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天安门广场上,我哭了,不是嗟叹贫穷与窘境,而是因为自己的渺小与广场的辽阔。秋日凉风中,我很瘦弱,此刻,我的眼里,每个游人的面庞都被晚霞的光晕染得满是幸福,我不是游客,也许只是过客。长安街上的车流、人流奔向各自的方向,一边迎向垂暮的晚霞,一边追逐初升的月亮……
广州全国美容美发大赛的成绩和一场意外初恋后的离别,如冰与火两种力量,在我内心抗争着。
在经过数月的平静和整理后,我不得不安下心来,为下一步人生做准备。
冯向光老师找到我,安排我到他的美容美发学校任教。我应邀前往。刚开始的日子里,一切都很好,但这种终日安逸的工作和生活给我带来的平静,逐渐让我感到不安。我害怕,继续这样走下去,我将被困在这个学校里,再也看不见任何改变。
我最终向我的恩师辞职,但冯老师并没有很惊讶。他欲言又止,拍拍我的肩膀,似在祝福我却又似在为我感到担忧。也许冯老师能理解,因为他也曾年轻过。
冯老师放开了手,我接下来何去何从?我告诫自己,修行,不能停止。
和我同去广州的一个理发师,在乌鲁木齐的繁华地段开了店,几经周折,我去那里做学徒,一个月两百块的工钱,除了吃喝,再无剩余。毕竟当时我只会盘头,之前也学过剪发,但从没敢试着给客人剪过。
一天在街边闲逛,看见新疆夏日酒店贴着的公告上正在招聘美发师。我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还是壮着胆子面试了一把,结果居然被录用了。假日酒店是四星级,是当时乌鲁木齐级别最高的酒店。在这里,普通的剪发就需要花费168元,烫头动辄七八百。当时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这算是一种奢侈的时尚消费,难以承受。
我进入酒店上班,正式成为了酒店的员工,生活待遇也比从前在美发店打工时好了许多。单位免费供应一日三餐和住宿的地方。每个月加上提成,我可以领到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存到了两万元的积蓄。那时恰逢春节,终于挣到钱的我,只想立刻赶回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临走之前,我给两个父亲一人置办了一套西装,给两个母亲一人买了一件毛衣和一双皮鞋。面对四位家中的老人,我呈上厚礼,低头认罪。看到血脉至亲带着成功回归,他们也就对从前的那段纷争释怀了。
从此以后,养父母和我爸妈不再干涉我的职业选择,我们终于能和睦相处,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欣慰。
很快就要迎来1997年,喜迎香港回归成了中国最大的事儿。开放和互通,似乎成了那时最热门的词汇。大街小巷上人们在变化,因为来新疆的游客越来越多,酒店里终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当时有个从北京来的旅客,住在假日酒店里,到理发店剪发。在交流中,我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告诉我,如果我去北京,就可以去找他。
北京,这座城市对我来说应该是理想的归宿,它既真实又遥远,但却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坐标。去那座城市,我曾想过,但从未像这次一样,感觉如此真切,如此触手可及。
故事重演,我又必须面对那种要去征求家中四位老人意见而带来的忐忑,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想法竟偷偷地也发生着改变。他们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趁着年轻多出去闯闯。
做出决定以后,我将一年间存下的两万元交给父母一万,让他们代为保管,自己带着七千元现金,一层一层分开藏在旅行箱内叠着的衣服中间,就这样坐上赴北京的火车。
二十几年来,北京有个越来越庞大的族群,叫“北漂”一族。我视他们为自己灵魂上的伙伴,因为和我一样,他们也是一群有勇气实现自我改变的人们。
