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8187600000039

第39章 自强奋斗的北京人

都说北京人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爱干。其实这样的人哪儿都有,不光北京一处是这样。北京人里照样有从小做起,自强奋斗的人物。生活从他们脚下艰辛地延伸,他们则在生活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这里,是几位北京下岗工人的在生活底层挣扎的经历。

刘大姐,北京某单位工人,八十年代中期下岗。下岗后卖报。让她来对我们说。

下了岗,想来想去,找不着别的活,就卖报吧。开始特不好意思,没出头露面干过这事儿,没做过买卖,就怕被人看见。那会儿,一张晚报才三分钱,一张《球迷》报才挣四厘钱。为了多挣几块钱,除了自己卖报外,还给别的摊点带点报,挨家挨户去送,也不觉得烦。心里想着多挣点钱能多给孩子买点吃的。每天发完报,都到晚上九点了。

就说今天这一整天吧:早晨7点到东直门,新街口,把报取回来,再给小的摊点去送,送回来要对对看,有发错的没有?有的该来取的,有没有落下,都得记下来。一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六都得这样,天天如此,吃不好饭。刚要吃饭吧,这儿来人了,取报来了。要是公家,吃饭时间就是吃饭,踏踏实实地吃,可我们不行。睡觉也是,九点了,十点了,人家来了,找你有事,你就得应承。要是机关里,五点下班,过五点准没人了。

一开始,摊儿就在珠市口那儿,弄个自行车,后来才买了报刊车,工商局让买的。卖的报有30多种,每天5点多钟到邮局取广播电视报,6点钟取回来,在大街上卖,冻得那手……就是为了赶6点半到7点上早班的那拨人,一早上能卖二三百张呢!

后来,各报尽是自办发行的,这才找了“渠道”。在这之前,只有外地的《球迷》、《采风》、《新家庭》、《民主与法制》报等直接发给我们,就好像我们是他们的一个大户,我们再往下面的小户发,最后把钱都一块收回来交给人家。随着自办发行的报社多了,加上原来做二渠道的一些人老了,不愿干了,我这才一点一点地做得越来越多了。咳,也够辛苦的,蹬着个三轮,驮着的报纸有二三百斤重,累得那汗,正中午,晒得你,都能给你晒熟了。有的报是夜里到的,再发下去,等到干完了都早上4点多了,扫街的都来了。

那时,早上卖完报,回到家就9点多了,洗洗涮涮。中午1点多再去邮局取一次报,再去卖,这就没谱了,9点也是它,10点也是它,什么时候卖完什么时候算。说实话,这帮卖报的挺不容易的,刮风下雨的,一砸好几百张呢。比如晚报,好天儿不够卖的,可天儿不好的时候,没人买。有个摊,卖到晚上10点多,250张报一下子砸了200张。挣这点钱,可真不是个滋味,不过没辙。那会儿一个月下来,挣二百块钱就算多的,一般是一百多。现在能挣三四百块,多的挣到六七百块,有的摊儿,好摊儿,而且整天出摊儿,能挣一千多。

从邮局进的报纸能赚定价的16%,从报社直接进的赚20%。我一般能从一张报纸中得到5%到105的利,不过利高的卖不动!

这十几年,觉得太累,不想干了,可是又没别的能耐,凑合干吧。

这些年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骗人的人,最恨的就是骗子,说话不算数,心口不一致。有的人当面说得挺好,背后又做一套,今天玩个心眼,明天兜个圈子,我最恨的就是这种人。

最高兴的事是独立,做事可以自己做主,不受骗了。以前我挺傻的,经过好多事儿以后,我也有点心眼儿了,我毕竟也能看穿他们是怎么回事了。

我这人特别直,吃亏的都是这种人。

您有时间,您到市面上看看那些老头儿老太太的辛苦劲,到这会儿了,他们都还没回家呢。我们婆婆也卖报呢,70多了,都要卖到八九点钟呢。这天又热又累的,一个月也就能挣三四百块钱。回到家,还有事呢,还得数这零钱呢,又怕数错了,数100遍。

这10多年能坚持下来,不就是为了孩子吗?现在不都是一个吗!谁都想好,可你达不到,凑合吧,过得去,过了一天说一天。省吃俭用,攒了多长时间,今年头春节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486”,他喜欢啊!艰苦点,为了让孩子学点知识。孩子爱踢球,每天早晨4点多钟,叫起就起,在俱乐部练球呢。

这位刘大姐就这样重新踏上了自己的生活之路。

再来看看另一位大姐是怎样同命运抗争的。

她,老三届知青,1968年到内蒙插队,1974年返京,在工厂当过车工装配工,1994年下岗。

五六十年代我受过很正统的教育,这种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的教育好像成了一种永久的概念。

