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拍摄时,相机一定要拿稳。如果拿不稳相机,拍摄的影像会出现双影或模糊不清的现象。另外,按快门时不要用力过猛,导致相机震动,特别是在1/30秒以下更要注意它的稳定性,而若是在1/15秒以下或将相机依托在固定物上拍摄,或用三脚架。
③在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时,注意不要损坏自拍器的弹簧和齿轮,要轻轻地拨,特别是在没按下快门之前,切勿硬拨回原位。
④使用帘式小型相机时,不可用手指使劲摸触布帘,尤其不要让尖的东西弄破布帘,要特别注意保护布帘。
⑤相机镜头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暴晒,会导致漏光,尤其是布帘快门的相机,因为太阳光一旦发生聚焦作用,特别容易烧坏布帘。
⑥因为相机调速盘的每个刻度上,都有个小穴或小槽,必须拨定到位,它才能够正常运行,因此在确定快门速度时,不能定在相邻的两级速度中间。如果指针指在两级速度之间,不仅得不到准确的速度,而且容易损坏快门。
⑦有的小型相机在上胶卷前是定不准速度的,因此使用小型相机时,最好养成先上胶卷后再调速度盘的习惯。
⑧由于快门结构的核心机件是弹簧,相机在使用后,一定要检查快门和自拍设备是否放松。如果弹簧紧张的时间过长,则会减弱其弹力,影响快门速度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相机的种类很多,每一种类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使用相机时,一般首先都要查看相机的型号、镜头的规格、使用的方法等。对于新买的相机,则首先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尽快地熟悉各部件的性能和操作方法。没有说明书而自己又不明白的,一定要问清楚再使用,切勿强行拨弄,否则会损坏相机。拍照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周到,仔细检查相机的附件带全了没有,稍有疏忽摄影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影响。
6.相机维护大探秘
①镜头是相机最重要的部分,要尽量避免弄脏,随时保持它的清洁。如果经常擦拭镜头,会使镜头起毛;不用时,用盖子把镜头盖好;可用软毛刷(照相器材商店出售的镜头刷)拭去灰尘,或者用橡皮吹风球把灰尘吹去;若有指印,可涂上清洁剂(擦镜头水),用擦镜头纸或干净的麂皮轻轻擦干。擦拭镜头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绕着圆擦,切不可横竖乱擦,更不能用普通手绢、纸或衣襟来代替擦镜头纸擦拭,同时不能涂擦汽油和酒精,因为汽油和酒精容易溶解镜片间的黏合剂。
②镜头受潮后,镜面特别容易发生污点或变色,影响成像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会使镜片中间的胶合层霉变而脱胶,因此不用照相机时,应把它放在凉爽的地方,最好装在密封的匣子里或有干燥剂的塑料袋内。
③摔震碰撞会使镜头和其他部件震坏,因此应该避免摔震碰撞。
若相机处于剧烈震动的环境中,则应该特别做好保护措施。
7.相机购买技巧之大导航
拍好一张照片的基本前提是购买一架质量优良的照相机。大部分类型的照相机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为其他照相机所不能替代,因此它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有些功能很全的照相机不仅有很高的价格,而且没有个性,泛而不精,所以当人们在决定购买相机时,必须从它的便利性、适用性和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权衡一下各种相机的利弊。另外,不同的人、不同年龄和职业群体对照相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青年人喜欢外观漂亮、新颖时尚的相机;老年人则偏向于操作简便;职业摄影师注重它的经久耐用和功能是否齐全;而家庭摄影则要求质量可靠又价廉物美。因此,不论从相机和购买者哪方面来考虑,购买相机时,必须对相机进行仔细地挑选。
首先,要检查照相机的外表。相机的外表要求无变形,电镀氧化表层均匀,无划痕,没有泛黄、锈蚀、剥落等现象;晃动时无异常的响声,装饰皮革或漆层没有脱落。之后再检验内在质量。
其次,要检查照相机的镜头,因为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成像质量的关键,挑选时一定要格外仔细。检查时可打开照相机的后背,或者将镜头卸下来,将光圈开到最大,打开B门,将镜头对准白墙或白纸,利用透射光,观察镜头内部镜片,看其是否开胶(镜片呈半透明银白色状)、有无碎裂、发霉(出现不规则的放射状或枯树枝状霉斑)、划伤以及各种杂物等。如果镜头中有气泡,不大,不在镜头中央,一般来说不影响镜头质量。
当检查光圈调节环时,光圈叶片的张开、收缩应灵活、有序。
如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镜头装在机身上,光圈应是全开的,能够在按下快门后自动收缩到预定的光圈孔径,随后恢复到全开状态。
在检查时,手部转动调焦环、变焦环应该感觉平稳、顺畅,阻力均匀、不发涩。在进行快门的检查时,打开快门后背,然后观察和听声音相结合,判断各挡快门速度的开启时间长短,是否与快门调节环上的刻度相一致。