迁徙,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本能。人,作为生命的一种类型,应该保存“漂”的状态,才算是活着的。而对人来说,仅仅只是活着还不够,无论我们“漂”去哪里,终究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接近梦想。尽管“漂”从不会给人一个确切的答案,那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
1997年10月,我正式踏上北京的土地。秋天,本是北京最美的季节,但对我来说,这个季节却代表着可怕的回忆。当时,我和一起来北京的一个新疆哥们儿同行。但从新疆出发的时候,他却把所在的理发店的所有工具都顺走。家里老人知道这件事以后,告诫我对这种人要保持距离,绝不能深交。而当时的我并没有过多介意,而是仍选择和他一起踏上旅途。
终于到了北京,我给那位在新疆假日酒店认识的旅客朋友打电话。他来接我,还把我安顿到他那儿住下。在旅客朋友帮我操持好一切去上班以后,我自己开始收拾行李,但打开行李箱以后,发现衣服仍是叠得好好的,而藏在衣服里的钱,却不见了。我先是茫然,之后变成震惊,然后不知所措。回想起同行的那位新疆朋友在西安换车的时候,曾让我独自去买下一程的火车票,他帮我看着两人的行李。当时买票的人很多,我花了四十多分钟才举着两张去北京的票出现在他面前。
事情到此已经很明朗,我不忍再继续往下想。自己此时此刻身无分文,而让我陷入这种境地的,居然是被称作哥们儿的人。又是陌生的环境,又再度陷入孤独。面对几近绝望的境地,我没有人可以诉说,也不忍告诉远方的父母自己现在的处境。如果向北京的这位朋友开口,又生怕他产生别的误会。我原本对来到北京以后的日子充满幻想和期待,而现在却只剩下了无助、彷徨和失望。难道一切还没开始,就要草草结束?
那时的我只有19岁,还没有那种能够豁达接受绝境的心态。恐惧和沮丧充盈了我整个身体,让我做出了最幼稚的选择。趁北京的朋友不在家的时候,我拧开了他厨房中的液化气灶台开关,然后关好窗户,闭上眼睛,等待着生命结束的瞬间。但就在无意识的状态慢慢侵袭我的时候,我却突然变得清醒,我第一次听到自己脉搏跳动的声音,往事一幕幕开始在眼前重现,那些与生命有关的无法斩断的牵挂,浮现在脑海中家中:四老的脸,恩师冯向光的目光,冰冰的一颦一笑,还有北京这位朋友……这些画面闪烁交替,我重新睁开眼睛,心里生出一个简单的念头:总不能让别人一回家发现屋里躺着一具尸体吧。
我迅速关上煤气,打开窗户。当新鲜的空气涌入房间的时候,我感到一阵眩晕。
这份孤独感,是我一辈子无法忘怀的苦涩,只是因为这样,敏感的我开始不喜欢北京。这座城市为何为我拉开了这样一无所有的序幕?北京究竟是怎样的?它究竟能不能容得下我这个身无分文的“北漂”?也许来这里的人们境遇都和我一样不尽如人意?自杀,那就等于缴械投降,我岂不就输在了起点?
我走出房门,揣着仅剩的三百多块钱,心里盘算着要赶紧找一份工作。从定慧寺到阜成门,再从阜成门走到故宫北门,我一路走一路哭,走到天色渐暗。沿着城墙,我绕了个大圈,来到天安门广场。
坐在天安门广场上,我哭了,不是嗟叹贫穷与窘境,而是因为自己的渺小与广场的辽阔。秋日凉风中,我很瘦弱,此刻,我的眼里,每个游人的面庞都被晚霞的光晕染得满是幸福,我不是游客,也许只是过客。长安街上的车流、人流奔向各自的方向,一边迎向垂暮的晚霞,一边追逐初升的月亮……
我站起来,眼泪也干了。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能否康复,关键在于心中是否还存着希望。经历过这样的孤独和无助,对我心中那位患者来说是重大的挫折,而对我心中那位医生来说,却又是一次有价值的修行。
希望还在,我整装待发,换一张面孔和心态,继续走在铺满晚霞的首都街道上。
在那之后,我给中央戏剧学院的霍起弟老师打电话。我们曾在广州全国美容美发大赛上有过简单的交流。我原是想跟他学习化妆,但后来经他介绍,我去了北影厂的化妆培训班,至于学费,可以先赊欠着。
但半个月以后,我就“辍学”了,课堂上教授的那些技巧十分老套,让我无法发挥,手心痒痒。而那半个月的学费,至今仍欠着。
回想那段日子,应该可以用“艰难”两个字概括。每天早上,我从海淀定慧寺到阜成门,然后倒地铁到西直门,再换乘300路公交车到蓟门桥。地铁两块钱,公交车一块三。中午饭时间到了,我就悄悄从北影后门,溜到北太平庄的菜市场,买一个馒头一瓶汽水,一共六块五毛钱。这是我一天全部的开销。
我一直觉得,人如果不懂得面对贫穷,也就不能够真正懂得生活。拮据,伴随着我的成长,它是一位好朋友又是好老师,教会我在偶尔富裕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心存感激。
