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的结构、功能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程、新的挑战。
一、家庭教育的发展背景
在社会学家看来,家庭教育是家庭的一种功能,它必然随着家庭和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考察20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变迁,指出家庭作为一种经济、政治和福利机构的重要性正日益下降,而作为一种社会化和抚养子女以及为成年人提供心理支持设施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他认为,现代家庭恰好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工业经济促进了劳动的流动和儿童的社会化,并且家庭还给在竞争激烈、不稳定和没有个人情感的社会中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情感依托的根源。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最终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的支配,社会变革必然影响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变革。
发展是每个时代的社会和家庭不停追逐的目标,由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公司体制,是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变化。正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妇女步出家庭踏入社会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减少了家长权威。家庭内部体制的变化,使得男性的地位逐渐下降,女性的地位逐渐上升。社会组织的增多也逐渐影响到家庭功能。家庭已不再是唯一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场所。学校、工厂、警察等机构逐渐取代了家庭在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但是家庭丧失了多项功能并不等于其重要性日渐轻微。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也是开放思想,大胆接受新鲜事物的带头人。20年来,本地区经历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许多方面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就使得本地区居民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事业也形势一片大好。外国文化团体来本地区举办展出、演出,外国教育团体和个人来本地区办讲座、招收学生或者充任教师的情况逐年增多,如最近几年广州每年都有十几家国外教育机构前来招生,在上海几乎每间私立学校都把拥有众多的外籍教师当做吸引学生的金字招牌,少年儿童直接同外国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这无疑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儿童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这片有限的领域内,对国外生活文化诸多方面的了解,对他们的成长及未来人生的规划都会有强大的推动力。但过分地在意这些东西,也会有不利影响。
目前,还有许多城镇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涉嫌色情、赌博、暴力、吸毒活动的录像厅、游戏机室、卡拉OK歌舞厅、桑拿室遍布城乡,淫秽、迷信、反动的书刊到处售卖。这种黄色文化,不仅使一些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的少年儿童中毒受害,甚至使一些思想道德不够坚定的中青年家长误入歧途,造成一些家庭的堕落和毁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教育事业的文明进程也是直线上升的。调查反映出以下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有些家长经常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为此还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二是赌博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还酿成了家庭悲剧;三是不少家长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使得孩子也跟风行事,穿衣打扮讲究牌子;四是有些家长喜欢看黄色录像、听不健康歌曲,更为严重的是,家长也让孩子参与这些不健康的活动,孩子的身心都受到污染。这些消极的生活方式往往对子女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现在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
二、家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简单、人口少、对外交流多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新世纪家庭教育的新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素质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必然波及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在家教实践中已经自觉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孩子的笑
素质教育是唱歌、跳舞、捉蚂蚱、扑蝴蝶。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理想总是那么美好,如今的素质教育却是压在孩子身上越来越重的课本,每到夜深人静之时,还能听到孩子沙沙的写字声……
就这样,久而久之,素质教育成了表面文章,一有任务,见招拆招,敷衍了事。
2.素质教育是棋逢对手勇者胜的战斗
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也确实在这方面动足了脑筋,学校甚至肯花钱去买高分学生来本校就读。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分数不够重点学校的要求,拿钱就好,这就是所谓的择校费。当素质教育遇上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能乖乖让路。
3.素质教育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在家长的心中,学习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其他一切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如果教师组织学生出去进行个什么调查研究,在家长眼里,这个教师是不称职的,是不务正业的。
溪水清澈明亮,使人联想起聪慧,因为弯曲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正是素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素质教育这条路要想继续走下去,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付出更大的心血,需要各界的支持与体谅。
4.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素质教育应该是追求最高境界的教育。笔者认为,新课改培训、新理念培训,都应该先从上面的头头脑脑开始,让素质教育不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让所有的人把我们的孩子真正看做孩子,树立起大教育观念。
随着21世纪进程的加快,素质教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发展趋势,即使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我们也不能就此而全面否定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的理念将进一步为家长所接受,素质教育将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家教实践中,家长也该转化一下观念,把孩子的道德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从孩子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纠正孩子的每个不良行为开始。新世纪家庭教育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生存、共处和做人能力,其中,以培养做人能力为核心。
(二)道德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家庭教育具有与家庭关系上的情感性、与日常生活上的融合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过程上的反复性和时间上的终身性等特点。帮助青少年完成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每位家长应该努力的方向。
家庭道德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是非标准、价值观念、处世原则等的培育、引导和熏陶,从而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并使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子女自觉的道德需要。
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在塑造儿童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所以家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凭借这种特殊的血亲关系、感情关系,来帮助实现儿童的道德品质培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并且使这些观念、行为习惯能够纳入儿童经验体系和行为体系中,对其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将来生活的参照系。
家庭德育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家庭成员真正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心理上的宽容、情感上的融洽。
