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搜救队异闻录(套装共3册)
82110300000011

第11章 《西游记》版纪实文学

我们纷纷爬到沙丘上,探出脑袋,望向岩石堆。只见三个家伙晒够了太阳,此刻正摇摇摆摆地晃动着它们那标志性的尾巴,绕过大岩石,转向东面,也就是它们来的那个方向,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一直等到它们完全消失,沙丘后面才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我们想得头破血流也没有解决的问题,居然就这样轻易地解决了。

要是蜥螈前两天能像这会儿这样配合我们的工作,那该多好啊。

有人已经等不及了,冲下沙丘,准备向岩石堆跑去。沙丘上太热了,沙子上都可以煎鸡蛋了,相比较,还是岩石堆上好一点。

“等一下!”老林喊道,“再等等,看看有没有新情况。”

果然是个谨慎的人。

大家又趴在沙丘上,望着岩石堆。我发现,这会儿比刚才还难熬,刚才因为有三个煞星在,所以大家只能趴在沙丘上,现在明知道三个煞星走了,却又不敢下去,就如同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看见一堆包子、馒头却不能吃一样,更难熬啊。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我肚皮下面的沙子都凉了。

“嗯,”最先忍不住的是乔大少,“我看那些家伙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吧?”

老林在旁边点了点头:“我想……大概是不会再回来了。”

原来这老小子也忍不住了。“那还等啥?冲啊!”曹爷跳了起来,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向岩石堆上冲去。其他人也纷纷跳起来,冲了下去。

半个小时以后,吃饱喝足的人们,靠着岩石底下的阴凉,懒散地坐着。

食物和水不多了,但是我并没有要求这些人节省一点,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还会有多少人能活着,所以我就让他们放开了吃喝,死了也是个饱死鬼。

老林坐在我身边,摆弄着他的那把弩。那俩雇佣兵走的时候,只带走了八一杠,估计看不上这种冷兵器。

“啧啧,还是我的老家伙好啊,”老林抚摸着他的弩,转头看了看在一旁摆弄AK47的曹爷,“这把弩都快和你小子一样大了。”

说的也是,这弩如果真是老林在监狱里造的,那么年龄还真比曹爷小不了几岁。

本来以为曹爷捡了一支没子弹的枪,不过一看弹夹,我乐了。

这个雇佣兵太实在了,他用胶带把两个弹夹正反倒着缠在一起。这原本也是那些俄罗斯大兵的习惯,这样打仗的时候不用再从背包里掏弹夹,而是退掉打空的弹夹,然后翻过来,就又是一个满弹夹了。

虽然只有三十发子弹,但我还是乐得不行。这几天的经历告诉了我一个已经被无数草莽英雄验证了无数次的真理:有枪便是草头王。

虽然这家伙对付蜥螈这种级别的东西不太容易,但是有了它,起码再碰见拿枪的家伙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乔大少从边上走了过来,双手提满了包,往我面前一扔,六个—死掉的三个、逃掉的三个,包都在这儿了,都挺大的,他提着都有点费劲。

不知道这些人的包里都有些什么好东西。

探秘别人隐私的事情,从古至今,一直是世人的最爱。不论你是谁,对于别人的隐私都有一种窥伺的冲动。我们这几个也不例外,连曹爷也凑了过来。

艾山江和高个儿特警,还有刘贺的包里没啥特别的东西,都是我们分配他们背负的物资和一些户外设备。

阿信的包里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柯尔特1911的弹夹。曹爷比较了一下,和AK47的子弹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能通用。

龙家两位少爷的包也没啥稀奇的,和乔大少的包里差不多,装备奢侈了点而已。不到片刻,这两人包里的东西就被我们分光了,都是贵重东西啊。

老林拿着一本从龙三少包里翻出来的书发呆。我凑上去看看,这是本线装书,是东晋一个叫法显的和尚的游记,叫《佛国记》。

老林大概翻看了两眼,说基本上和《西游记》一样,讲从中国到印度这一路的事情,只是《西游记》是玄幻小说,这本《佛国记》是纪实文学。

没想到龙三少还是个好学的主儿,进沙漠都没忘带本书消遣,还是本全文言文的游记。

我拿着GPS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头。这会儿正是大中午,要是搁以前,我绝对不赞成上路,但是现在没办法啊。

首先,这个地方不安全。谁知道龙三少他们还会不会再回来,要是他们再回来,光靠瘸腿的曹爷和老林的弩,加上我们这群老弱病残,无论如何都不是那三个雇佣兵的对手—那个常哥挺有范儿的,姑且也算是雇佣兵吧。

其次,那三只蜥螈是走了,去哪儿了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关键是它们回去了,会不会向若干可能存在的同伙炫耀一下,在这里吃了个脑满肠肥,然后等我们在这里一觉睡醒,看见周围站了百十只大小蜥螈,围着餐巾,手持刀叉。

所以我们必须走,必须先离开这个鬼地方。好在这次又少了六个人,水和食物也就多了一点,这也是所有不幸中唯一的好消息。

可是,面对茫茫沙海,我又郁闷了,往哪儿走啊?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路线,继续往东?不好,那里半个小时前刚过去三只蜥螈,我们再往那儿走,万一进了人家的老窝,估计就跟送外卖一样了。

