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考向何处去
8205300000016

第16章 (2)

“减负”似乎一直在“捉迷藏”,有意无意绕开了“实质”。其实,老百姓早就看明白了,是谁把花季少年压在厚厚的书本底下?是谁把教室变成了“地狱”?尽管高考百般“抵赖”,但“罪魁祸首”除了你髙考,还能有谁!小学紐什么“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中考、高考是两个瓶颈。中考近些年来也成为你死我活的“独木桥”,根子还在高考的残酷。

有高考这把“剑”悬着,就是“八竿子”之外的小学也一样“胆战心惊”。沈阳市一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按照规定“减负”,却使全班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倒数第二,成为“差班”。在寒假前的家长会上,这位教师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表示今后将加大作业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小学“减负”了中学却无动于衷的原因。中学校长说,“负”当然可以“减”:但现实不能变。小学可以“快乐”,我们中学不能“快乐”,就那么点课时,你让教师怎么办?升不了学说什么都是白说。

如此这般,沙滩上怎么能盖起“素质教育”的大楼?2001年10月,北京101中学高二一位自称穿着不喜欢的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给教育部长写了一封信:在一层层考试的筛选下,我们的想像力早在小学就被扼杀了。我们没有时间玩,没有美丽的天空和太阳,我们这些袓国的花朵快凋谢在书桌前了。高考不考的副科,我们都用来做作业,为了少背点书回家,为了回家多睡一会儿。可我们学的是什么?陈旧的课本和陈旧的知识,在高考的恐惧下,我们麻朱了。“减负”没错,但“减负”的对象错了,我们强烈希望减掉高考的“负”,我们期望改革。

由于竞争激烈,高考的难度虽然一降再降,但难以降得很低。普通髙中追求高考水平,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排斥相当多数的学生,或迫使他们向高考看齐。结果相当多数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不仅没考上大学,也没有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大学考不上,总要给人家一个高中毕业文凭吧?1990年以后普通髙中实行会考制度,学完一门考一门。由于高中办学条件相差很大,又不能使很多学生不及格,因此会考基本上是水平考试,重点高中根本不把会考放在眼里,只全力攻高考。普通高中就不行了,为了会考的及格率,真是吃奶的劲也使出来了,允其是髙二有五门会考,考前要模拟,出上例行的期中期末考试,高二第二学期几乎成考试季了。学生每考完一课,就像上了一遍刑场,连眼神也散了。许多学校纷纷反映,会考没有“减负”,反而强化了“负”。

2002年召开的高中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认为,现行的高中‘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副处长刘月霞透露,过重的学习,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现在我们的学生情况不容乐观,学习的基本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完全是书面练习,应付考试。86%的学生不喜欢这种以教授为主的讲课方式。看来广考官”、教师、学生、家长,全都认识到了敎育的误区。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高考“吞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青春吗?

高考也不是“榆木疙瘩”

当然,高考对扣在头上的很多“大帽子”并不认账。1990年以前,教育口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高考,其他就业门路很少。许多中学从高一就开始文理分科,不“片追”还能怎么样呢?这不是高考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竞争,是社会问题,即教育以外的问题。高考的导向就是高考,你髙中不能只盯着高考试卷’要从你高中的教学上找出路。

可是高中没有自身的评价目标,不盯着高考,又盯着什么呢?有人说,每年组织全国统一高考劳民伤财。“考官”说,如果给了高中和大学权利,可能成为某些人致富的源泉,并导致社会公平的丧失。而全国统考,集约化程度越高,专业化越强,其服务质贵可能越高,成本越低。

但不得不承认,高考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高考有很大的局限性,高考以总分录取,不利于在某些学科上冒尖的学生,也不能准确测量考生的真实水平,只能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把全国招生考试中的共性统一起来,不可能照顾到全国不同地区的水平。如何处理与各高校、各省的关系,还有怎样解决死记硬背的问题,怎样考能力,都是全国统考比较头痛的核心问题。作为大规模的社会化考试,髙考受到许多限制。比如,试卷上的论述题可以考查一定的能力,但评分误差大,容易失去公平。

在恢复高考的三十年中,1983年、1987年、1998年和1999年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改革:命题范围以高中教学大纲为准,命题指导思想在考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能力,涉及考试内容、形式、技术等各方面。给考生一定的思考的余地,试题不能单凭记忆,要多花一些时间考查综合性的问题。教育部负责人说,高考改革既要迈出重要的步伐,又不能太快,不能给人整天变、没有稳定的高考体系的印象。这关系到考生的直接利益,直接影响着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活动,因此又必须周密稳妥。

1999年6月,教育部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每年举办两次招生的试点。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的试验’扩大学校招生的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枓学和公正的高校招生选拔制度。

不是有人批评“一考定终身”吗?早在1992年,就有人提出,试卷多样化或两次考试。确实存在一次考试的偶然性,那就增加春季考试,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缓解中学的升学压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为高校探索学分制创造条件。于是,安徽、内蒙古、北京、上海从2000年开始成为春季高考的试点。但实际上除了上海大量招本科生外,别的地方的春季高考都是“样子”,大多是高职,而且不允许应届高中生参加,当然遭到冷遇。高校增加了负担,也不积极。安徽、内蒙古很快取消春季考试,北京勉强进行了五年,2006年也宣布取消。现在只有上海还在坚持春季高考,使两次考试的试点没有全军覆没。

