中,我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领导、下属和与自己平级的同事。处理好单位内部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要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跟领导关系的好坏往往会影响你的发展空间和升迁机会。在与领导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把话说到领导的心坎里呢?有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地说:“那能怎么办?跟领导相处,肯定是要拍马屁呀。”其实,所谓的“拍马屁”,也要看是不是拍对了地方。在跟领导相处时,有的人为了“拍马屁”而“拍马屁”,比如说在领导面前夸赞“您真是我的偶像啊,是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这种浮夸、虚伪的奉承其实并不会让你的领导感到开心,反而可能会让领导觉得“这个人有些不靠谱”。当我们夸奖别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情感真挚,那些没有任何诚意的假、大、空式的夸赞,只能让对方反感。只有发自肺腑、自然流露的真心话,才具有可信度;讲真话,才是正确的夸赞方式。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对领导说:“您真的很自律,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跑步,我要多多向您学习。”从细微之处发现领导的优点,比千篇一律的奉承要高明得多。如果你的夸赞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在跟领导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落落大方,言语得体,这样才会显得你与众不同。
其次,要处理好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在与下属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在工作上坚持原则、庄重严肃,在私交中态度和蔼,让人觉得如沫春风。好的工作关系是指大家像朋友一样善待对方。我身边的一个主管就是这样的存在,她在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十分敬业,在私下里则与同事打成一片。这才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要处理好与平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有些老员工仗着自己工龄长、资历深,无限压榨新员工,这样的事情在企业中屡见不鲜。有些老员工把自己的工作推给新人做,而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殊不知,这样的行为非但不利于同事之间的相处,而且可能会断送老员工自己的前途。因为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同事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不管你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老员工,唯有与同事愉快地相处,才能让工作顺利地推进。
◇幽默的七种魔法
适当的幽默能够有效地缓解尴尬,调节气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幽默的调剂,具备幽默感的人,能够让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快、和谐。跟具有幽默感的人相处,能够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和压力,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学会自嘲
一位主持人在某次活动中不小心被绊倒在地,观众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就平静地说道:“我的翻滚动作还不过关,专业的表演请看接下来的舞狮节目。”他的应变能力真的很强,很好地展现了一个主持人的功力和素养。在这样的场合,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适当的自嘲不仅缓解了因为绊倒带来的尴尬,还巧妙地串联起了下一个节目,可谓机智过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让人尴尬的事情并不少见。有的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应变能力不够,很容易成为笑柄。在别人还未出手之前就主动出击,把原本让你丢脸的事情拿出来自我解嘲,最后自圆其说,这种做法非常聪明,也非常实用。但是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使事情变得更加尴尬,所以要在实践中反复地练习和揣摩。
借力打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故意刁难我们的人,这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呢?有一次,歌德在公园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位批评家,这个批评家一直都对歌德的作品嗤之以鼻。批评家看到歌德后傲慢地说道:“你知道吗?我是不会给傻瓜让路的。”说完径直向前走去,批评家是想借此机会打压歌德,让歌德主动给自己让路。这时候,歌德不慌不忙地说道:“我恰恰相反。”歌德边说边避开了这位批评家。
歌德的做法非常机智,将对方的话语“借”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化解了尴尬的局面。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被人刁难,不妨学一学歌德的做法,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一击即破,变被动为主动,掌控局面。
准备笑料
幽默是调节气氛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中,场面尴尬或者沉闷的时候,讲个笑话能够有效地调节气氛。多积累几个笑话并在适当的场合讲出来,你会慢慢地变成一个风趣的人。比如说,你在和朋友一起等车时,就可以给对方讲一些笑话,不仅能够打发时间、调动情绪,还能够缓解等车期间的无聊。当然,讲笑话也是需要看时机的,并不可以随时随地、不合时宜地上来就讲。为了展示自己的幽默感,有的人不分场合地乱讲笑话,这样做不仅不能让气氛变得融洽,反而会令大家感到尴尬。
