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投资更幸福
8184200000004

第4章 赚钱就幸福吗——幸福与投资 (1)

除了世界首富和世界首穷,所有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和痛苦的秘诀在于,幸福的人比下,痛苦的人比上。

——郑渊洁《皮皮鲁总动员》

我们的困惑

1. 幸福的投资,就是赚钱的投资吗?不幸福的投资,就是亏损的投资吗?

2. 如何在投资的过程中积累幸福感?

巴菲特的幸福投资

“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若以收益率来衡量幸福感,那全世界肯定是股神巴菲特最幸福,但巴菲特真的幸福吗?

别看如今巴菲特总是一副酷老头的做派,吃DQ冰激凌,喝可口可乐,弹吉他唱摇滚歌。但他年轻时的生活却很没有“情趣”,熟知他的人总将其称为“习惯的产物”。由于习惯的力量,巴菲特能每天工作9个小时,然后回家吃一顿简简单单的饭——通常就是一个汉堡包或者一道猪扒。每天吃同样的东西都不会腻,这就是巴菲特的本事。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一书中提到,在年轻时,除了赚钱投资的特长外,巴菲特的生活几乎乏善可陈;谈恋爱时他缺乏自信,其未来的妻子苏珊总跟别的男生出去,而他只好和老丈人“调情”,以致未来岳父很喜欢巴菲特,“他没有儿子,他把沃伦视为泡泡糖之后最棒的东西”。

而巴菲特最大的失败正是苏珊,在取得金钱上的成功后,这位几乎将全部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的中年男人却没料到,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妻子,竟然会下定决心离开他。

对巴菲特来说,苏珊离开他这件事是无法理解的,在他的心中,他的妻子一直为他而活。在一切的努力都徒劳无功后,巴菲特开始在房间里无意义地踱步,忘了吃饭,也不懂得好好穿衣服。每天去办公室上班,他都带着剧烈的头痛。在感情失败后,巴菲特的家变成了一个堆满书报与年报的“洞穴”,当时他的情况寂寞而悲惨,宛如一个11岁的男孩。

巴菲特还曾是个“吝啬鬼”,并没有为他的妻儿或慈善机构提供多少钱,甚至连他的姐姐破产,他都拒绝伸出援手。他的汽车车牌是“Thrifty”,中文意思是“抠门儿”。第一个儿子出生时,巴菲特用抽屉给儿子做婴儿床,既不占地方又省钱。

巴菲特曾奉行赚钱投资,并将之作为信仰,但最终却走入了死胡同。他也曾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把金钱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孜孜不倦钻研股市投资,只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但最终巴菲特还是顿悟了,财富仅是一个数字,财富并不能带来幸福,从而经历了从赚钱投资到幸福投资的转变。

我们为什么投资?因为我们有目标,或购买爱巢,或为宝宝教育,或为未来生活保障,或为了慈善,但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却逐渐偏离了原先设定的目标——变成了仅仅为了财富而投资。

财富不仅指金钱数目的增加,还包括幸福感的增加。

2010年巴菲特、比尔·盖茨出席了北京的慈善晚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向巴菲特提问:“你认为钱会带来快乐吗?”“不,只有爱能带来快乐。人世间最快乐的事情是得到别人的喜爱。如果让我在20亿美元和20个人喜欢我之间选择,我会选择后者。”这正是巴菲特对“幸福投资学”的最佳诠释。

多少钱才够幸福?

“钱不是万恶之源,没钱才是万恶之源!”

“金钱买不到幸福。”

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其实都是正确的。

古时候,人们觉得幸福就是“福寿康宁”,中国儒家经典《尚书》将幸福归纳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美德,五曰善终。

而在西方,很长时间内公众都认为,幸福的人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高薪、已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有宗教信仰。

而时下最流行的对幸福的诠释是:“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不少人更愿意相信金钱是幸福之源。在职场、商场乃至资本市场上,总能见到无数为金钱和利润忙碌的身影。但实际上,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幸福才是我们的最高目标,而不是金钱。我们赚钱的目的,无非是房子、旅游、孩子教育、养老等,而这些都是为了生活得更

幸福。

但到底何为幸福?钱与幸福,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多少钱才够幸福?

小时候,幸福可能是一颗糖,一个玩具。长大了,幸福可能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同时,快乐、幸福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初上学时,去校门口吃个麻辣烫,在地摊上买条牛仔裤都会高兴很久,但现在,即便买个LV包,也很难找到幸福的感觉。住豪宅、吃美食、开名车,或许能让人愉悦,但未必能让人幸福。

幸福与“金钱”确实有关,但关系不大。即便在美国,目前的主流观点也是金钱与幸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美国The Happiness Show网站曾作过一个很有趣的调查,美国人平均幸福指数为69分(100分为满分),高于世界各国65分的平均水平。但有一个调查结果更值得注意:美国穷人、失业者、老人、残疾者的幸福程度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低;而针对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100位富豪)的调查显示,其中37%的富豪的幸福指数还赶不上普通美国人。

有一个研究曾追踪了22名中了彩票大奖的人,结果发现,中奖后,其幸福指数虽然在短期内得到了提高,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情绪开始低落,最终他们的幸福感都降回到原来的幸福指数附近。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假如某个人身上有不幸的事发生,抑郁也只是个插曲,在发作后几个月,情绪会慢慢回到原来的状态,即便是那些由车祸导致瘫痪的人,在车祸后的8周内,他们的积极情绪就开始超越消极情绪,几年后,他们也只比正常人感到的不幸福多一点点。

另一个针对全球各国人民平均满意度、购买力的调查显示: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生活满意度)固然高,但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 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性就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促进生活满意度的增加。

表1-1 各国人民生活满意度与购买力调查统计

国家 生活满意度 购买力

美国 7.73 100

瑞士 8.36 96

德国 7.22 89

日本 6.53 87

丹麦 8.16 81

中国 7.29 9

尼日利亚 6.59 6

印度 6.70 5

(注:购买力是以美国为100分,其他各国与美国进行对照后,得出的调整值)

那么,相对“贫穷”的中国人,与“富裕”的美国人,谁更幸福些?

