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楚材秦用:李斯
8184300000009

第9章 得遇秦王,李斯上三策

经过一番理性的思考,李斯认定统一的使命已经落到秦国的头上,要建奇功立伟业,摆脱卑贱与贫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辅佐秦王完成统一。目前,留给他所做的事便是为秦王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统一方略。

秦庄襄王死时秦王嬴政仅13岁,还是个娃娃,作为一般的孩子正是贪图玩耍的时候,可是秦王嬴政却与众不同,他长得目长眉浓,鼻高口阔,胸膛挺起,声音洪亮,他从即位那天开始便决心统一天下。因此他关心国事,经常听取臣下上奏的政事、军情。他有个嗜好就是观察天象,认为天象预兆世上的人事。常想:自己要歼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也应该有天象预兆。

秦王嬴政经常对天象琢磨。一天,星象家向秦王密奏太白、狼、弧三星光芒夺目,其他荧惑、鸟衡、辰星、虚、危等星皆暗。太白、狼、弧三星主西方,西方为秦,预兆秦并天下。就在这天,他听到吕不韦推荐李斯的奏言,便在紫宫中一所经常接见大臣的厅中召见李斯。厅中布置并不华丽:靠西向东放着一个大型几案,两侧各放两个小几案,全部黑色描金,墙上并列挂着两张巨幅地图,一为秦国疆域图,一为关东六国分布图。在关东六国分布图上用黑色标出秦军进军的路线与地点,秦尚水德,故以黑色为上。

秦王嬴政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让李斯坐在侧面的几案边,他自幼对臣下严肃,淡漠地问:“吕相国说你富有韬略,就秦国局势有何高见?”李斯拱拱手道:

“大王,恕微臣直言,秦国福祸俱备,正确处理则为福,处理不当则为祸。”

“请道其详,”秦王有些惊疑,二目盯着李斯问。

李斯道:

“要想成大事立大业,必须抓住机遇即时而动。对敌方要寻找其弱点,毫不怜悯地除掉他。大王可能已经听到过,秦国的开国明君秦穆公,虽励精图治,称霸诸侯,但终不能统一关东。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时诸侯国尚多,力量尚大,周天子威望在诸侯国中尚没降低。因此,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虽然先后称霸诸侯,但都是打着尊周的旗帜,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能够统一天下的,这是由于统一的条件不够,形势尚未成熟。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一跃而为强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诸侯国的兼并中,周王室国力彻底衰落,地位下降。函谷关以东的六个诸侯国,国力都远不如秦。这样,就赋予了秦国兼并诸侯的良好机会。从秦孝公开始,经过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以秦之强兵锐卒,向东兼并已历经六世。关东六国在秦国的威慑下朝拜秦庭,不敢反抗,就像秦国的附属一样。以秦国的强盛,大王的贤明,现在消灭六国诸侯,就像在灶台上扫除灰尘那般容易。创立帝业,统一天下,现在正是万世难得的好机会。”

李斯说罢,秦王觉得句句有理,向李斯所坐的几案挪动。当李斯谈到灭六国,创帝业正是万世难得的好机会时,他忽然向几案一击说:“对,干!一定干!”可是李斯却把话题转了,说:

“大王若是向后拖延,不及时行动,令关东诸侯得到喘息的机会,他们会重新强大起来,互相合纵,一致对秦。那时,你就是有黄帝的才能,也不能奈何他们了。”

秦王站起说:“卿言极是,现在任卿为长史,协助相国管理军事,策划统一天下。”

长史,就是相国的秘书长,从此可以看到秦王对李斯的赏识和器重。这时,天色垂暮,宫院响起一片悠扬悦耳的丝竹声,这是在伴奏秦王晚餐。内侍在室内燃起红烛,李斯躬身长揖,向秦王告辞。秦王把手一摆:“不!寡人还要继续请教。”即向内侍吩咐:“今晚李长史陪伴寡人进餐。”示意多备饭菜。秦王兴致勃勃,喜悦形诸于色。

晚餐后秦王靠近李斯坐下说:“统一天下,寡人梦寐以求苦无措施。卿满腹经纶,定有良策,”李斯伸出三个指头道:“第一,要先让六国内讧。大王可暗遣谋士,令其携带金银珠宝,到关东游说,对各诸侯国的权臣尽量以财物收买,使其在君主与臣下、大夫与大夫之间制造分裂。第二,对一些不能用财物收买的将领重臣,就采取果断手段。他做了一个手势,‘派遣刺客杀死他’。第三,由于他们国家已经内乱,良臣大将也被歼除,就为秦军进攻扫清了障碍。这时,大王可派良将统帅雄师及时进攻。这样,哪有不胜的道理呢?”