我现在被社会推到生活底层的底层了,自己开始面对现实。你看,我这有个破本,无意中就把每天干的事记了记。

回头看看,自己好像错误地活了四十年。这两年逼得自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从新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刚下岗时,我别提多难受了,那简直就像杀了我一样。我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上个月我还在上班呢,还挺忙的呢——当时是两个厂合并,我觉得挺有干头的,虽然两个厂的关系不太好,但我和那些人处得都不错。在这个集体里,干起来觉得挺开心的,累一点也没什么。干了一段,因为两个厂的领导争名夺利,谁都想坐第一把椅子,接着经济上又发生争执,又要权又要钱。其实我觉得一个厂被另一个厂吞并是好事,你没有能力,但你利用你有厂房的优势,等于你把这个厂这些人都救活了,产品也上了档次。但我们领导不恤把这些人都搭进去,最后闹僵了。这样,7月份就突然停工了,让我们都回家去。9月份明确地告诉我们,就是下岗了。噢,那时叫待业,每月给250块钱。我们这个厂一直半死不活的,今天让这个回家呆半年,明天让那个回家呆半年。

下岗了,我就像要死了似的,不知该怎么办了,也不知道该找谁了。我都44岁了,干什么去呀?

要说经济上的打击,几年前我已经承受过一次,那里我们厂已经濒临倒闭了,开不出支,每月只有180块钱。怎么办?我们那些工人也没什么高招,说卖老玉米去,卖老玉米特赚钱,我还真动心了。他们说让我到月坛体育场门前去卖,说那有一群哥们儿,没人敢欺负我。我去看了看,心情特别坏。但迫于经济压力,我决定第二天就去干。当时,我正和一个卖煎饼的老太太聊着呢,过来一个熟人,是我过去的邻居。她问我:现在挺好吧?她对我印象不错,知道我原来挺好学的,自学拿了电大英语文凭。她走后我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要是让她看见我在这卖老玉米,多跌份儿哪!

而这一次下岗,已不是经济压力了,这两年我丈夫的收入好多了。痛苦是精神上的,我觉得我被社会抛弃了。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都60岁才退休,我才40多岁就没工作了,算怎么回事呀?

可我确实没有一技之长,以什么谋生呢?我从广告里看到关于直销的讲座,去听了一回。一听我就明白了,干这个就是去赚亲戚朋友的钱。我宁愿搞卫生去也不干这个。

我也找过亲戚朋友,希望他们能给我帮忙。我爸爸70多岁了,他也动用他的老关系,给我找了一份当营业员的活,可惜最后没能落实。

从9月到10月,我东找西找,实在找不到事干,就按照一张报纸上的地址,去了一家家政公司。当时的想法是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闲着,就是得找一个心理平衡,我老不服这口气,因为我们厂里毕竟还有几个没下岗的,还留了几个年轻的,我就是要和她们比比看。

我去了三T公司。我问:你们这有什么事可以让我做吗?比如做饭、洗衣服、接送小孩什么的。他说:行,正好有一个人住得离你家不远,在礼士路,她家需要一个接送孩子上小学的,景山小学。我问:一个月多少钱啊?他说:100块钱,我说行,干了,根本就没多考虑,给钱就干。我就是赌一口气:我自己也能找到活,自己谋生。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

那家的主人叫马莉。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但不锋芒毕露。她过去用的都是浙江保姆。

每天下午三点多,我就到景山学校去接孩子。接到家,再帮助做做饭搞点卫生什么的,这是她提出来的,也是以此为由给我多加点工钱。差不多半年,我们相处非常好。她孩子六岁了,连北海公园都没去过,她太忙了,什么公园都没带孩子去过。我就带上孩子和我们家女儿一块去公园玩。去我们家吃饭,当我自个的孩子一样。在她家碰到外人,她总介绍我是她们家亲戚。说实在的,当初我们家也是用保姆的。

第一个月到三T公司拿工资,它还扣了我20块钱,实际我只拿了80块钱。我说,我想再打一份工。还不错,又有了,给一个住在西罗园的老太太洗衣服、搞卫生。说好了,是小时工,一小时3块钱。

11月12号是我生日。下午约好到老太太家见面,是三T公司一位工作人员陪我去的。一路上,他听说那天是我生日,表示很对不起。我说我心情很不好,刚40多岁就落到这个地步。

老太太挺挑剔的,在我之前已经辞过好几个保姆了。我跟她说我还打着一份工,时间必须错开。她说我下午接孩子,可以上午去洗衣服。其实我在家都没洗过衣服,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得了。老太太有洗衣机,可她不让用,让我拿手搓。我一到那儿,她的衣服就堆出来了,一干好几个小时,累得不得了。老太太特抠,她真不愧是干会计出身,算钱算得可准了。要是我超时了,她就把儿女们给她买的苹果香蕉之类的给我拿上两个,从不多给一分钱。

有时,这份工打完了,在和平门那儿吃一口面,赶紧又跑到景山去接孩子。有些事对别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比如拆洗那些大被子,弄得我大冬天的一身一身地出汗,一出门又特别冷,浑身疼。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遭罪呀,10块钱!

