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投资更幸福
8184200000008

第8章 赔钱比赚钱更难忘——摆脱亏损的自尊 (1)

售出业绩良好的公司股票,买入表现糟糕的股票,无异于给杂草施肥,并拔掉鲜花。

——彼得·林奇

我们的困惑

1. 为何割肉?又为何不割肉?

2. 为什么总会发生“赢颗糖”却“输间厂”的悲剧?

“割肉”的痛苦

秦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秦先生的孩子需要立即支付2万美元学费,而他获得现金的唯一方法就是卖掉手中持有的部分股票。

秦先生投了点钱在美股。在金融危机前期,秦先生觉得“福特”的价格已跌得够低了,就抄了个底,没想到“本来想在18层地狱抄底,地狱却改成了36层”,秦先生购买“福特”的成本是4万美元,但现已跌至2万美元。幸运的是,他还曾投资5 000美元,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购进了200股百度的股票,现在这只股票已经涨至每股100美元,卖掉百度股票也可以付清学费。

秦先生非常看好百度,他觉得百度凭借其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业绩将不断增长。而在美股中,秦先生的最痛就是“福特”。

秦先生坐在电脑旁,苦苦思索,始终无法作出最后的决定,到底是抛“百度”还是“福特”?如果你是秦先生,你会选择抛出“百度”还是“福特”?

□ 百度

□ 福特

秦先生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抛出“百度”。尽管他很看好百度未来的走势,但“千做万做,割肉的事情不做”,“福特”套得实在太深了,秦先生实在下不了“割肉”的手。

的确,在股市中最难的就是“割肉”。每次看到“割肉”这个词,笔者都不禁要拍案叫绝。发明这个词的人真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词对那些亏损后“死了都不卖”的投资者的描绘实在太形象了。

相比“割肉”的“痛苦”,在股市中赢利就显得有些乏味了。“套现”、“赚钱”,这些字眼体现出的高兴程度,能与“割肉”的痛苦程度相比吗?

秦先生之所以宁愿抛售一向看好的“百度”,也不愿抛售前景并不明朗的“福特”,原因仅仅是受不了“割肉”的痛苦。同样的东西,人们失去它所经历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试想,今天你丢掉钱包,钱包里有1 000元,会给你带来几天的不快?而若是公司发给你1 000元的奖金,此时此刻你可能会很高兴,但这股高兴劲儿会持续几天?至今,很多人还能回想起小时候丢掉100元时的懊悔和自责,但3年前发了多少年终奖,就不一定能想起来。

测试:

有这样一个游戏,掷一枚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赢了可以获得1 000元,输了就失去1 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参与呢?

□ 愿意

□ 不愿意

从概率上说,这个游戏绝对公平。但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多数人并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为什么人们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这个现象同样可以用“损失规避”来解释:虽然正反面出现的概率相同,但是失去要比得到更痛苦。输掉1 000元,不舒服的程度超过了赢得1 000元的快乐。

当收益与损失的概率是1∶1时,大部分人会选择放弃做这件事情。神经学家对大脑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们遭到损失时的痛苦程度比享受快乐时的兴奋程度要高,甚至有时前者能达到后者的2倍。也就是说,只有当掷一枚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赢了可以获得2 000元,输了失去1 000元时,才会有人愿意参与其中。

“割肉”的心理,在商业和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举例来说,在企业管理中,罚款比奖励更让人感到痛苦,也会更管用。例如一家工厂,一些工人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金;而另一些工人则被告知,本周你们有80元奖金,但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虽然两者都是完成任务多拿80元钱,但在心理上却有很大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若完不成就会“失去”金钱。结果果然不出所料,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而在对小孩的教育中,你不妨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准时完成作业,周末就不能去野生动物园玩。这样的效果,或许比完成作业奖励去野生动物园玩更好。

这一现象反映在感情生活中,或许能解释婚后的倦怠感。热恋时,双方总是对对方超乎寻常的好,但大家都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结婚后,生活从热恋中回复平常,很多婚前享有的特权消失了,于是双方都觉得,对方不再那么爱自己了。失去当初的“特权”的失落,甚至超过了结婚后的幸福感。

这种厌恶损失而不是厌恶风险的情形,在投资中也很常见。

炒过股票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亏小钱时“割肉”容易,一旦亏损超过20%,“割肉”就十分困难。

赔钱比赚钱更难忘,宁愿抛出赚钱的股票,也不愿“割肉”,这是人性的自然反应。

测试:

案例一

在辛苦了一年后,老板把秦先生叫进办公室,告诉他年终奖有两种领取方式。

□ 方式一:75%的机会得到10 000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

□ 方式二:确定得到7 000 元。

如果你是秦先生,你会怎么选择呢?