这就是李斯向秦王嬴政上的统一三策,这个方略,可不是随便说说,李斯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与谋划的。

李斯认为,武力的统一,损失实在太大,李斯想考虑出一个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成功的方略,最好是像孙子所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显然是战争艺术,李斯所希望的正是这种战争艺术。

为了使统一战争艺术化,李斯入秦以来就在反复研读《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孙武的著作,李斯在兰陵求学时,便接触到该书。该书共分13篇,分别是:

《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兵书全面阐述了战争规律、谋略,提出了“避实击虚”、“出其不意”等一系列军事作战原则,强调作战要注意敌我双方攻守、胜败、虚实、奇正变化等,闪烁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孙子特别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不与敌人交战,不费一兵一卒的损失就使敌人屈服,是兵家用兵最高原则,即“善之善者也”。为此,孙子特别注重谋略的运用,其兵书中的《计篇》《谋攻篇》和《用间篇》是专门讲谋略的。故汉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孙子列入兵家之权谋家之首位,说:“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对孙子的战略谋略,李斯特别看重其中的《用间篇》,孙子所谓用间包括五种方式:

因间(乡间)。用敌国乡人百姓为间,了解敌情,担任向导。

内间。用敌国官僚为间,离间君臣关系,扰敌战争机构。

反间。收买敌国间谍,利用敌间谍提供军情,并向敌方提供假情报。

死间。用假情报投敌,诱敌上钩,然后牺牲自己的间谍。

生间。派出使者,出使敌国,刺探军情。

两国交锋,动辄出师百万,千里奔袭,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战争耗费巨大,不事先知晓敌情,贸然行事,必定损兵折将,丧师失地,所以用间是兵家大计。孙子说:“唯明主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又说将帅不懂得用间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为了在未来统一战争中,稳操胜券,为减轻未来战争的残酷性,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成功,李斯决定在统一战争中大规模地推行用间的方略。

李斯估计,用间方略秦王是会接受的,因为秦国兼并战争中曾多次用间而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

春秋时期秦穆公挖戎人墙脚,夺取戎人贤才由余就是用间而成功的。

由余本是晋人的后裔,因避晋乱而逃入戎。入戎后世代保持中原礼节风俗,戎王仰慕中原文化,任由余为上大夫。秦穆公时,由余受命考察秦国政治形势,穆公为了向戎人炫耀秦国的富强,派人带由余考察高大的宫殿和充实的粮仓。由余看后,对穆公说:

“贵国宫室高大,积蓄如山。这些东西如果是凭借鬼神完成的话,那就有劳众位神灵了;如果是凭人力的话,则有苦于天下百姓。如此说来,这有什么好夸耀的呢?”

穆公一时语塞,换了个话题说:

“中原国家用诗书礼乐、法令制度施政,还不时动乱,你们夷狄国家却什么也没有,你们治理国家,不是很困难吗?”

“诗书礼乐、法令制度正是中国战乱频仍的根源,”由余接过话头说,“像古代圣人黄帝制定礼乐法度,自己亲自履行不殆,结果天下仅仅是小获太平。到了后世,君主日渐骄奢淫逸,只凭法度的威严,督责下层官吏与百姓,下层人民被逼过急,反过来又以仁义之心怨望于上,这样上下交怨,必至篡位杀君,甚者灭宗绝祀。”

听了此番高论,穆公点头称是,暗自佩服由余高见。由余未等穆公说话,接着又说:

“我们戎狄与中原不同,在上位者以高尚的品德表率下级,下级则胸怀忠信而侍奉上级。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应该听其方便舒适,不能苛求以礼义法度,这才是圣人之治。”

由余的这一席话,一语道破中原各国社会动乱的根源,即上以法度之威制民,下以仁义之心望君,上下矛盾,君臣不一,终至分崩离析。由余从文化心态角度分析问题而得出的结论,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穆公听后,连连称善,于是有心想把由余留下,为己所用。他送别由余以后,急忙把善于策划的内史廖召来,说:

“朕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敌国之忧患。现在由余很贤能,对朕向西南发展十分不利,爱卿有什么办法将由余留下来?”