检查卷片是否灵活可靠。对于135照相机,则要检查其卷片的八牙轮转动情况。八牙轮只有在按下倒片按钮时才允许逆转,在平时能够向暗合方向转动,不然的话在装片后会打滑。注意压片板以及片框上是否有毛刺,以避免划伤底片,同时轻压照相机后背的压片板,仔细感觉其弹簧力量是否均匀。
取景器应该清洁明亮。当选择一个远处的物体和一个近处的物体进行对焦时,要看镜头上的刻度和读数是否一致。对于自动对焦的照相机,将取景器中心对准远近不同的两个被摄体,按动快门时(包括半按快门),镜头应有明显的伸缩动作(向近处对焦时镜头伸出,向远处对焦时则镜头缩回)。
最后,对带有全自动曝光功能或电子测光功能的照相机进行检查时,应先装上电池,打开它的测光开关,然后对明暗不同的景物测光,这时,曝光表的读数应迅速而灵敏地相应地做出反应。对自动曝光的相机检查时,需要检查自动快门(有的是程序快门)或自动光圈对不同光线的反应如何,是否灵敏。
第二节摄影技巧
摄影是一门艺术,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仅仅拥有一部质量优良的相机是不够的,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摄影小技巧,这样才能提高摄影能力,拍出许多好的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1.“一失足成千古恨”——曝光有“度”
曝光在摄影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摄影中的曝光(又名感光)是指来自被摄物体的光线,通过相机的镜头,会聚成影像,落在胶片的感光乳剂层上,从而引起光化学效应,生成潜影的过程。
如果摄影不熟练,照片容易产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现象。
适当的曝光量来自正确的曝光控制,拍摄者如果能够适当地控制曝光量,便能正确地记录景物影像的层次。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用相机的光圈来控制光照度,用快门来控制光照度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在光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要增大曝光量,就开大光圈,放慢快门速度;要减小曝光量,就缩小光圈,提高快门速度。正确的曝光是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的。在光线条件好、来自景物的光线强时,为了获得适当的曝光量,可以收缩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在光线较弱、景物较暗时,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速度,便可以获得正确的曝光量,这也是正确曝光的理论与方法。
一般来说,曝光主要依据的是来自景物的光线的多少,而来自景物的光线量通常都是用测光仪器——测光表来测定的。
通常测光表可分为两类,即装配在相机内的自动测光系统和单独使用独立式测光表。
能否正确处理好摄影中的曝光,不仅需要掌握和领会正确曝光的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各种不同测光表及其不同的测光方法。
2.千挑万选——仔细挑选感光片
具体地说,在选择感光片时,应考虑以下具体问题:
(1)用高感光度的片子还是用低感光度的片子
高感光度的片子对光线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使光线较弱,仍然可以拍出自然亲切、富于自然光气氛和强烈的现场气氛的图片。高感光度片子适合拍摄动体,特别适合用高速快门来捕捉高速动体的瞬间动作。但是,高感光度的片子反差小、银粒粗,不利于表现细腻质感的被摄物,如妇女和儿童的细腻肌肤,以及瓷器、瓜果、丝绸等隐纹细、质感要求高的物品。
与高感光度的片子相反,低感光度的片子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差,但是颗粒细,非常适合用来表现质感细腻的景物和被摄体。可用来拍摄儿童、青年妇女、瓷器、玉器、玻璃器皿、金银器、丝织品、不锈钢器皿、水果、表面光滑的家具等静物,他们质感细腻的一面能够被较好地表现出来。
(2)要反差还是要层次丰富
应根据自然界景物本身的反差情况来选择反差性能不同的感光片。
感光度低的片子,反差大,感光度高的片子反差小。同时,冲洗时配方的选择,冲洗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搅动程度的控制,均能增强或抑制影像的反差。小反差有利于表现丰富的层次。
(3)颗粒粗糙或细腻
感光度高的片子颗粒较粗,适合表现沙漠、山石、建筑及人物中的老人、矿工、渔民等粗质地的事物。感光度低而颗粒细腻的片子,则适合用来表现细腻质地的事物,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器皿和人物中的儿童、青年妇女、少女等。因此,对于选择高感光片还是低感光片,应根据实际拍摄时被摄物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3.“用虚还是实”——摄影中的景深