往回走?不行,那是等死。

犹豫了半天,我在全地形图上用铅笔打了个斜杠,计划横穿沙漠,避开东面可能出现蜥螈的地方,走到阿尔金山脚下的戈壁里。路有点远,距离超过一百五十公里。本来打算走个九十度的直角,就是顺着地图上的黑线,那个连绵不绝的岩石堆,直接走到戈壁上,再来一个大拐弯,往哈密方向前进。但是这么一闹,黑线是不敢走了,只能斜一点,穿过沙漠,再走到戈壁滩上,距离看似近了一点,但仔细一看,全是高低起伏的沙丘啊。唉,顾不上了,走吧。

我们背着各自的包,一言不发地上了路。

中午的太阳那叫一个毒啊,空气干热,气温绝对超过50℃。走了两三个小时,身后的老林拉住了我,“不能再走了,”老林说道,“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要不了多久,咱们的水就消耗完了,那时候我们就完蛋了。”

我点点头,两个多小时,走了十几公里,大家也到了极限。我把老林胸前的衣服拉开,看见歪歪闭着眼睛,窝在老林怀里。“这家伙别是晒中暑了吧?”我问道。

“不可能,你啥时候看见过狗中暑的,我刚给它喂了点水,让它睡一会儿。”老林的表情像是一个慈父,正在照顾年幼的孩子。

“嗯,那就好。”我点了点头,有这么个生物雷达,我们发现危险的概率也高一点。

其实这个队伍里有不少人,都在打歪歪的主意,准备在最后没东西吃的时候,把歪歪烤来吃。只是没人敢说出来。

我对老林说:“让大家休息吧!”只是,我们找寻了一下,可是这大太阳底下哪有休息的地方?为了不被太阳烤熟,我们只好把自己埋在沙堆里,只露出鼻孔呼吸。

老林与众不同,他只用沙子盖住了胸口。我想可能是害怕沙子把胸前的歪歪憋死,才没有继续埋。

此刻,他正顶着烈日,手里捧着那本《佛国记》,看得津津有味。

我们就这样一直躺到快到傍晚的时候。

我们背靠着沙丘,面对着一片平坦的沙漠。迷迷糊糊中,我醒了过来,大家基本上都醒了,四处坐着,吃点东西,打点一下行装。

老林依然保持那个姿势,还在看手中的书。歪歪独自在旁边的沙地上跳来跳去,表演它的软腿神功,几天没注意,这小东西似乎身体平衡了不少,不过走起路来还是有点歪。

“喂!别看了,”我抓了一把沙子,打在老林身上,“你识字吗?”我故意调侃道。

其实,老林虽然初中、高中时赶上“文革”,但是家学渊源,有点书香门第的意思,看点文言文还是不在话下的。这老家伙这些年除了养狗以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看书了,而且还净挑些古书看。

老林没有理我,而是喊了一声歪歪,让它不要跑远了,这才转头对我说道:“这下可捡到宝了!”

我一听捡到宝了,连忙跳起来,“宝呢,在哪儿?”我问道。

老林扬了扬手中的书,说道:“这就是宝。”

“切!”我知道老林喜欢看古书,他的那些古书个个都是宝,不过真没几个人稀罕。

老林见我不信,也不恼,他说道:“我给你念一段你就知道了。”说完把书翻到了最前面大声朗读起来。

“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老林丝毫不顾我昏昏欲睡的表情,继续朗读道,“……复进到敦煌,有塞……法显等五人随使先发……敦煌太守李浩供给度沙河……”

听到这里,我脸上昏睡的表情没有了,而是端坐起来,一脸凝重。虽然我文言文学得不好,但是这一段还是能听明白,貌似是说这个叫法显的和尚带着四个随从和一个向导从敦煌出发,也进入了这片令我们倍感挣扎的沙漠。而且还有一个和我叫一样名字的敦煌太守给他们提供了装备给养。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到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得至鄯善国。”老林念到这里戛然而止。我也不禁泄了气,本想在这个老和尚的日记上找到点有用的东西,没想到路线不一样。

我对老林说:“又和我们没啥关系,走的路不一样,他走的那条路上,现在都有铁路和公路了。”

老林诧异地望着我:“没有吧,他说的就是我们这片沙漠啊。”

“不可能,你眼瞎了啊?人家上面说了,最后到的是鄯善国。”

“哈哈—”老林仰天大笑,“没文化真可怕,我告诉你,法显大师所处的那个时代,鄯善国就是现在的若羌县。”

我听了老林的话,顿时来了精神,没有时间和他打嘴仗,而是翻开了全地形图。那个地图只有这片沙漠的情况,连哈密的地头都没有,不过在图的下方有两个字吸引了我—若羌。

我大概回忆了一下以前看过的新疆地图。然后我又看了地图,在我脑海里穿行的那片沙漠正是这片让我头疼不已的沙海。

这么说,法显那个老和尚走的确实是这片沙漠,那他在游记里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假的啊?

