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全世界杰出管理者都在读的30本书
8179700000015

第15章 《从优秀到卓越》——2001年最佳商业书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耗费了5年的时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6000篇文章,记录了2000多页的专访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收集了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

“必读理由”

被亚马逊网上书店誉为“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研究成果”

畅销全球的经典商业书

具有普适价值的经管宝典

“内容提要”

著名的成功学家吉姆·柯林斯继《基业长青》之后的又一力作。《基业长青》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秘诀,但书中提到的都是一些出类拔萃的公司。卓越的公司是不是都有一种特殊的“卓越气质”?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应该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柯林斯率领他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调查研究。经过5年的时间,他们收集整理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柯林斯发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与其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将自己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努力得出的结论整理成《从优秀到卓越》一书,深刻阐述了如何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要义——刺猬理念。全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挖掘和扩展。

“核心理念”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句话实有让人醍醐灌顶之功效,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超越现状的优秀企业。为什么优秀会成为卓越的大敌?因为太多企业满足于做一家优秀的企业,因而停止了前进,无缘于卓越,以至于有人认为从优秀到卓越根本就无路可循。

其实不然。如果企业能拿出刺猬的精神,肯定会有所突破的。大家都知道,刺猬是一种很不起眼的小动物,走路一摇一摆的。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东西,应付一些强大的敌人却是游刃有余。它的策略就是: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这就是刺猬屡战屡胜的原因: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只用那一定之规应对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这就是刺猬理念。对于企业来说,刺猬理念应该是依靠一个简单但深刻的理念,运用卓越的实践能力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支配和运用这个理念,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成功的巅峰——卓越。

要树立起这个理念关键在于:你能够在哪一方面卓越,而不是为了虚荣心和自我感觉做出决定,然后耗费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我们不擅长的工作。简单说,就是让能力而不是个人意志来决定你需要做什么。找到这个点,而后把所有的资源倾注在它上面,这样你才可能是卓越的,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比如说,如果你的核心业务做了很多年,但还是不能成为卓越的,那么你现在就有理由怀疑这项核心业务是否适合作为刺猬理念的基础。

我们传统上讲的“对事不对人,先事后人”实际上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人后事”。道理很简单:事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谁”的问题要高于“什么”的问题,必须先集中精力解决“人”的问题。

在用人的时候,务必坚持实用原则:用人原则一定是宁缺毋滥。没有合适的人选决不盲目录用,关键职位上一旦用人失误,必将带来全面的被动;一旦发现换帅是必要的,就当机立断,久拖不决对公司而言无异于坐以待毙,对当事人也是不公平的。但追求卓越的公司也不是频繁地换将,而是高质量地换将。卓越的公司要让杰出的人去抓住良好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去解决你认为棘手的问题。

先人后事,是一条很务实的原则,它会使得团队中所有的成员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试想,人们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做事,不但工作事半功倍,彼此还可能会成为一生的朋友。如果你的企业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你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开会激励部下。因为他们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他们会自我激励。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恰到好处地维护这种局面,保护部下的积极性,不让你的部下失望。

坚持刺猬理念,辅之以先人后事的原则,你才能确立最为准确的发展方向,找到最为合适的人选,创造最为和谐完美的工作环境,使公司整体达到最高效率运行,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精彩篇章”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

我们没有卓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校。我们没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为我们有优秀的政府。很少有人能过上美满的生活,基本原因是过上好生活很容易。绝大多数公司始终未能成为卓越的公司,全是因为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公司——而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问题。

1996年,这一想法在我头脑中已经变得相当清晰明确。当时,我正与思想界的一群领袖一道进餐,讨论组织业绩问题。麦肯锡公司旧金山办事处的总经理比尔·米汉探过身来,漫不经心地向我吐露:“喂,吉姆,我们都很喜欢《基业长青》这本书。你和另一位作者在调研和著书方面都干得非常出色,但遗憾的是,这本书毫无用处。”

我很好奇,请他解释一下。

“你所写的大部分公司自始至终都非常卓越,”他说,“它们不必将自己从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这些公司有像戴维·帕卡德(惠普公司创始人)和乔治·默克(默克制药公司创始人)那样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中途觉醒,发现自己只是优秀公司而非卓越公司,它们该怎么办呢?”

回想当时的情景,我感到米汉做出“毫无用处”的评价的确有些夸张,但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大部分真正卓越的公司由始至终都是卓越的,而大多数公司却一如既往,始终未能成为卓越公司。米汉的评价的确是千金难买。他的那个问题犹如播下的一粒种子,最终成长为这本书的根基,那就是:“优秀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司,如果可以,怎样才能做到?”或者换句话说,“安于现状”的顽疾是否真的无药可治?

