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吾意独怜才
8247400000003

第3章 学习的方法() (1)

读书的方法

一九八四年一月三日

新年时节,送些什么给学生呢﹖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考试只是一个方法。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把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事半功倍。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知道明白了的课文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难记得准﹔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了。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在这些方面要有显着的进步易如反掌,不需多花时间。学生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抄下来,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刻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数百学生竟无一发觉,只知低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一﹑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如果觉得只记要点也会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二﹑在课堂上听不懂的,如果同学太多不便发问,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是把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而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什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改这个坏习惯,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指大学生,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分开的各种科目,必定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没有相当本领,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思想要在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任何科目,不管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油然而生。

对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足够。要培养集中力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不应该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为勉强,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记,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每次读书时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是要脸皮厚﹗就算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的发展往往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学者要教书,因为年轻学生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知得多的人不能提出的。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给每个学生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要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 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学生要先判断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 ﹔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可免却混淆。

如果要问的多过一类,要把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把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要问的一点愈尖愈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答案是否可以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通常自己可以找到。还要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打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重点很容易会选错。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足够。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比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重于大学生,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思考的方法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日

据说熊彼特(J· A· Schumpeter)曾经在课堂上批评牛顿,指责这个如假包换的物理学天才只顾闭门思想,没有将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开而留诸后世。这批评有道理。牛顿在物理学上的丰功伟绩,是他在逃避瘟疫的两年中想出来的﹔其后再没有什么重大发现——虽是昙花一现,但这“一现”非同小可。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屡见经传,可惜他天赋之高,远超世俗,要学也学不到。

有些朋友以为爱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资料而将相对论想了出来,他们也可照样推理。爱因斯坦可以想到的,跟他们有什么相干﹖不自量力,以此为最﹗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种思想障碍。

我不仅不敢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相比,就是半个天才也算不上。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一个平凡的人能学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学。

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专利权,与我们无关。

在大学唸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是为了要学老

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转做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J· Hirshleifer)在课后问我 ﹕“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着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

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朋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综合了他们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多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六点细说如下。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绝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要“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