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8187800000042

第42章 《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的家庭。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文学和历史,一度去意大利考察艺术。1895年获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04年至1912年间,他完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坛一举成名。30年代后期,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成书时间:1912年

类别:长篇小说

内容导读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德国人,生在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的穷音乐师家庭里。祖父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不断向孙子灌输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学习音乐,从小表现出相当的音乐才能。他六岁时就决定要当作曲家,幻想有朝一日名满天下,扬眉吐气。舅父给他的教育却相反,教他安贫乐道,真诚谦虚。祖父和舅父两种对立的思想影响,同时渗透在克利斯朵夫的意识里,既矛盾又统一于克利斯朵夫身上。

在祖父的张罗下,十一岁的克利斯朵夫到宫廷演奏,崭露头角,受到统治者的赏识;但他对封建贵族的虚伪、肤浅而又专横的态度,极为反感和不满。日趋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克利斯朵夫从小就萌发了反抗意识。他和卑躬屈节的祖父不同,鄙视豪门,反抗贵族,攻击市侩,因而受到统治集团的排斥,终至生计也成了问题。后因命案,他逃往经历了大革命风暴的法国,但所见所闻同样让他失望,继而导致精神上的孤独和苦闷——即使他有个好友奥里维。

在精神探索中,克利斯朵夫的视线转向中、下层人民,对他们受压迫的社会地位深表同情,并对他们的困难的给予尽可能的帮助。但顽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和对艺术的偏执的信仰,使他过分相信个人的精神力量和艺术的力量,而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认为艺术是最崇高的东西,是改造社会民族和谐的最有力的手段。这就和工人阶级的主张有着根本的分歧。在工人阶级进行反抗社会斗争时,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作了一次爱的试验。在一次“五一”节示威游行中,他和奥里维被卷进工人的游行队伍,结果在混战中奥里维死于军警的乱刀之下,克利斯朵夫出于自卫与警察搏斗,打死警察,最终不得不逃亡瑞士。

奥里维的死,给克利斯朵夫精神上带来了十分沉重的打击,他从此万念俱灰,躲避斗争,向现实妥协。当他从瑞士的隐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国社会生活中时,早期那中狂飙似的反抗精神已经完全消失,他不仅和原来的敌人和解了,而且反过来讥笑像他青年时代一样进行反抗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专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完全变成了一个世故老人,进入了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反抗——失败——妥协,这就是克利斯朵夫一生的三步曲。

这部小说还可以称为20世纪初叶人类伟大的忏悔录;在那些年代中,政治投机和无耻的腐败渗透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生活和文化的每一方面,正直的人们在这种腐蚀的氛围中闷死了。作者用现实主义手腕描绘了“日薄西山”的一代的悲剧,同时力求真实,为了不辜负那些热情的诺言:“我什么都不想隐瞒,无论它的罪恶、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项超人任务的重担下所感到的彻骨的筋疲力尽;整整一个世界——道德、美学、信念、人道——都必须改造。我们得重新做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相关链接

罗曼·罗兰的人文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社会沦丧,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十月革命的胜利和20年代的社会激烈矛盾,使他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品中出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母与子》中大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安乃德的生活道路,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思想变化。主人公从颇似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追求抽象民主和光明,逐渐变为接近人民,最终投身反法西斯和保卫社会主义苏联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