分省命题是高考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上海提出单独命题,认为此举可以降低试卷难度,所以全国高考录取率还比较低时,上海已经达到将近一半。2004年,广东等几个省开始单独命题。北京近年来也开始试点,避开“分数线”这个敏感的问题,题不一样了,分数线自然不一样嘛。

考生埋怨7月高考太热,提得太对了。高热不仅对考生不利,对阅卷教师和高校招生人员也大大不利。阅卷、登分、录取只有一个半月,工作强度大,非常容易出错。有的院校紧赶慢赶,也不能按时开学。而且7月不仅“火热”,而且“水深”,正值洪水和台风肆虐之时。1998年大洪水,南方许多城镇一片汪洋,有的考生只能在船上考试。送录取通知书也成了难事。为了改动高考时间,教育部请中国气象局提供1995年至2000年每年6月10日至20日、7月5日至15日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气象数据,以及洪水暴发的历史记录。经过反复论证,从2003年开始,髙考改在6月进行。

很多人都认为髙考科目七门太多。从1984年开始,教育部学习司就开始研究高考分类、科目设置和计分方法的改革。高中有会考后,绝大多数人主张高考科目应减少。1991年以后,推出新的高考科目组,分文理两类,各考五门。1999年高考后,广东省教育厅率先推出“3十X十综合”的高考方案。本来这个“X”,是一门或综合,但考生谁也不傻,没有人选两门,“X”就自然变成一门了。表面看,“X”减少了考试科目,又杜绝了偏科,这不是大好事吗?但广东省的政协委员却强烈抗议,认为此举不是“减负”,而是“加负”。“3”好办,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老一套,这个“X”可就让中学“头”大了。先不说一张纸能不能考出综合能力。如果“X”是一门或两门,也还勉强应付,可“X”是“综合”,考试内容猛增到9门。什么都是重点,你不漫天撒网,你怎么能网住“死鱼”?广东省某重点中学连续当了几年高三班主任的教师说,自从公布高考方案后,学生的负担成倍增加,必须把所有9门课的内容统统复习一遍。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学生只能熬夜“消化”。基本上每天都是晚上12点以后才上床,早上6点以前就起来了,睡眠严重不足。这简直是对青少年的摧残!

四川某中学高二学生在《中国青年报》网络版《中青在线》上,代表全班对“3十X”的高考方案提出抗议!上髙中就文理分班了, 理科班早把历史、地理、政治扔到一边,上文科课时就补觉;文科班也如此。现在要从头来,很多同学都失去了信心,特别是文科班,理科的课一步落,步步落,根本听不懂,索性什么课也不好好上了。抗议有什么用?现在仍然是“3十理(文)科综合”。1998年,教育部首次正式公布髙考改革方案,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但高考改革实在太困难了,几度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实在太困难了。

有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办法

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教育成果的标准,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对“人”的培养。在学校和教师的误导下,学生把大量本来用来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浪费在应考复习和补习上。

只要是选拔考试,不管选拔的比例有多高,仍然会有淘汰,学生的负担决不会减轻。如果髙考变成会考那样的水平性考试,合格者都可以上大学,那天大的“负”也“减”下来了。可高考的“手”伸得太长,几张薄薄的试卷,不仅承担着考试内容,还承担着考试以外的责任。过去高考是“草鞋”和“皮鞋”的分水岭,现在高校毕业生虽然不包分配了,但仍然是国家公务员、高级人才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的高考功能有评定考生、预测考生专业适应性、评定高中教学质量等项,但是一种考试怎么可能同时参照高中教学目标和大学专业能力目标呢?非要全面照顾,只能不是“左”就是“右”。

高考填志愿时,考生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或者屈从于家长的意愿,或者填“服从分配”。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后,学生就不能再转系转专业了。生米一旦做成熟饭,再不喜欢也不能挪窝了,学习成了一种折磨。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比例竟髙达40%,除个别入退学重考外,大多数的学生只能苦熬四年。现在允许少量学生转系,但门滥也很高,要考试,要交费,真正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

2003年北京的复读生有5000多人。考生复读,有的是没有达到分数线,有的是没有考上理想大学,于是再上一年“高四”,甚至“高五”“高六”。不仅考生和家庭活受罪,也造成国家入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有没有比髙考更好的办法?

高校入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有根本的变化。也就是说,取消面向少数精英的选拔考试,实行让绝大多数青少年都通过的水平考试。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变化:通过合理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树立信心。也就是说,考试不是为了把学生考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有失畋感。

1998年第三期《北京观察》刊登谢小庆的文章《改革高校招生体制的可能性已经出现》。文章认为,仅就能力评价而言,再好的考试也不如教师对学生的长期观察更准确,更不用说品德评价。今天的情况是,对学生观察一年以至几年的中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升学没有任何发言权,髙校的发言权也微乎其微,只能在具有同档分数的考生中进行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岳云中学副校长程立新说:我们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高考的体制。现行的高考体制,命题、阅卷、录取等由大学和上级主管部门负责。高考成绩与中学的业绩直接挂钩,使中学成了预备大学。建议改革高考体制,降低试题难度,大学实行淘汰制,宽进严出,使高考选拔功能分级完成。

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光提倡素质教育当然不行,关键还得改革髙考制度。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制度,即多种标准,多种形式,多种时间,多种机会。将招生权还给大学,将最大发言权还给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