一次,我在北影厂门口撞见一位老化妆师,我赶紧凑到他跟前,想要拜师学艺。老师傅答应得挺痛快,但要交一万元的学费。他承诺我说,拜他为师,不光能学到东西,还能挣钱。他会带着我进电视剧剧组,一集少则能挣五百块,多则八百块。我此时正是求机会若渴,赶紧让家里把替我存着的那一万块钱打到老师傅的账户上。当时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我,觉得老师傅这位“圈里人”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此时此刻只有他,能给我带来另一个峰回路转的机会。
这一年,刚好老师傅没有跟组工作,于是每个星期,他都让我去他家,指导我学习。大半年的时间里,我每天拿个圆木头,钉上布,织完头发织胡子,学做假人头。如果大半夜有朋友来看我,看到我怀里抱个人头,肯定会吓一跳。
那时的我,像个落魄的幽魂。
中国又迎来最重要的春节假期。大家都在这时开始细数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无论到了最后上演的是喜剧或是悲剧,对人的一生来说,都只不过是个过场。有句话说得好:冷暖自知。
这年春节,我没有回新疆。大年三十那天,也没敢给家里打电话,怕他们问我在这边的情况,又为我担惊受怕。有时候我会恍惚觉得自己好像《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虽然受尽了苦,从戏班里跑出来,但仍旧会偷跑到戏院看戏。
如果最终还是要回去,那就是宿命,我应该忠于自己。
1998年终于要结束了,经朋友介绍,我进入一个剧组跟着化妆师做发型助理,一集八百块。一整部电视剧拍完,我一下子挣了一两万。物质上的收获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当手中握着能养活自己的钞票时,我整个人突然又活了过来。好像手里攥着的不是钱,而是希望。
北京的第一年,我经历了所有与“北漂”有关的艰辛和痛苦。历经了欺骗、自杀、重生和幸存。我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做着奋斗的梦。有时我会质疑自己,这条路是否属于我?我究竟对了还是错了?但一年后,我回头看看,发现脚下的路从来不属于任何人,但既然已经选择踏上,那就是我的。
我在路上,虽颠沛流离,却从不怀疑前方仍有希望。
【背后的故事】李亚鹏
李亚鹏非常不爱拍照,很有个性。
这是在工作室之外的一次拍摄,是他比较熟悉的环境。
因为都是从新疆跑到北京来的,我们自然话题不少,闲聊几句后,僵硬感荡然无存。我举起相机,让他尽量不要看我,随性自由地放松下来。我从镜头后,看到他洗去了明星的光环,很平凡,很个性。 当时我觉得他不再是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那个生涩的杨铮了,而是一个三十而立的男人,从容、真诚、有质感。
【背后的故事】邓超
初识邓超,他刚刚出道,没有现在的名气。他的认真劲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追求完美的邓超,总要为角色尝试改变自己,为了体验一个角色,有时候有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我觉得这种专注在演员中很少有,很难能可贵。在我的镜头前,他也是认真地在释放天性。
拍照时如何搭配背景,才能使照片色彩丰富,但又不至于眼花缭乱?
我们使用的背景必须和被拍摄者有种联系或者呼应,才能达到照片色彩丰富但又不至于眼花缭乱的效果。比如我们使用的背景是被拍摄者服装的某个元素,讲究整体和谐统一。例如,在我给闫妮拍摄的这张照片中,整体的背景与闫妮的衣服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呼应效果。
如何将背景和人物拍得有层次感?
可以换一个视角,拍摄仰拍或者俯拍角度的照片。或者用大光圈虚化背景,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很有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