所以说,讲笑话也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幽默不是油嘴滑舌。真正的幽默感会帮助你树立良好的形象,会让你在朋友中收获好人缘。
留有余地
有的人喜欢拿别人的缺点和痛点开玩笑,当对方生气的时候他还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开个玩笑,不要太当真。”按照他的意思,如果你生气了,那是你太小气。这样的人好像完全不知道对方有多么反感,一直沉浸在“我很幽默”的自我认知中。殊不知这并不是真正的幽默,真正的幽默不是在别人的伤口撒盐,而是让人感到舒适和温暖。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本来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自以为是的幽默,不仅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还破坏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在与他人相处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相互尊重。唯有相互尊重,友谊才能够天长地久。
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是指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在沟通过程中,使用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个人说“今天天气很好”,但事实上,今天略微有点雾霾,天气并不是很好。那为什么这个人会这么表达呢?可能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心情很好,所以用“天气很好”暗示自己的情绪很好。就像在表达“我爱你”的时候,夏目漱石说:“今晚的夜色真美。”
在一次演讲会上,作家王蒙发现听众的情绪并不高,于是在演讲开始之前,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由于最近感冒,所以在演讲的过程中我说话的声音可能会小一些,还希望大家能够原谅。但是,我想这也不是坏事,这也在提醒我要少说话多做事。”他的这段开场白极具亲和力,一下子就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台上,而且颇具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反语幽默
反语幽默是指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含有否定、讽刺的意思,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有一次,鲁迅先生的侄女,也就是弟弟周建人的女儿,问了鲁迅一个问题:“你的鼻子为什么比爸爸的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先生回答说:“我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原本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后来的居住环境不太好,到处碰壁,因此就比你爸爸的鼻子矮了一些,扁了一些。”鲁迅先生不仅巧妙地回答了小侄女的问题,还批判了当时令人“到处碰壁”的社会现实。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使用反语幽默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冲撞他人,严重影响双方的关系。
夸张式幽默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优孟的人。楚王有一匹爱马,马儿生前受到了皇族般的待遇,楚王把它养在宫殿之中,吃喝都是最好的。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马儿由于过度肥胖病死了。于是,楚王就想为马儿举办丧事,他召集大臣商量丧事应该如何操办,大臣纷纷献言表示反对楚王的这一荒唐行为。楚王大怒。这时,优孟提议以人君的礼节进行操办,不仅葬礼要办得风风光光的,还要为其建祠立庙。楚王听了优孟的话,羞愧极了,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优孟面对君王的胡闹,不仅没有进行阻止,反而顺着他的意思并且极尽夸张之能事,这样反而使楚王察觉到了自己行为的荒谬,主动放弃了错误的想法。
当事情夸张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一种独特的荒诞效果。通过这种夸张式的幽默来凸显事情的不合理性,往往能使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美国心理学家赫布·特鲁说:“幽默可以润滑人际关系,消除紧张,减轻人生压力,使生活更有乐趣。它把我们从个人的小天地里拉出来,使我们一见如故,觅得益友。它帮助我们摆脱窘迫和困境,增强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难而进。”
幽默是一种奇妙的沟通方式,当我们用它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更容易被他人接受。幽默能带给人愉悦,当彼此心情愉悦时,更容易达成共识。当然,不管哪种幽默都要适度,只有把握好尺度,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赞美,沟通必备技巧
在与人交往时,你会发现,适时地夸奖对方,会使你们之间的谈话更加愉快。当你跟女性交流时,如果夸她的衣服、妆容漂亮,你们马上就可以畅聊起来。相反,如果贬低、嘲讽对方,那么你们谈崩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喜欢听到赞美是人的天性。一个人得到赞美时,就会更有勇气和信心生活下去,也会对赞美自己的人心存好感。真诚的赞美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所以想要与人沟通顺畅,就要学会赞美别人。
小刘是一名化妆品销售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如何向顾客推销产品。每次介绍完产品,都只能傻傻地看着顾客离开。后来,她开始观察其他销售员如何与顾客交流。她发现在推荐化妆品之前可以先和顾客聊一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赞美对方的衣服、配饰等。了解到与人沟通的技巧后,小刘再次向顾客推销产品时,主动赞美起了对方的包包,并与之攀谈起来。她从顾客的口中得知,这款皮包价格不菲,是某品牌的限量款。于是,小刘从追求生活品质的角度大做文章,向其介绍了一款顶级护肤产品,以迎合这位顾客的消费需求。果然,这位顾客有些心动,并且最终购买了她推荐的产品。