内史廖沉吟片刻后说:“戎王地处僻远,没听过中原音乐,大王不妨送给他一支美女乐团,以此瓦解松懈他的斗志。然后请由余在秦多呆段时间,故意不让他按期归国,戎王必定对由余产生疑忌。君臣之间有了矛盾后,我们再设法从中挑拨,由余为身家性命计,必定逃归秦国,为大王所用。”

穆公说:“这是个好办法!”

于是穆公与由余共席而坐,传器而食,询问戎人地理名胜,物产民俗,又派内史廖将由16位美女组成的乐团送给戎王。戎王接受乐团后,沉醉歌舞酒色之中,不能自拔。1年后,秦穆公放回由余,由余因多次劝谏戎王,君臣矛盾加深。这时,秦穆公则不断派人出使戎王,请戎王再派由余出使秦国。戎王于是疑心由余做了秦人间谍,君臣关系日益恶化,由余被逼不过,终于逃到秦国,穆公以客礼对待由余,并询问伐戎方略。公元前623年,穆公用由余之计伐戎,竞“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李斯看到穆公的用间政策不仅挖取了人才,而且消灭了西戎12国,奠定了秦国在春秋时代的霸主地位。

李斯特别注意到战国时代秦昭王时期曾多次使用间谍作战,取得了军事上的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秦昭王时,魏齐联盟制秦。秦昭王下令免去张仪相位,张仪因入魏,任为魏相。任魏相其间,张仪使魏齐之交破裂,建立了秦、魏攻守同盟。后来,秦昭王又使张仪出使楚国,担任楚相,结果又使楚、齐之交分裂,楚怀王受制于秦。公元前270年,秦昭王与韩大战阏与城,赵奢出师相救,大败秦军。这时,东方六国会聚于赵,准备乘胜伐秦,秦昭王大恐不已,丞相范雎说:

“大王不必为六国合纵而忧,小臣有办法拆散诸侯合纵!”

“请爱卿快出妙策。”昭王说。

范雎说:“秦国并不是与天下各国都结下不解之仇,各国所以相聚于赵,不过是想乘我战败之机,火中取栗,捞点便宜罢了。”

说到这里,范雎指着宫外的一群狗,说:“大王请看那些宠物吧,现在它们卧的卧,站的站,坐的坐,走的走,一派相安无事,亲亲密密的样子。可是,突然有人扔一块骨头到他们当中,它们必定眦牙咧嘴,相攻如仇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利害的冲突啊!”

昭王明白,范雎之意是用物质利诱挑起诸侯矛盾,使其不能联合攻秦。于是派唐雎带五千金行间于赵,收买在赵国的各国谋臣。各国谋臣得到重金,很快便争吵得不可开交。结果唐雎所带资金还未用上一半,六国合纵便烟消云散。

此后,秦赵长平之战中,昭王更是把用间方略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公元前264年,秦国大举攻韩,沿着黄河北岸向东推进,占领南阳(今河南温县)。两年后,又占领韩之野王(今河南沁阳),一刀切断韩同北方上党郡的联络。昏庸的韩惠王被秦国的进攻吓破了胆,命令上党郡守冯亭投降。冯亭素知秦为虎狼之国,拒绝国王命令而向赵国投降。

秦昭王不甘到手的肥肉被赵国得到。公元前260年,派大将再度进攻上党。当赵国援军廉颇赶到上党时,上党已经失守。廉颇只得率师回撤,秦军紧紧追击,节节取胜,廉颇且战且退,总算把军队撤到了地势险要的长平关。在这里廉颇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他认为秦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速战不果,则必然撤退,届时,便可乘胜追击。秦国也看出,如果不除掉廉颇这个老谋深算的将军,就不可能全歼赵国大军。于是派出大批间谍,携带宝货财物,到达邯郸,游走于权贵之中,并散布谣言说:“廉颇已经年老不中用了,他只会保守地固守长平,却不敢向远道而来的秦军进攻。秦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他代廉颇为将,秦军一定完蛋!”开始的时候,赵王并不相信,可是时间长了,廉颇总是不出战,赵王就有些耐不住了,而秦国间谍的谣言却不绝于耳,赵王不由不信。于是,派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为将。

赵括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口才极好而且自负有才。赵奢在世时,父子俩谈论兵法,赵奢常被儿子驳得哑口无言。赵括的母亲高兴地说:“将门虎子,真是不错。”

但是,赵奢却不以为然,说:“战争是致人死命的大事,他说起来很轻松,一点儿也不谨慎,将来不担任大将则可,一任大将便是赵国和赵家大祸临头的日子。”

赵括的母亲始终记得这些话,所以当赵王任赵括为将时,赵母特地到王府拜见赵王说:

“赵括只是一个书呆子,纸上谈兵倒是可以,却不会像他父亲一样灵活运用,他不是大将之才,请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

赵王只当作母亲的表示谦让,根本不听。赵母见阻止不了,只好说:“如果大王一定要他为将,那么如果出现差错,请大王赦免赵氏家族之罪!”