案例二

秦先生因为驾车超速,警察告诉他,必须对他进行罚款。罚款也有两种方式。

□ 方式一:75%的机会得缴罚款10 000元,但有25%的机会一分钱也不用付。

□ 方式二:确定缴罚款7 000 元。

如果你是秦先生,你会怎么选择呢?

没错,和大多数人一样,秦先生在选取年终奖时选择了方案二。

心理测试表明,尽管测试者一再向参与调查的对象解释,从概率上来说,方案一能得到10 000元,而方案二只有7 000元,可结果还是有8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方案二。大多数人宁愿赚得少些,也要得到确定的利润。

而在案例二中,面对巨额罚款,秦先生却决定放手一搏,选择了方案一。

测试表明,尽管一再向参与调查的对象解释,从概率上来说,方案一需交出的罚款是10 000元,而方案二只有7 000元,可结果还是有7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方案一。他们为了博25%一分罚款都不付的机会,从数字上讲多失去了3 000元。

现在我们把这两个案例联系起来看,它们其实是完全等价的。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面临这两种完全等价的选择时,会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呢?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项。但秦先生在两种等价的情况下,作出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决定。

那么,人们应该何时规避风险,何时喜好风险呢?

面对高概率的赢利机会(75%的机会得到10 000元和稳拿7 000元),投资者会选择风险回避,稳拿7 000元。

面对高概率的损失风险(75%的机会失去10 000元和确保亏损

7 000元),投资者会选择风险偏好,博一把。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是因为,对秦先生来说,罚款7 000元的痛苦,远大于得到7 000元奖金的兴奋,所以在存在罚款的可能时,他反倒迎难而上,变得更偏好风险。

在风险和收益面前,人的心“是偏的”。在涉及收益时,我们是风险的厌恶者,但涉及损失时,我们却是风险喜好者。反映在投资上,投资者常会早早卖掉赢利的股票,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

对此,投资者不妨忘却手中那只被套牢的基金或股票的持有成本,反问下自己,若现在持有的是现金,还会不会买入这只股票?你很可能不会再买了吧,那为什么不能卖掉它买更好的股票或基金呢?这其中困扰你的问题恰是,一旦卖了套牢的股票或基金,亏损就变成“割肉”了吧。

正是出于规避损失的目的,投资者才纷纷选择将赔钱的股票、基金继续持有下去。1998年,美国一项对投资者的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比持有赢利股票的时间长。

巴菲特曾说:“成功投资的第一条要诀是不要亏钱,第二条是别忘了第一条。”投资,首先是不亏钱,然后才是赚钱。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正符合幸福投资的哲学,“损失规避”意味着,在投资中要想提升幸福度,正确的操作策略应是:宁愿少赚一些利润,也要尽量避免亏损,也就是所谓的“炒股好比吃甘蔗,只取中间一截足矣”。

“赢颗糖”的悲哀

后悔是投资中令人不舒服,却不可避免的部分。而后悔的不舒服感造成的最严重的投资行为偏差就是“敢输不敢赢”。

你手中的股票或基金,曾从10元涨到30元吗?这样的机会多不多?你又抓到过多少?是不是常常过早抛出呢?

经过认真分析,秦先生总能遇到些涨势不错的大牛股,但他一次都没抓到过,每次都是赚了20%就走人了。

秦先生的这种经历,被称为“确定效应”,即投资者处于收益状态时,投资的态度会倾向保守,不愿冒险。

在投资中,当处于赢利状态时,大多数人都会变得小心翼翼,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得的利润。因此,当人们追求确定性时,常会不合理地付出过高的代价,或付出高额的溢价,或放弃很多潜在的获利机会。

举例来说,买彩票是赌自己会走运,买保险是赌自己会倒霉。其实走大运和倒大霉都是发生概率很低的事件,但人们却十分热衷于买彩票、买保险。人们追求确定性的倾向,是保险公司得以经营下去的心理学基础。

而表现在投资上,“确定效应”就是投资者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赚钱的股票、基金卖出,正所谓落袋为安。海富通——上海交通大学投资者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确定效应”。研究表明,在股票涨幅较大时,投资者会感觉幸福感增加,但当股市持续向好时,幸福感却会出现类似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