在沟通不畅的时候,主动出击,寻找新的突破口,有助于改变沟通结果。小刘另辟蹊径,通过赞美对方获得了更多的沟通时间,从而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沟通效果。赞美就是具有这样的魔力,它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体验,能够有效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赞美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夸赞,赞美的滥用不仅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给对方留下轻佻、浮夸、不可信赖的印象。那么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善意地迎合
赞美本身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赞美反而变成了锋利的刀刃。不合时宜的赞美是有失礼貌的行为。善意地迎合对方不代表你认同对方的看法,而是礼貌待人的一种表现。善意地迎合不是阿谀奉承,不是放弃底线,而是尊重别人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
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Y小姐来说,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存在的。她的身边有众多朋友,她能够跟每一个人都相处得特别好。有时,我甚至觉得Y是不是有什么魔法。后来我问她,她是这样回答的:“有时候我并不赞同某些观点,但假如大家都固执己见,争来争去,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不欢而散。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就是想要得到认可。所以有时候善意的迎合才能使沟通继续下去。”
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善意地迎合他人,就好比在购物过程中,你喜欢白色,她喜欢黑色,简单的一句“这个颜色跟你很搭”,就能够避免陷入“哪个颜色更好”的争论的泥潭。善意地迎合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赞美要适度
有些人总是把赞美挂在嘴上,对所有的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这种高频率的赞美不仅不会让对方感到开心,反而会让对方对你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赞美过头,就是奉承巴结。如果在对方并没有觉得自己与昨天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你来一句“你今天比昨天好看”,其实真的不会让对方觉得高兴。因为你所说的话根本不能让对方信服,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其实没有关注过他,只是装作关心的样子,这会破坏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适度地赞美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能够让对方感到一种被关注的幸福。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当我们的优点被认同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暗喜,这是人的天性。所以,给予对方精准的赞美,更能让感情升温。
赞美要说到点子上
一位女生周末的时候去同学家玩,开门的是她同学的哥哥。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她信口夸道:“林哥,你好。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林枫经常提起你,我们班的同学都羡慕他有你这样一个好哥哥呢。”还没说完就看到对方的脸红得跟关公差不多。原来,她同学的哥哥曾因打架斗殴进了拘留所,这几天刚出来。这位同学的一通夸赞,完全没夸到点子上,反倒揭了对方的伤疤。
想要夸一个人,一定要夸到点子上。这位姑娘的做法非常不可取,简直是戳人心窝啊。赞美一定要从事实出发,找准对方某方面的优点,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你言不由衷。
赞美要发自内心
虽然赞美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但是只有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对方让你对他穿的衣服发表意见,你头都不转地说一句“挺好看的”,尽管这时候你可能正忙其他事情,但这样不经过思考的赞美,很明显是在敷衍对方,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尊重他。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大多数人总是忽略沟通细节,以自己在忙其他事情为借口应付过去。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能对你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当你没时间品评的时候,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正在忙,对方如果想听你的意见可以让他稍等一下,而不是不负责任地应付对方。
只有发自内心的赞美才会让对方有认同感。比如说,“这个项目你做得很好”与“在这个项目中,你格外细心,扎扎实实地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相比,前者明显缺少真实感,让人感觉你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只有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让人感到诚意,才是有效的沟通。
在对比中赞美