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应注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优秀传统道德的熏染作用。家长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父母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即注重情感的作用。父母和孩子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一同“成长”、共同提高。只有塑造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新世纪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在体系、内容上都应有所突破,培养健康心理,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成为题中要义。
(三)社区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新的增长点
中国人的教育思想一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行“关门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允许别人插手,另一方面也是碍于面子问题,所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沟通很少,但是当拥有一个教育团体时,家庭教育也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方谚语“教育孩子需要一个村”高度概括了孩子成长与社区教育的关系。社区不仅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共同体,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新世纪里,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建设的力度将会明显加强,以“社区为主,政府协调,社会参与,共建文明,共育新人”为核心的社区教育模式,将对家庭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健全的社区教育机制,使家长有机会接受各种家庭教育培训,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优美的社区环境,使家长带孩子走出家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文明的社区氛围,对家长的文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家庭教育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已成为新世纪家庭教育的基本走向。
新世纪家庭教育将走出家庭,充分借助社区资源来实施家庭教育,特别是0~3岁的社区家庭教育。
(四)家庭教育更注重个性化
长期对学生评价方向的单一化以及对好学生定义的传统和片面化,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像同一个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太标准,太整齐,连棱角都没有,学校总是拿一把标准尺子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价,这套标准是好是坏,我想,应该已经有了定论;学校实施的依然是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试、统一答案的模式化教育,学生们在数不清的追求唯一“标准答案”的考试中,失去了好奇、探究的天性,失去了原本千差万别的个性,最终成为事事“听话”,时时、处处低眉顺眼的“好孩子”,成为模式化教育机制下生产的“标准件”。
20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安阳市曾有一位中学生,爱好体育且有跳高的特长,据专家测试,其各项身体素质和体能指标都优于同龄其他孩子,如能创造条件,精心培养,充分发展其特长潜能,完全有可能为国家又培养出一个世界跳高冠军。然而,学校领导、家长教师、社会却协同一致地要求该生同大家齐步走,向“门门优秀”的方向奋斗,结果,不仅“短”没有补上来,而且由于错过了最好的培养时机,“长”也被去掉了,个性特长就这样被扼杀掉了。在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下,像这样被压抑、泯灭的人才何止千万。
是时候该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了,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个性化教育(IEP)主要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它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出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而已。每个儿童的优势和薄弱环节都是不同的,表现各异。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就像世人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别人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但不能照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家长,应该充分挖掘自己孩子的优势和潜力,帮助他们在此方面有所作为。而不是一味地要他们向着整齐划一的方向发展。
教育是没有权威的,即使再高明的研究者也只能为家长提供某种思考方式和解决方式。教育家只能帮助家长成长,但绝对不能代替家长成长,真正了解孩子的还是家长。无论能为孩子提供多大多好的发展条件,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有耐心和爱心,去支持他们,去鼓励他们,这就够了,关键是发自真心地去支持孩子的喜好。
新世纪家庭教育以道德为核心,重在培养人的创造性,同时,更加关注孩子个性化的培养,强调生存交往能力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
(五)家庭文化多元化发展
新世纪家庭文化打破了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开放、多样的现代化模式转变,包括家庭成员间形成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亲子之间形成开放互动的相互学习关系、家庭生活中消费娱乐等开支占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
(六)儿童参与是家庭教育的关注点
新世纪家庭教育更尊重儿童,倾听儿童心声,儿童的参与权要贯穿家庭教育全过程。儿童在参与过程中,极其需要家长给予平等的对待,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呢?
1.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和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不应仅仅把他们当成孩子来对待,他们的想法我们应该去倾听,去理解。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在倾诉时,倾诉者的心理最脆弱、最敏感,他彷徨、脆弱、无助,倾听者只要有一丝的不耐烦或不屑,就会使他感到难堪,受到打击——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在倾听时要心无旁骛。
2.向孩子阐述自己的观点
孩子毕竟还不够成熟,我们有时因急于纠正他们思想上的错误,会选择一些并不起什么作用的方法,要注意,你可以在倾听的基础上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成为倾诉者,孩子成为倾听者。你以忠实听众的代价换来的必将是另一个忠实的听众。孩子会认真地听你倾诉,在倾听中思考你的话,接受你的思想。
三、委婉地建议孩子怎样做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别人用很强硬的态度要求我们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想和他对着干,孩子和我们的想法也是相同的。我们要换位思考,尝试用一种委婉的方法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对的,例如,我们可以说:“你看这样做怎么样?”“你这样试试好吗?”请求总是令人难以拒绝的。所以当父母认为孩子错了或者希望孩子怎样去做时,千万不要用“你必须”之类的字眼,而要以建议的方式,让他们去判断和思考。一个高明的教育者总是善于使用建议。
近几年来,在报纸和电视上常见这样的事:许多非常优秀的学生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名牌大学。但由于从小就一门心思地学习,自理能力非常差,离开父母后,连洗衣服、打饭都不会,无奈之下,只能退学,甚至有些选择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前一段时间,报纸上还有人报道,广州一位即将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本科毕业生,由于担心不能照顾好自己,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当我们为这些不该发生的事的主人公们痛心惋惜之际,也该从这一幕幕的悲剧中吸取教训,冷静地思考一下:怎样使孩子真正健康茁壮地成长?怎样使孩子稳稳地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
与新世纪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相应,要建立新世纪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具体包括:
(1)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儿童为本的观念,变家教中的被动为互动、主动。
(2)确立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观念正确了,就可以使每个家庭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现代化的家教观念要求家长认识到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是独立的人,应当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独立成人。
(3)探索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模式,带儿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
家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我们要始终把家庭教育放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