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要这么做。这么做,好像心理才平衡点。

这时,我又通过报纸,找到一个会计培训班,在东四十条,每周上三次课。这样就三份事情了。

上课没有多久,校方说,学校办公室缺人,月薪300元。

为了这个办公室的工作,竞争开始了。每人都填了表,留了电话。那时,我家没电话,我留的是我妈家的电话。她接到要我去学校面试的电话后,骑着车,大冷天的,跑到我家来找我。稍微打扮了一下,我就去了。跟我谈话的校长是一位刚刚退休的中学党委书记,聊了两个小时后,他说行,你来吧。他让我上午照样上课,下午到办公室上班。哎哟,我真是特别知足,这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接电话、做记录、做咨询,再有就是接待来报名上学的人,收收钱什么的……

正好一个学期结束了,马莉的孩子也放假了。她说:我真祝贺你,也真舍不得你,但不能耽误你。我离开了她家,但我真的交了一个朋友,直到现在我们还时不时地互相打电话。

在学校,我干得很投入,除了办公室工作以外,校长甚至让我试着讲课,带“单培”,就是有时有单个来要求学习的人,我就给他来个单兵教练,把我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卖出去。此外,校长还想发展分校,让我帮他选点,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到处跑,给他提供了不少线索。就在这时,我们工厂来通知了,让我们都回去,说有一批活,做冷冻机蕊。当初下岗时,工厂说了,到时候让你回来就得回来,否则就不给你那250块钱了,对经济不宽裕的人来说还是挺在乎这点钱的。

我回去了,毕竟还是老厂。

自从离开工厂,做了好几种工作,可能是不熟悉的缘故,干什么都觉得特别累。

不过,我做什么都尽全力去做。过去,朋友的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应该干得最好的。

在厂里干了没多久,厂里又没活了。

这时,有个后来在青年宫搞卫生的人,说你跟我们一块干吧,咱们一块在办公区搞卫生。那个人比我年轻,而且打扮得特漂亮。她也要面子,她孩子都十八了,学做模特的,她也不愿意孩子同学看见说她妈是搞卫生的。她对我说“这儿谁也看不见”。这个办公区有7个厕所,三个楼道,还有地下室,好大面积呢。于是又找了一个老太太,一共仨人来干,每人每月450块钱。

干这个搞卫生的活儿要大面积的墩地,而且是一遍又一遍地墩;弄厕所,过去没弄过,每次戴上一副长手套,开始每天回家用消毒水洗完手才吃饭,特别在意,后来惯了。你不泼辣真连这碗饭都吃不上!每天我和她们分这三层楼的七个厕所,不停地干,六个墩布,这个晾上那个用,而且必须用手去拧干上面的水,你要是嫌脏,别人就会说你。这时,什么也不能想了,自己就是一个清洁工了。

你别看这活儿,毕竟还有450块收入呢,还真有人愿意干,大有人在!尤其是那个老太太,她想把她的亲戚弄来,虽说我后来干得不错,可她老想找我的毛病——到哪儿其实也是这么回事,我现在看透了,无论高层低层,到哪儿都有竞争。她们把最坏的厕所给了我——我不懂啊,她们以前都干过,哪个活儿好干,哪个活儿不好干,她们特别“门儿清”。她们把最不好干的男厕所甩给我了。真够脏的,一天我得洗七遍,还老挑我的毛病,最后,跟你说,咱们干什么都是最好的,她确实挑不出我的毛病了。那厕所弄得真干净,一点味儿都没有,白白的磁砖,没有一点污迹。怎么干的,我简直不愿说了,尤其是马桶堵了,就甭说那恶心劲儿了,干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想:明天我不来了。可第二天又来了。这时已六七月了,又没有空调,楼里也不通风,整天穿着个蓝大褂,干一天就是一身痱子,热极了!这把岁数了,人家要是说一句,脸上特别挂不住,所以就玩命地干,还是那句话,甭管干什么都得是最好的。到7月,身体实在是不行了,正好孩子也要放假,我就辞了这份工。