不同的赞美方式,能带给对方不同的感受。单刀直入式的赞美,让对方感受到的是热情;救场式的赞美,让对方感受到的是暖意;不经意的赞美,让对方感受到的是知心。其实,还有一种赞美方式,那就是对比式的赞美,能让对方获得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提及海底捞,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它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即“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海底捞的服务人员会细心地照顾每一位顾客的情绪,在顾客还未要求提供服务时,海底捞的服务人员已在第一时间内主动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正是这种“地球人拒绝不了”的贴心服务,让海底捞在餐饮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餐饮行业的领军品牌;也正是这种找不出缺点的五星级服务,让海底捞的服务人员收到一个又一个好评。曾经有一位顾客这样评价海底捞:“在别的地方,我有需求时,喊半天才会有人过来帮助我。然而在海底捞,只要我一个表情,就会有服务员主动上前询问。”正是顾客的认同和赞美,让海底捞的生意更加兴隆。在对比中给予的赞美,更具有说服力,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赞美是一场没有成本的投资,一句赞美的话语,就能让对方放下戒心,敞开心扉。不要吝啬你的赞美,真诚的赞美,不仅可以成为双方交流的润滑剂,更能提升彼此之间的好感度、信任度、亲密度。
◇通过沟通消除分歧
马歇尔·卢森堡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我将其称之为‘非暴力沟通’。”事实就是如此,有时候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却带给他人最大的伤害。
比如说,家庭成员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争吵。对于还在读大学的朋友来说,寒暑假意味着要在父母的唠叨中度过。母亲为你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一次又一次地叫你起床吃饭,可是你想睡懒觉,于是你用烦躁的语气表达着自己的不满,狠狠地伤了母亲的心。其实,如果你不想早早地起床吃早餐,可以提前把你的想法明确地告诉父母。有时候,你抱怨自己跟父母之间存在代沟,但当他们想要走进你的世界时,你却紧闭大门,冷冷地拒绝了他们。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我们经常用冷暴力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忘记了只有面对面地进行沟通,才能消除分歧,化解矛盾。
在一些人看来,冷处理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们常常说:“等事情过去了就好了。”但是,问题真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实际情况是,问题非但不会如你所愿地轻轻飘散,反而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卷土重来,给你带来更大的伤害。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不经思考就火急火燎地忙着解决,但也不要拖得太久,待情绪稳定之后,要理性地分析,果断地解决。
那么,如何解决呢?在我看来,应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二是确定沟通的目的;三是采取适当的沟通技巧;四是有情感地表达自我。
第一,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有人视而不见,习惯性地冷处理;有人则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过段时间就好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心理上抵触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逃避,从而采取一种不愿沟通,抵触交流的态度。而解决分歧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只有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才会使沟通成为可能。
第二,确定沟通目的。在还未开始沟通之前,自己首先应该明确这次沟通需要达成什么目的,也就是你想要通过沟通解决什么问题。有了目标,才能少走弯路。没有明确的沟通目的,也就意味着谈话全无重点,只是在陈述观点,表达情绪,这样就算不上是有效沟通。沟通并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在沟通过程中,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沟通目的,本着达成沟通目的的原则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两个人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而不是二次制造矛盾。
第三,采取适当的沟通技巧。沟通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要求我们“会说话”。能否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有时候,我们明明想要表达关心,说出口的话却像伤人的利剑。如果不懂沟通技巧,说话口无遮拦,那么不仅不能化解矛盾,反而会使矛盾加深。
最后,有情感地表达自我。在沟通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非语言表达,都不能冷冰冰的不带感情。态度冷漠会影响双方的沟通质量。当双方出现分歧的时候,必须尽可能地调动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身体语言等手段,充分表达自己的诚意、善意。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矛盾、摒弃嫌隙,使双方的关系回到正常的轨道。
通过沟通去消除分歧是最好的办法。双方只有相互沟通了解之后,才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够明白对方的感受。有了解才有默契,有沟通才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