赵王答应了赵母请求,并拜赵括为将。秦昭王听说赵王中计,大喜过望,改派秦国最著名的军事家白起为大将,他生怕赵括得知白起大名不敢出战,乃下令军中云:泄露大将姓名者,斩。紧接着动员全国15岁以上的男儿全部进入战备状态,秦昭王决心彻底消灭赵国主力。

赵括一到前线,立刻把廉颇的防御战略改为进攻战略,向秦军发起全面出击,白起冷静地下令撤退,制造败军假象。赵括不知是计,竟乘胜追击,战线顷刻间被拉长。这时,白起出奇兵25000人组织突击队,把赵军拦腰切断,使其首尾不能相应。赵括本人被截留在长平关外,其余部队则束缚在关内进退两难。不久,关外的赵括粮食告罄,后援又不能出关,只得拼命突围,但秦军钢铁般的包围却始终不能突破。赵括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秦兵乱箭射死,余部40万人,全部缴械投降。

白起惨无人道地对待了赵国降卒,把他们带到长平关附近名为“杀谷”的深谷中,然后填塞谷口两端,使疲惫的赵卒成了瓮中之鳖。深夜,秦军雨点般地向谷底抛下泥土,霎时,“杀谷”里哭声震天,乱成一团。不久,40万降卒全部被秦军活埋。

这次战役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历史上用间最成功的战例,它使赵国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国际格局。此后,六国中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敢与秦国抗衡了。

继秦昭王之后,庄襄王也派人行万金于魏,求晋鄙宾客,让他们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最终迫使信陵君退出政坛,以酒色自娱,度过晚年。

综合军事家的用间理论和秦国用间的实践经验与传统,李斯认为在未来的统一战争中应该大规模地推行用间与用兵相结合的方略。

出乎李斯意料的是,秦王嬴政似乎对他的用间策略不太感兴趣。这是因为,秦国素称“虎狼之国”,向来以武力威慑天下,少年气盛的秦王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在他的脑海中早已形成了武力强取天下的既定念头。秦王听了李斯的策略后,心想:寡人之国富有关中、巴蜀,精兵良将,驰骋疆场,锐不可当,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灭国,何国不亡?书生们只会死啃书本,一个个迂腐胆小,办不成大事。想到这些,秦王说:

“爱卿且退,你的方略我将三思而行。”

李斯清楚,秦王这么说是善意地拒绝了他的方略。对于高高在上的秦王,决定着他前途命运的秦王,即使是正确的意见,他也不敢抗争。李斯谢过秦王之后,痛苦地退了出来。

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李斯一筹莫展,计无所出的时候,尉缭来到了秦国。

尉缭,原称“缭”,“尉”是其在秦国所任官职名称,魏国大梁人,系布衣出身。秦王嬴政十年(前237年),尉缭由魏入秦。《尉缭子》书中有“梁惠王问尉缭”一语,因而有人认为《尉缭子》一书的作者尉缭是魏惠王时人,与秦王嬴政时的尉缭是两个人,时间相差百年。事实上,秦王嬴政手下的尉缭即是《尉缭子》一书的作者。

《尉缭子》一书既是对秦国军事经验和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对秦国的军事实践曾起过指导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时代的产物,是吸收前辈和当时其他军事理论成果而写成的,因此是中国军事理论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秦王早就听说过魏国有这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并且阅读过尉缭的兵书,深为其军事思想所折服,一直想与他谋上一面。公元前237年,尉缭游说到了秦国。久仰大名的秦王立即宣尉缭进殿,并以极高的礼节招待了他。尉缭见秦王端坐在宝座上,目光炯炯,面带威严,胸佩长剑,一派王者气度。于是,对秦王说:

“贵国连年征战,战绩累累,东方诸侯无不像郡县服从中央一样服从贵国。可是大王是否考虑过,万一诸侯合纵,出贵国不意,大举西向,贵国怎么抵敌呢?依愚臣看来,这正是当年智伯夫差败亡的根源。”

秦王最担心的便是六国合纵,只是没有办法阻止这种局面的出现,听尉缭如此一说,连忙问道:“先生远道而来,定有良策帮寡人阻止六国合纵,请先生不吝赐教。”

尉缭说:“愚臣以为对付六国合纵倒是有办法,关键要看大王是否舍得施舍财物!”