一个暑假,我是和孩子在家里过的。9月份以后,孩子上学了,我又该出去找事了。我一下子来到了H超市,推销东西去了——有个亲戚说美国的精华素(一种护肤品)不错,他要带些回来,小的溜儿的赚点钱,把路费嫌回来。正好H那儿招人,还考试,考算术,考语文,还要写一篇东西。考试时,已是下午,我折腾了一天,精疲力尽,考什么都觉得糊里糊涂的。所以,主考的办公室主任挺不想要我的,确实,我岁数太大了!而且计算能力也太差了!可是总裁说要我,他和我聊了聊,发现我们是同代人,能聊到一块儿。他到美国留过学,对我推销的产品也比较了解。他让我第二天来上班。而主任对我就有成见,他认为我这人能力不行,计算考得一塌糊涂,头一手就没给他练好。他说,咱们试用期一个月,工资也不高,350.做书店。一听做书店,乐死我了!太好了,我说我就喜欢看书。刚开始干我真看书,后来一看不行,要干的事多着呢。我的师傅比我小,在这干了一年了,是业务尖子。头一月发工资,给了我480,我想,嘿,还行。以后,每月都涨一点。一个月差不多涨100,涨到800,我听说就相当于这里大堂经理的钱了。因为我确实干到位了,不过收入多少是不能对别人说的。我们家那位提醒我做事不能拔尖儿,可我总觉得干什么都要是最好的。到现在我们这儿我成了资历最老的,经理来的时间还不长,他都50多岁了,相当于一个跑业务的角色,挺辛苦的。这里所有的活包括进书,销售,库存书目等等,我都干出来了。

报纸上现在谈论下岗女工什么的,择业,高不成低不就啊,自身素质问题等,我觉得我不是那样,我是把自己放到最低点,向最高的方向努力,而且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觉得经历就是财富,什么事情我都去做,对我总之是有好处的。

我有好多误区,包括对孩子的问题,对工作的傻玩命。想想自己不就是一个打工的吗,何必那么投入呢?有时,看看过去的同学,人家现在好像都比我强,我好像是一个弱者,可我心里又不是很甘心。做书店,是我从下岗以后,惟一能使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我感到做得得心应手,大家有什么问题也都来问我,虽然我不是经理。我有一批老顾客,处得挺好的。男女老少,交了不少朋友。这是一个机会,让我发挥了多少年发挥不出来的能量,我觉得挺好。钱是其次的,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通过我的能力证明我存在的价值,挺痛快的,一天做下来不痛苦,即使有不愉快,一想有那么多事要做呢,顾不得了。

你看我现在还行吧。但我也许明天就不干了。为什么?因为太累了,实太是太累了!

这是北京两位大姐的生活经历。有人也许不相信:北京人还有这样的?有,这就是答案。

北京人有许多请了保姆,这些保姆大多是外地的,一到过年这些保姆大部份都得回家,请保姆的人家就没辙了。怎么办?找北京人当钟点工的顶上。北京人里还有钟点工。

任何社会有富肯定就有贫。在北京,虽然许多工作是由外地人在做,但这些工作中,还是能发现北京人的身影。他们也在辛辛苦苦地走着自己脚下的路。毕竟,人生在世,路不能不走,至于各人走的是一条什么路,这就全在各人自己了。

北京不是没有懒人。不仅有懒人,更多的是爱面子要小聪明,老想走捷径的人,毕竟北京有自己的地缘优势,北京人各有自己的门道。但北京人中也有许多像上文中这两位大姐这样的人,她们在默默耕耘着自己那一份辛劳,编织着自己那一份色彩。

许多年轻人听都没听说过的,我们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部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叫《军队的女儿》。那里边的女主人公刘海鹰在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活着,不要安慰。

现今,在市场大潮猛烈冲击下,我们处在艰难中的人,面临的是更严酷的法则:不能适应,便被淘汰,没有人来安慰你。那么,你该怎么办?上面的两位北京大姐,她们艰辛的经历,能否给你以启迪?

北京周边的那些郊区,只要有小街的地方,都有外来人在辛苦维持着他们那一份生意。他们付出着比城里人多得多的艰辛,追逐着他们心中的梦。这梦可能是挣够了钱拿回家造一幢小二层楼,也可能是让他们的孩子能多读些书。看着从他们摊前驶过的各型小车,车里有派的北京人,他们眼里有着羡慕,心里却没有奢望。他们知道像他们这样的生意能园他们并不过份的梦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达到北京城里那样的标准,得看他们的下一代有无造化,有无福气。因此,他们没有奢望。他们中有许多经常只靠一块豆腐乳下饭,心里却在盼望来买货的人多一点,再多一点。这些人,他们也是中国人哪,却得背井离乡!

只希望,改革开放能顺利深入发展,让我们所有的同胞,能早日摆脱艰辛,步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