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宇航知识篇》(六)
8177100000017

第17章 世界之最(9)

在静止卫星轨道上已有许多卫星在运行。这些卫星分布在不同地理经度的上空,每颗卫星静止的位置是卫星进入静止轨道瞬间所处的地理经度。这个位置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根据卫星的不同使命预先选定的。

静止卫星轨道的精度要求很高,稍有偏差,卫星就会漂移。如果轨道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稍大,它就会向西漂移,比地球自转周期小时,就向东漂移。

要使卫星真正“静止”,十分困难,卫星在空间时间越长,它的漂移也会越大。因此,就需要让卫星有修正轨道的能力。静止卫星只能说相对地面而言是不动的。

通信卫星、广播卫星和气象卫星大多选择这样的轨道。

通信卫星不一定在静止轨道上

当我们收看在异国举行的体育比赛现场电视转播时,解说员总要说:“这场比赛是通过印度洋(或太平洋)上空的静止通信卫星直播的。”于是,许多人就以为通信卫星一定都是静止卫星了。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静止卫星都在赤道上空约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从地球上看,它们仿佛固定在天空中某一点上。一颗静止卫星可以长期俯视地球表面40%的区域,在这个范围里的接收天线也很容易跟踪它,所以许多通信、气象卫星都被送上静止轨道。

但是静止卫星也有缺点,因为这条轨道上可以容纳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当几颗卫星挨得很近时,它们的信号会互相干扰。而且卫星太高了,必须用很大的圆碟型天线来接收它的信号。另一方面,静止卫星是在赤道面上,对于高纬度和两极地区,接收它的信号就更困难了。于是,天空中又出现了“不静止”的通信卫星。

前苏联发射过几十颗“闪电”号通信卫星,大多在大倾角、大椭圆轨道上运行,远地点达4万多千米,一颗卫星每天能保证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通信8~10小时,3颗就能实现昼夜通信。还有一种低轨道通信卫星,在几百千米高处,通过地球两极的轨道上运行,并由好几十颗“走马灯”似的卫星组成网络工作。由于轨道低,通信信号强,而且总有卫星在你头上,用重量只有几百克的手持电话就能打洲际长途了。

极地卫星能静止在两极上空

在地球赤道上空,高悬着许多同步卫星,它们给全球通讯带来极大方便,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达到卫星的绕地公转与地球的自转同步,卫星高度必须精确地安置在赤道上空35793.035千米处,南北方向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飘移,这就使轨道上的卫星变得十分拥挤。同时,它的高纬度的通信能力欠佳,尤其对极地,几乎是个“死角”。而地球的两极正日益成为科学家瞩目的地方,在这“头顶”与“脚心”两个十分特殊的区域,还有许多奥秘有待揭晓。这样,极地静止卫星的研制就应运而生。

极地静止卫星不同于一般的同步地球卫星,因为它并不绕地球旋转。这就带来一个难题:怎样使它不落下来?要知道地球的引力是无法躲避的呀!美国的科学家想出了一条妙计:利用太阳光压的推力和月球的引力可与地球的引力平衡,就能使极地卫星静止在两极上空,只是它将比地球同步卫星更高,约20~60万千米。由于它“高瞻远瞩”,“视听”所及足可覆盖北美、北欧、俄罗斯、中国北部、南美、非洲南部及澳大利亚南部。它们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联手,真能对全地球明察秋毫,连一只麻雀都休想从它们的眼皮底下溜走。

修理损坏的卫星

家里的电视机坏了,可以送到维修站去,或者请师傅上门检修。但是轨道上的卫星出了故障,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航天专家在设计卫星时,要尽可能预见到各种可能的意外情况,制订好相应的抢救方案。

有些卫星出了毛病,可以通过遥控指令抢救。1983年从航天飞机上发射的一颗卫星没有进入静止轨道,地面人员巧妙地遥控启动星上24个控制姿态的小火箭,每次使卫星升高一点儿,经过39次点火,历时58天,终于使卫星静止定位。

1990年9月上天的我国一颗气象卫星,也曾于1991年2月14日在轨道上失控而乱翻筋斗。航天专家们在地面上反复开动卫星上几个电磁部件,利用它们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终于稳住了卫星,延长了它的工作寿命。