老林看着我的表情,说道:“别的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反正我知道他说的那几样东西,有一样我们已经遇见了。”

老林见我一副开小差的模样,一巴掌拍在我头上。晕死,我后脑勺上还有一个指头那么长的伤口呢,疼死我了!

老林看我回过神来,才继续拿着书读道:“……下有恶鬼,形似蝘蜒,然体大千倍之,食人……”我晕,我们啥时候见到恶鬼了?恶人倒是见了几个,神兽也见了几个,还被我们干掉了两个。

等等,吃人?形似蝘蜓?我问道:“蝘蜓是个啥玩意?”

老林说:“蝘蜓就是四脚蛇,也就是壁虎,古代人叫它蝘蜓。”

这老和尚说的恶鬼不就是我们遇见的蜥螈吗?

我开始仔细思考老和尚的游记,“边有一泉,为恶鬼守……时而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时而冷泉,甘洌无比……六去其三……”“六去其三”估计是说遇见蜥螈和那个喷天然气的泉眼后,加他五个人还有一个向导,一共六个人,结果死了三个,并总结出恶鬼吃人和泉眼不但会喷水也会喷火的道理,同时也实践了一下,知道了泉眼的水质还不错。

至于“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遇邪怪,状若球,又去其二,皆为枯骨……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这些大概是说,老和尚在受到蜥螈的攻击后,慌不择路,结果在沙漠里迷路了,然后又碰见了妖怪,把剩下的三个人干掉了两个,老和尚一个人跑掉了。后面又发现了很多人的骨头,于是就顺着这些骨头,找到了路,到了鄯善国。

但是前面所说的那个金龙和后面那个圆球是什么东西,我就不知道了。我转头问老林,老林说他也不知道,还问我金龙会不会是金色的沙蟒,因为古代人认为蛇就是龙的化身。

我说不会吧,人家上面说“多金龙”,可见那东西很多,你见过沙蟒成群结队地出来啊?

谜团不止这么两个,还有那座叫作断崖的山也很可疑。从全地形图上看,貌似在这片沙漠中没有什么山,难道说自东晋以后的一千六百多年里,地壳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沙漠发生了变化,把这座矮山给掩埋了?

想不明白,不过从老和尚的游记中,我还是看出了,这片沙漠危险重重,不像我们看见的那么简单。

我靠着沙丘,又回想起龙家的豪门恩怨。虽然现在事情已经比较明朗了,但还是存在几个疑点:

第一,如果龙老爷子不是三个兄弟的父亲,反而是杀父仇人的话,那么龙家三兄弟的亲生父亲是谁?

第二,龙大少在哪儿,到底在不在这片沙漠里?如果不在,为什么把我们这么多人骗到沙漠里,难道只是龙二少为了家产,设局想杀龙三少吗?

第三,这三兄弟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第四,黑面阿信到底是谁的人?龙三少说阿信不是龙老爷子的人,那么是哪个神秘人物也知道了龙老爷子的秘密呢,他为什么也想把龙家两位少爷控制在手上呢?

第五,两个伪装成特警的人是从哪儿来的,谁派他们来保护两个少爷的呢?

此外,龙三少在背包里装这本书是什么意思,难道单单是为了打发时间吗,不会吧?

我摇了摇头,谜团越来越多,越来越猜不透。我们已经很彻底地卷入了这件事,即使我们走出沙漠,回去之后,可能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我们,还不知吉凶呢。

我正在思考着这些烦人的问题,耳边突然传来了歪歪的叫声。我抬头望去,歪歪在远处不知道招惹了什么,正在又跳又叫。

歪歪继续叫着,向老林奔跑过去,它身后还跟着一个什么东西,橙黄色的。

我站了起来,走向老林和歪歪,剩下的人也都围了上来。

没走几步,我就看见了跟在歪歪后面的是一只金黄色的蝎子。黑色的蝎子我在山里见了无数次,这黄色的蝎子我还是第一次见。

看着那蝎子甩开腿,对歪歪紧追不舍,我就想笑,估计是人家正在沙子里睡觉,让歪歪这家伙给刨出来了。

旁边的骆驼这时也看见了那只蝎子,他没像平时那样出言刺激老林,而是焦急地喊道:“老林快跑,那是杀人蝎!”

老林一直在打量那只蝎子,听了骆驼的话,并没有跑,而是蹲下来,把歪歪抱起,然后一脚踢飞了后面紧跟着的蝎子,嘴里还说道:“拉倒吧,还杀人蝎呢。”真可谓艺高人胆大,这老林耍起狠来不亚于曹爷。

我们几个一听有危险,连忙跑了过去,站在了老林身边。此刻,老林正把歪歪举起,仔细地查看这家伙的身体,直到确认没有被蝎子蜇过,才又抱到了怀里。

那只蝎子被老林踢飞后,落在沙子上。它估计也发现这几个人不好惹,于是又往回跑去。

骆驼此刻才说话:“老林,那家伙叫以色列蝎,剧毒啊,当地人叫他杀人蝎,传说它的毒性一次可以毒死一匹马。”

老林看了看跑向远处的蝎子,说道:“以色列蝎我没见过,不过这家伙的标本我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