在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优秀公司变为卓越公司的案例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促成这种转变的潜在因素。受到米汉的启发,我和我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工作,力图探索从优秀公司成长为卓越公司的内在机制。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我刚向一群互联网的首脑人物介绍完我的研究成果,这时一个人举手向我发问:“你的这些研究成果能继续运用于新经济时代吗?我们是否需要抛弃所有的旧观念重新开始?”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太高,所以我想先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再讨论书中有价值的东西。

不错,这个世界正在不断变化,也将继续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探索永恒的规律。可以这样想:工程学的实践在不断演化、改变,而物理学原理却相对保持不变。我想,我们的工作也是对永恒规律的一种探索——卓越企业所具有的永叵的物理学——不管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化,它都保持着正确性、相关性。具体的运用(如工程学)确实会发生变化,但是某些关于有组织的人类行为的永恒规律(如物理学)却历久不衰。

事实上,新经济中也没有什么新东西。电、电话、汽车、收音机或半导体的发明,对于有幸目睹它们的人来说,不也是一种新经济吗?难道我们可以说,他们对新经济的感觉没有我们今天如此强烈吗?在新经济的每一次表演中,最优秀的领袖人物都会严格遵循特定的基本原理。

“延伸阅读”

柯林斯对那些想成为伟大公司的有益忠告

1.成功的公司其领导都有着谦卑和专业化的个人素质。

2.人并不是最重要的资产,但某些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3.正视存在威胁的现实。必须有最终必胜的信心,但也必须直面现实中存在的构成威胁的问题。

4.必须有一种能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公司的信念。

5.形成纪律化的文化。当公司雇用纪律化的员工时,等级制度和官僚化管理是不必要的。

6.技术推动。光有技术并不是主要的,更为关键的是使之伟大或是弱化的根源。

7.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超越过程。我所研究的公司至少经历了15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这个转变。

有人会指出,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步伐来说,当今的变化都远远大干过去任何时候。这话也许有道理,但即便是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一些公司面临的变化之大可与新经济中的任何变化相匹敌。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全面展开,在大约3年的时间里,银行业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对于银行业无疑是个新经济!但富国银行依然运用本书中的每一条结论,照样创造出了卓越业绩,在金融自由化的大潮中以不变应万变。

当你埋头于后面几章时,请记住很关键的一点。

这本书既不是关于旧经济的,也不是关于新经济的。

它甚至不是关于你所读到的那些公司的,也不是关于商业本身的。它最终只跟一件事有关:从优秀到卓越的永恒规律。不管你的公司对业绩是如何定义的,它都能教你如何管理一个优秀的公司,并将其变为一个能持续创造非凡业绩的卓越公司。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令人吃惊,但我不认为我所做的是关于商业的研究,甚至并不认为我这本书从本质上说是一本商业书。相反,我认为,我的工作是对可令任何一种卓越组织长盛不衰的规律的探索。我对卓越和优秀、杰出和平庸之间有哪些本质区别感到很好奇。我只是将公司作为进入黑匣子之内的一种手段而已。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公开上市的公司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组织,前者具有两大研究优势:一是对于业绩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由此我们可以严格地选出一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二是有大量数据可供参考。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一现象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是人类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能解读从优秀到卓越的各种奥秘,就能为任何类型的组织提供某些有价值的东西:优秀的学校就能成为卓越的学校,优秀的报纸就能成为卓越的报纸,优秀的政府部门就能变成卓越的部门,而优秀的公司也就能变成卓越的公司。

因此,我请你们和我一起开始一次探索之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找出从优秀到卓越所必需的要素。我也鼓励你们对所学的东西提出质疑,正如我最喜欢的一位教授说过的那样:“最杰出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不笃信教授的学生。”千真万确。但同时他又说道:“不能仅仅因为你不喜欢数据中隐含的意义,就将数据统统扔掉。”在此我将提供所有资料供你参考,而不是让你盲从我们的结论。你们就是法官和陪审团。我们让证据说话。

“精彩评价”

就像《基业长青》一样,《从优秀到卓越》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著作。

——亚马逊书评

毫无疑问,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从本书中获益。

——《出版家周刊》

柯林斯的发现会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既吃惊又神魂颠倒。

——《书目》杂志

这本书不会使平庸的公司成为优秀的公司。但是,它却会使优秀的公司成为卓越的公司。

——彼得·德鲁克

“推荐阅读”

《从优秀到卓越》

[美]吉姆·柯林斯著

俞利军译

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