秦王一听有办法,很是高兴,说:“寡人富有四海,粟帛如山,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何况天下一统之后,舍出去的财物依旧是寡人的,暂且借他人一用有什么关系?”

尉缭说:“有大王这句话,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大王只要给我30万金,让我派出间谍到东方各国,贿赂各国君王权臣,使他们从内部反叛。然后,大王趁机出锐师而击之,则六国诸侯可一网打尽,独立王国可尽为郡县。”

尉缭的计谋与李斯的方案竟如出一辙,秦王震惊了。李斯是个文人,涉世不深,他的话固然不足相信,但尉缭是名闻诸侯的军事家,一言九鼎,句句千金,他的谋划又怎能置若罔闻呢?秦王心中暗忖道:李斯这个人的确有难得之才,寡人必须进一步重用他。想到这里,秦王说:“卿所言极是,寡人将照办不误!”

秦王对尉缭十分重视,以后每次召见都免去一般礼节,并多次赐给尉缭御用的膳食和器物,以示笼络之意。没想到尉缭这个人还是个面相专家,经他对秦王一段仔细观察以后,觉得秦王很不可靠。一天,他私下里对长史李斯说:“秦王这个人,鼻梁很高,眼睛特长,声音粗暴如豺狼嗥叫,这是一种刻薄寡恩、狼子野心的人。一般情况下,能够屈己下人,一旦得志却易翻脸相对、恩将仇报。我一介小民,他位在国君,而常亲执谦让,委身下我。假如我让他得志于天下,天下人都要受其蹂躏,我不若趁早离开这个是非之人。”

尉缭凭着他的先验论相术法得出了不可与秦王久游的结论。对于尉缭的说法,李斯也早有同感,不过他深信依赖秦王可以成就奇功伟业,可以仕运亨通,所以并不想轻易离开。于是回答尉缭说:“秦王信任我辈,正是我辈大展身手、建立功名的千载良机。如果此时远走别国,未必能有前途,我辈还是留在秦国为上策!”

不久,尉缭为避祸,便悄悄地离开馆舍,想要逃出秦国。然而,没等尉缭离开咸阳,秦王便发现尉缭出走,立即派人四出寻找,终于把尉缭找了回来。秦王嬴政见尉缭被找回,又惊又喜地向尉缭问道:“先生为何不告而辞,舍弃寡人而去?”

“深蒙大王厚恩,臣哪里会不告辞去,适才不过是到市上闲游而已。”

尉缭见自己既被追回,便说自己是上街闲走。他怎敢承认自己是想逃亡?秦王嬴政听了尉缭的回答,还是半信半疑,觉得尉缭不像是上街闲走,可又不能断定尉缭是要舍弃自己而逃亡,更不可能知道尉缭对自己的印象。转念间秦王猛省:自上次进言后,我对尉缭优礼有加,同衣同食,可并没有正式授他以官爵,莫非他会是因此而想离去吗?想到这里,秦王嬴政在心中责怪自己的疏忽,便当即对尉缭说:“先生不要为寡人派人寻你而多心,寡人已决定任命您为国尉,正想告知于您,请您主管秦国的军事,望先生尽力辅佐寡人安定天下。”

秦王嬴政虽然不真正了解尉缭出走的原因,但尉缭对秦王任命国尉一事的用意,在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尉缭既然知道自己一时还难以离开,且又被任命为国尉,便只好暂时放弃离开秦王的念头,供职于秦王殿下。

不过,秦王觉得李斯首先提出用间与用兵的谋略,也不能亏待李斯,于是又让李斯参与军事指挥,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王于是“卒用其(尉缭)计策,而李斯用事”。此后,在未来统一战争中,李斯便担任着指挥策划,运筹帷幄的重大任务,举凡战争方略、战术,甚至重大军事行动李斯都参与其中,成为一代谋略家。

李斯并不曾上战场指挥一兵一卒,但他以智慧为秦国贡献谋略,这种谋略对秦国统一六国进程的推动胜过千军万马。所以伟大的军事家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而不是只会死打硬拼的鲁莽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