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合伙人
8234300000006

第6章 合伙赚钱的双赢之道(2)

虽然股份合作更容易聚财生财,但要建立起完善的股份合作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并谨慎选择股东,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佳合伙赚钱的方式。

从“狼狈为奸”看合作之道

有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分别叫做狼和狈,这两种野兽都很喜欢偷吃猪、羊等家禽。有一个不同之处是人们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们:狼的两只前腿长,两只后腿短;而狈却是两只前腿短,两只后腿长。

这一天,小狼和小狈相约一起去农舍里偷羊吃。于是小狼和小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馋得直流口水。只是苦于羊圈的墙和门太高,小狼和小狈都不能爬进去。

这时候,小狼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由小狼骑到小狈的脖子上,然后小狈站起来,把小狼的身体抬高,再由小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两人分着吃。

小狈对小狼的主意表示赞成,于是小狈就蹲下身来,让小狼爬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小狈使劲地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身子慢慢伸直。之后,小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尝到了合作偷羊的甜头,于是小狼和小狈从此经常合伙干这种勾当。

假如小狼和小狈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养羊的农民也会减少很多损失。然而,小狼和小狈却经常那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

一只狼或者一只狈,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偷到羊的,但它们通过合作,利用了狈的高度,狼的利爪,顺利地把羊从高高的羊圈中拖了出来。

像狼和狈这样,取长补短,互相利用彼此的优势,实现双赢,正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合作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不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么强大,总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不足,如果能弥补自己缺陷并与同行企业合作的话,也许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富士、施乐的合作,就是一个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合作者,让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好例子。

施乐复印机公司与富士胶卷公司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来帮助施乐在日本销售复印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家合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向施乐供应产品,并成为开发新技术的伙伴。这家合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获利丰厚,并向施乐偿付了一定的红利。

但是,这家合资企业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此,而在于它帮助施乐在20世纪80年代击退了日本人的竞争,遏制了施乐公司下滑的趋势,并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了主动权。

企业之间的合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企业发展和运用资源的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战略联盟时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同行的大企业之间在面对残酷竞争还是合作发展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是同行之间协调关系的一种新形式。合作的意义可见一斑。

现在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单枪匹马”奋战的很少,它们更多的是在战略联盟形成后,为提高联盟的效率,还需作出很多努力。而在我们中国,存在很多家族企业,在内他们能团结一致,可往往容易导致故步自封,不相信别人,不敢与别人合作,在竞争中错失发展良机,最终难免被淘汰的命运。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企业之间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就是企业通过协作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大致来说,企业之间协作的构成要素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要素,包括信任、网络和规则;二是运用基础要素的能力。

狼也好,狈也罢,只要是对自己有利、能弥补自己不足的,就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要知道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一联盟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愤恨

一个人赚钱而让其他人赚不到钱甚至赔钱,无疑就像贫富的两极分化一样可怕。试想,利益本来是大家的,现在却由你一个人独享,天下人怎么会不眼红、不怀恨在心呢!当然,已经激起民愤的你,也不可能一路畅通地发展下去。

所以说,避免“单赢”策略引起同行业者的愤恨,才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如果一个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没有合作意识,把同行对手全都当做敌人来对待,那么势必引起别人的愤恨,他的利益必然也不会长久。

香港漫画家黄玉郎,曾经红极一时,但是他对竞争者残酷无情,对身边助手和员工也不友好,以致在他炒股失手时,竞争对手和周围的人,纷纷趁机出手打压。最后,公司破产,别墅和轿车等被政府没收,人还被送进监狱。同行都说,这是他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顾他人的结果。

老话讲“同行是冤家”,也许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这却绝对不是现代商人所认同的观点。想要长期发展,就不能树敌更不能与人结怨,而避免让竞争对手对自己产生愤恨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变“单赢”为“双赢”,竞争中求合作,共创互惠互利的和谐局面。

同行未必是冤家,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待竞争对手。面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很多商人常常会怒目而视,相互排挤,非要争个你死我活才肯罢休。其实,在同行业之间,双赢能够催人奋进,也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共赢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成功商人总是乐于化敌为友,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合作,则会弥补各自的不足,借对手之力,达到双赢的局面。

红顶商人胡雪岩就非常注重同行间的合作,他说:“同行不妒,万事都成。”他做丝业生意的时候,同行业就有几家已经相当有规模,胡雪岩却没有倾轧对方,而是设法联络他们。湖州南海丝业的庞云缮在丝业行内相当有威望,生意也做得相当大。胡雪岩为了将自己的丝业做得更大,便寻求对生丝颇为内行的庞云缮的合作。与人携手,资金充足,规模宏大,联系广泛,从而在丝业市场上形成了气候,胡雪岩也得以在华商中把持蚕丝的国际业务。这就是将对手转化为合作者的典型例子。

当然,与对手的合作是以利益互惠为基础的,胡雪岩做丝业生生意得到了庞云缮的帮助,反过来,他也向庞云缮传授了经营药业的经验,后来庞氏在南海开了镇上最大的药店——庞滋德国药店,与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关系密切。实际上,胡雪岩生意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同行的真心合作。

胡雪岩的每行生意都有极好的合作伙伴,而他的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所以,依靠对手,联合对手的力量非但不会影响到自身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以对方为靠山,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进。

在某一个时期,市场总份额是固定不变的。在一个行业内,同行之间由于经营内容的相同,也就意味着要分享同一市场。对同一市场的分享,也就是利益的分享,因此同行间的竞争也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于是,为了各自利益,同行间互相忌妒,引发愤恨,以至于互相倾轧,“单赢”成了同行间的常事。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俯首称臣;或者两败俱伤,第三者得利,这样的情况也似乎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市场规律。

但是这样的局面绝对不是最好的。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又能得利的第三条路可走。胡雪岩正是走了第三条路,他时时顾及到同行的利益,既为别人留余地,也给自己开财路,保持了稳定的经营,达到了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