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8242300000009

第9章 对家庭教育有影响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创立者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人文背景,其观点方法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的心理学家的努力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众多派别,不仅在西方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一种影响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社会思潮。其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影响更是入木三分,以至于“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基本特征和方向”。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动机、人格、社会化、态度、群体动力学等理论领域。当代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C。G。Jung)。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到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潜意识。人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是人的本能能量,是人作出一切行为和人格发展的原动力,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成卫生的本能;与之相对的是死的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本能和欲望组成,“力比多”在人格结构中与本我联为一体;超我则按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按至善的原则活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意识部分,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超我的客观要求行事,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依现实可以允许的尺度而控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是我们经历到的真实存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亦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的平衡过程。另外,梦的解释、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也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内容。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弗洛伊德认为情结的产生源于个体早期童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不同,荣格认为情结的产生还一定有人类本性之中某种更深层的原因。荣格在分析个体的人格时把个体结构看做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统一体。正是在这种探索中,将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概念发展为集体无意识,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即遗传的先天倾向。他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荣格的精神分析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知识拓展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1年成为医生,专攻精神病学,后不久开始从事后来使他声名鹊起的精神分析研究。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他创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发展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19年创建国际精神分析学出版社。他认为本能的冲动与社会的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它在社会压力作用下得到升华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本能被区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人依赖这两种本能完成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生命进化过程。同时他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人格的发展也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的平衡过程,其实质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弗洛伊德将挫折和死的本能视为个体侵犯和攻击的根源,而消除的主要机制是包括压抑、升华与移置、字句作用等在内的自我防御。其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唯乐原则》、《文明及其不满》、《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

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出生于德国的汉堡。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学习和工作。1919年私人开业。1932年移居美国,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年她私人开业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后因与正统的弗洛伊德学说决裂,她建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任主任直到去世。霍妮虽然也完全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无意识、压抑、心理防御机制等,但她与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的作用,强调当前现实生活的压力。她认为人的本性中本不存在所谓基本正常的倾向,因此,也不存在对所有个体都有解释力的“常态心理学”,所有对于个体心理或个体行为的分析都是基于某一特定文化的思考,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而决定的。她的主要贡献是使病理心理学重新面对现实的冲突(婚姻、职业、文化等),提出了社会适应不良的概念。主要著作有《我们的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精神分析的新道路》等。

二、行为主义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无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的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所得到的意识经验,更非客观资料,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地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经由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行为主义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后,因其严守自然科学的取向而受到了批评。有些原属行为学派的学者不再坚持“客观的客观”的原则,转而接受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持有此种理论取向者,被称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与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三、人本主义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A。I。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之前,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而人本心理学是作为对这两大学派的反对力量出现在心理学舞台上的,所以人本主义也号称心理学第三势力的理论。它一方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从对心理障碍患者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这种观察得到的是“病态的人”;另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者从对动物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行为主义者眼里的人是“大一点的白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视主观性及实现倾向,把实现倾向与心理健康相提并论。他们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出发,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他们是整体取向而非还原取向,认为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不能对其进行片面孤立的研究。

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其中马斯洛基于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而提出了动机理论,该理论按照自下而上的层次排列人的基本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动机得到满足才能达到心理健康。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建立在乐观主义的假设上的,即人的内在天性是善良的。内在天性有成长与实现的动力,但比较微弱,容易因遭受挫折、否认、压抑而引发疾病与神经症。马斯洛认为自我否认是心理疾病及困扰的主因。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特别注意人的成长过程,其人格理论也常被称为“自我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与环境交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与环境分化开来。“自我”是整个现象场中与我们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附着的意义,它是被个人看做“自己”、“主我”和“客我”的那部分现象场,也就是说“自我”是人的全部经验中的一部分,通常代表着这样一些含义:我是怎样的,我属于哪一类人,我能做或应该做哪些事情,等等。

四、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研究与人的认识活动相关的全部心理活动,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和推理等。认知心理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其后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以其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当前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20世纪上半叶,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不能研究主观的心理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心理学对高级心理活动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着重研究高级心理活动。在这一点上,认知心理学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也受到心理学以外的学科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通信工程师描述系统的特性和规律。心理学家看到信息通道的特性与人类认知过程的相似性,因而利用通信技术和信息论的概念、观点来描述人类系统。香农把人的认知过程看成信息通道处理信息的过程。从此,输入、输出、编码、译码、噪音、信息等概念被引入心理学。另外,心理语言学的兴起,改变了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掌握不仅是积累的过程,而且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认知心理学依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人的言语过程的心理结构和智力操作。因而,概念掌握、理解、语义知识等也都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如反应时的测量、记忆测验等。认知心理学家也对被试的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研究心理过程。他们根据研究结果建立有关认知过程的模型。认知心理学虽然假设所有心理活动都有其生理机制,但是认知模型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机制。

认知心理学派从形成至今,只有短短40年左右,它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可见,有关一些基本原则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它本身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