景深是指被摄主体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用来表明景物所在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主要有3个因素影响景深。
(1)光圈的大小。用同一照相机拍摄同一景物时,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则越大。
(2)摄距的远近。同一照相机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拍摄时,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摄距越远,则景深越大。
(3)镜头焦距的长短。同一照相机在光圈系数相同、摄距相等的情况下拍摄时,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反之,景深越小。
照相机上常见的有转环式和自动式两种景深表,各类景深表,都是根据镜头的焦距、光圈口径和调焦距离来判定的。
4.基本常识“大放送”——拍摄过程中的取景问题
从大的方面看,取景对于拍摄者的主题和题材选择具有决定作用;从小的方面看,取景决定着画面布局和景物的表现。
(1)拍摄点的选择
拍摄点是指拍摄者所处的位置,严格地讲应当是相机的机位,也是受众的位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拍摄点加以研究。
①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可以极大地影响被摄景物的表现。人们常把拍摄距离或者摄影的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5种。
远景是拍摄到的最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是最远的。它追求一种宏大气势感。一般摄影中的远景用来表现场面的浩大、视野的广阔,如高山的雄伟、沙漠的浩瀚、大海的广阔等。图片中常见的远景常常是自然景物或比较大的场面及人文景观。
全景的范围比远景要小,用来描述事物的全貌,使人对景物产生一种全面的印象。全景通常也是用以介绍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中景重点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在拍摄过程中,常用中景来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拍中景画面时,切忌主次难辨或前景、陪体、背景等喧宾夺主,应分清主次。
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让人对主体产生强烈印象。
特写注重表现景物的局部和细节,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特征,通常用它来细致地描绘、刻画被摄对象。
景别不是可以随便乱用的,不同的景别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适合表现不同的景物、满足不同的拍摄需要,应根据被摄景物的特点以及表现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景别。在影视拍摄中,还应根据情节发展和对人物心理描绘的需要加以选择和恰当运用景别。
②拍摄角度
相机的高度和俯仰是拍摄角度的第一个问题。不管是俯拍还是仰拍,被摄景物的影像都会出现变形情况,因此拍摄时照相机的高度,最好能随着被摄景物的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应尽可能取得平视的视觉效果。除非有特殊的拍摄需要,否则应尽量避免拍俯视或仰视效果的画面。目前,已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镜头——TS镜头,用于调整影像畸变。
俯视或仰视有其独特作用。有时,为了表现一些特定的被拍摄对象,需专门拍成俯视或仰视的效果。在影、视拍摄中,仰视拍摄可以带给观众一种仰慕、威慑、恐惧和高峻的心理感受,因此,人们通常使用仰角来夸张英雄人物、高大凶猛的动物以及高大的建筑物和自然景观,另外,也可用仰视拍摄来表现人物高视阔步的心理状态或夸张跳跃的动作。俯视拍摄让观众感受到的是对被拍摄对象的鄙弃和蔑视,因此常用俯角来表现小人物的卑微、反面人物的卑怯等。新闻摄影常用俯角来拍大的场面,这是因为俯视能取得较大的取景范围。
从被摄对象的哪个角度拍摄是拍摄角度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可分为正面拍摄、侧面拍摄和背面拍摄等。
(2)横竖画面的确定
在拍摄时就想好画面横竖,可以充分利用感光片,避免放大时做过多的剪裁从而造成对底片的浪费。主要是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横竖画面,同一景物画幅形式不同,其视觉效果也不同。
①被摄景物的形状
虽然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但是依据主要形态分为两大类:即横向铺展或上下矗立。在人像摄影中,我们常常采用的是竖画面,因此有人把竖画面称之为人像式画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横画面则被称为风景式画面,横画面用来拍摄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