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宗师6:七星易主
82111800000012

第12章 听弦部:四大家族

就在青冥卫的统领为了让銮和尚的去留犹豫不定的时候,尼泊尔接应让銮和尚的人马到了,钟秉钧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听从黄铁俞,让让銮和尚跟随尼泊尔迎驾的人去了。

胡濙和黄铁俞没有跟随让銮去往尼泊尔,而是与钟秉钧、魏易欣一起原路返回。

胡濙准备回京,向永乐大帝复命。钟秉钧和魏易欣不想回京复命。黄铁俞本就是皇族血统,想到朝中险恶,也不愿意再卷入朝堂的明争暗斗之中。没想到胡濙并没有挽留,很爽快地答应了。

青冥卫三个统领与胡濙在四川地界告别。

胡濙回京,朱棣当时正在漠北征战,胡濙立即到了漠北,寻到了朱棣的军帐,告诉朱棣,他已经将朱允炆送到了尼泊尔,朱允炆在尼泊尔逗留之后,会去往天竺,永世不再回到中土。

朱棣十分震惊胡濙违背了命令,胡濙却拿出了道衍和尚当年留给朱棣的书信。道衍和尚恳请朱棣念在皇族宗亲的分上,放过朱允炆,并且说明已经安排了青冥卫的统领世代在西南配合沐家,监视朱允炆及后代的动向。

胡濙也详细地告诉了朱棣在送朱允炆西去的路上,朱允炆已经表明心意,不再与朱棣争夺天下。

朱棣听后,没有任何表示。胡濙心中忐忑,不知道朱棣到底有什么打算。

几日后,朱棣在军营中驾崩,胡濙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否认可道衍的安排。

随后胡濙在永乐大帝的遗诏中,被立为辅命大臣之一,拥护太子朱高炽登基。胡濙历经三朝,位极人臣。

虽然胡濙得到了功名,但是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道衍的嘱托,那就是道衍的门宗诡道,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传人。胡濙死前,随意找来了一个宫廷乐师,把诡道的信物螟蛉和赤霄宝剑给了他,并且把诡道的一些秘密典籍也一并交予乐师,还吩咐说有一个阴阳四辨骷髅尚在藏地,乐师作为诡道后人,要发扬光大诡道,找回阴阳四辨骷髅云云。

乐师本来就不是术士,本领有限。胡濙死后,诡道在道衍手上辉煌一时之后便悄无声息了。

相反,黄铁俞、钟秉钧、魏易欣三个青冥卫统领,凭借自身的本领,在西南开启了道教外道家族几百年鼎盛的基业。

黄铁俞在四川东部,看到了秀山的风水旺盛,于是不走了,在秀山修行,后来成为四大外道里的黄家。以黄铁俞从龙虎山道法正宗演化的五行符开山立派,一时间让西南地区所有术士信服,黄家威望,在术士中无出其右,成为外道家族的第一家。

钟秉钧为了表明自己唯黄家马首是瞻,在贵州接了妻子,也到了秀山,打算世代跟随黄家。可是黄铁俞不愿意钟秉钧一生的修为屈居于自己门下,让钟秉钧自行去创立门派。

钟秉钧也没有走远,到了川东的夔州,看见长江三峡的入口夔州地形险恶,又与丰都鬼城距离不远,是一个道教坤道修炼的好地方,于是在夔州安顿下来。十个儿子分别学会了钟秉钧的各种法术,在川东宣扬渔、猎、耕、医、卜等巫术,并且不介意门户之见,广收外姓弟子,门徒几百人,隐隐有了和黄家平起平坐的声势。

由于学习钟家法术的术士,多以农夫端公为主,所以钟家的法术,就以“犁头巫家”闻名于西南。

魏易欣仰慕中土文化也不愿意回到故土,后来马三宝再下西洋,多次遣人来西南相邀,共渡大洋,都被他拒绝了。因为魏易欣已经发现,自己驱动尸体的法术在西南地区十分受欢迎。湘西、贵州山峦叠嶂,毒蛇猛兽、毒瘴巫妖盛行,很多人死在外地无法回到家乡,魏易欣就专门开始做运送尸体的买卖,时间长了,在辰州寨落下了脚,也成就了辰州赶尸魏家的基业。魏易欣为人聪明机灵,在青冥卫里与钟秉钧相处甚久,学到了道教的法术,又在黑苗的领地里与黑苗交往过一段时日,他另辟蹊径,创造了一套独特法术,在湘西的术士里有了很大的名声。

至于第四家苗家,根源是石挫花。当年钟秉钧和魏易欣收服的那个养人傀的巫师,巧舌能言,迷惑了石挫花。石挫花与那个巫师结为夫妇。魏易欣和钟秉钧见此,也不能再向石挫花要人。他们也抛弃了朝廷青冥卫的身份,石挫花又于黄铁俞胡濙有恩,于是钟秉钧和魏易欣默认放了那个巫师。

巫师娶了石挫花之后,一直对人傀之术念念不忘,要利用石挫花和苗家的本事,去跟钟家讨要傀儡术的秘籍。石挫花本就是情深意重的苗女,对丈夫的要求言听计从。于是夫妇俩到夔州去找钟秉钧的场子。钟秉钧与石挫花比试的时候,挫败了石挫花。石挫花夫妇俩回到湘西,准备苦心修炼再去找钟秉钧。当时魏易欣已经在湘西做大,为了维护钟家,开始与苗家为敌。这就导致湘西的魏家和苗家结下了难解的恩怨。

而青冥卫最厉害的人物—马三宝,也就是郑和,当年最受道衍器重的青冥卫统领,可惜他没有接过诡道的传承,导致诡道式微。门派的兴衰成败,也就在一念之间。

郑和下西洋的典故,大家都已经熟知。最后马三宝终于在阿拉伯麦加朝奉了克尔白,回程中死在了印度西海岸古里国。至此,道衍一生经营的青冥卫落下帷幕,再也不为世人所知。

听弦部的青冥卫段落,也就到此结束。

顶王在沐昂王府商量黑苗白苗纠纷的密会中,被沐昂用毒酒害死,而白苗首领也是一样的下场。黑苗和白苗的头领同时遇害,再也无法与沐家的军队对抗。沐家开始了在云南两百年的统治。

青冥卫历史一页,就此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