在2009年“快乐星球指数”(HPI指数,或称幸福指数)排名中,中国和印度的幸福指数分别是57.1和53,排名居第20和35名,而美国的幸福指数是30.7,排名第114名,美国人的幸福程度反而不如10年前;而在“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的评选中,丹麦排第1,美国第23位,中国第82位。

因此,中国人是否比美国人更幸福,仍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而在国内“快乐城市”的调查中,成都以“美丽、休闲、物美价廉、压力小、民众生活质量比较高”成为中国最快乐的城市,其余九大“快乐城市”依次是杭州、青岛、大连、昆明、苏州、桂林、厦门、香港及大理。经济最发达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并不是最快乐的城市。

由此可见,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没那么简单。当贫困威胁到生存、连饭都吃不饱时,财富绝对可以带来幸福;但当进入小康社会后,财富对幸福感的边际效用递减,财富增加所能带来的幸福感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很穷的人固然很难幸福,但一旦实现温饱,金钱的增加就只能增加一点甚至不能增加幸福感。

198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起步,百废待兴,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 000多亿美元,而同时期日本已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不及日本的1/3。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 786亿美元,是1980年的19倍多,并超出日本4 044亿美元。如今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 000美元,比30年前的中国人富裕几十倍,那我们也比30年前的中国人幸福几十倍吗?

贫困时,5元加班费你都会斤斤计较;而当你事业有成、财富自由时,当你周末加班以致节假日也不能休息时,当孩子生病你却必须得出去工作时,我想你脑中一定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钱,可以让我更幸福吗?我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地工作?”

那到底赚多少钱才最幸福?更多的钱,能为你我的幸福指数大大加分吗?

美国的调查结果是:金钱的确可以买到幸福,不过要买到这份幸福,年收入7.5万美元就够了。在7.5万美元这个门槛之内,赚得越多,幸福感越强,但是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即便你赚100万美元,幸福感也不会特别显著。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1.2万~1.5万元的人最幸福,但当月收入超过1.5万元时,幸福感不升反降。调查人员把月收入1.5万元形容为“幸福拐点”,这是因为拐点之上的人群在交际、娱乐、工作等方面的幸福指数会大打折扣。这可能与高收入者忙于赚钱,无暇享受生活有关。

心理学家的意见是,幸福的感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遗传基因(健康、性格)的作用或许比金钱大得多,而物质生活的改善往往只能暂时改变个人的快乐感受。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的满足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贡献的成就感。

而按照“快乐星球指数”的排名,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10个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占到了9席。拉美人乐观开朗的性格,成为他们幸福的源泉,可见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心态才是决定幸福的最大原因,而幸福投资的真谛也在于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

追求金钱还是追求幸福,

马诺是对的?

金钱与幸福微妙的关系,催生了无数狗血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电影《不道德的交易》中那对原来亲密无间的夫妻,在经济陷入困境时,面对一名富翁以100万美元为代价来换取与那位妻子共度一夜良宵的诱惑,验证“金钱能否换取爱情”。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中马诺有句名言:“情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其实,马诺的话从幸福投资学的角度上来看有些道理。

幸福学中有句名言:“幸福感和财富无关,但却和邻居的财富非常相关。”

想想,假如你的邻居非常富有,盛夏可以举家去瑞士滑雪,每年秋天都去三亚海滩晒太阳;而你终日忙碌只得温饱,还时时担心被老板炒鱿鱼,相比之下,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比较不幸。

但若反过来,假如你的邻居比你穷得多,不但无钱出去旅行,还得担心一日三餐,相比之下,你当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

所以,幸福感有时候和钱无关,而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若想幸福,不妨选择居住在一般的小区中,相比之下,也许你会得到更多心理上的满足与幸福。

但在投资学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搬进豪宅区,虽然幸福感降低,但你却会有更大动力赚钱;且豪宅区具备一定社交功能,通过其提供的社交平台,你可能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那你是愿意选择“坐在宝马里哭”,还是愿意选择“在自行车上笑”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往往钱越多,人们烦恼也越多,这可能是因为金钱会刺激人们欲望膨胀,而欲壑往往难填。美国劳工部的数据也显示,人们收入越高,用于享受生活的时间就越少。

最近网络上流行“晒黑灯”,调查显示豪宅的“黑灯率”远高于一般的小区,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豪宅的投资性更强。而笔者觉得有另一种解释:由于富人有着更高的机会成本,他们往往不会那么早回家。金领的报酬是按照小时计算的,而农民的收入即便是按年来计算也少得可怜。既然高收入者的时间更值钱,那么娱乐、休闲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奢侈品。

有趣的是,海富通基金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进行的《股市与幸福感》调查也证明了这点。调查显示:投资者越想赚钱,动机因素越高,则投资回报越高;但若投资者过于追求金钱,则会偏离追求生活的真谛。投资者对金钱的偏好程度越高,则幸福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