如果卫星的关键部件损坏,就需要让宇航员上太空去修理。1992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经过几次试验失败后,终于用手“擒获”一颗失控2年多的通信卫星,给它更换一个发动机后,使它进入轨道正常工作。

还有的失效卫星单靠宇航员难以修好,就得运回地面返修。有一颗通信卫星于1984年由航天飞机送上低轨道后,由于卫星上发动机出故障,未能升上静止轨道。同年11月,另一架航天飞机将它接回地面。经整修后,它于1990年4月在中国西昌由火箭发射升空,成为大家熟悉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

能制造人工白昼的“镜子卫星”

1993年2月4日,一艘在太空运行的俄罗斯“进步号”无人飞船突然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快速自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几片光亮的镀铝薄膜徐徐舒展,犹如一朵“太阳花”在太空中绽开。它从350千米的轨道上把一束太阳光反射到处于黑夜的欧洲大陆,在几秒钟里照亮了一条宽约4千米的狭长地带。这就是世界上首次用“镜子卫星”制造人工白昼的实验。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出光和热,落到地球上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儿。要是能在太空中再截获一些额外的太阳能,就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人设计了从轨道上向地面输电的太空太阳能电站,但此举技术复杂,太阳能要经过多次转换才能被利用。最简单的方案是发射一些“镜子卫星”,直接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的黑夜处。高纬度地面每年都要经历漫长的冬夜,如果有“镜子卫星”,可以人工延长白昼时间,节省照明用电,还能让这些地方的荒原得到额外光照,使农作物得以生长。遭受地震、飓风灾害的地方,可以在夜间用“镜子卫星”照明,使救援工作不至因天黑而中断。当然,一些大城市受高温困扰时,也能借“镜子卫星”遮蔽一部分阳光来降温。

太空镜的展开、导航和姿控技术是“镜子卫星”成功的关键。一个有实用价值的镜子卫星系统应由许多面太空镜组成。

“人造彗星”

如今每当有颗彗星出现,不仅天文学家要研究它,连一般民众也争相观看,一睹为快。不过这里说的都是寿命长达千百万年的天然彗星。有时科学家还会制造出一些“人造彗星”。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月球探测器。它于第二宇宙速度在飞往月球途中释放出一团金属钠粉,在太空中迅速形成一股钠蒸气。地球上严阵以待的天文学家观测到天空里出现一颗云雾状的“彗星”,尽管它只存在5分钟,也足以使人们测定当时探测器的空间位置。当年9月,苏联发射第二枚月球探测器时,又一次在离地球11万千米处释放了1千克钠粉,制造了第二颗“人造彗星”,目的也是空间定位。

1984年12月底到1985年,科学家们多次引爆装在几颗地球磁场探测卫星上的爆炸筒,在地球外层空间不同高度喷出迅速汽化的钡、锂粉,制造了好几颗“人造彗星”。地面科学家观测并记录彗星“短促一生”中的形状变化,就能了解太阳风与地球磁场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正像通过观测云彩变化来研究高空的风一样。

“绕太阳与月亮运行的卫星”

天空真是无奇不有,下面所举的空间的两个特殊位置就会让你惊叹不已:一个在日地连线上距地球150万千米,一个在月地连线上距月球6.5万千米。它奇在:

任何物体只要“静止”地放在那儿,就会永远“静止”着。假如放的是一个航天器,则从地球上看去,将“永不坠落”,一个就“定”在日面正中,另一个在月球背面,欲见不能。这些特殊位置,天文上叫“平动点”。事实上,处于“平动点”的物体,分别以与地球相同的速度绕地球公转及与月球相同的速度绕地球公转,它还是动的。

当以“平动点”为中心,在日、地,月、地连线的垂直平面内发射航天器,只要它们的“高度”分别达到14000千米和3500千米,则航天器从地球上看去,就都成了“贴着”太阳和月球表面绕转的人造天体。前者的“高度”若达到92000千米,就可达到长期考察太阳的目的,且不受太阳正面强大辐射的干扰。“国际日地探险者”3号卫星就属这种卫星。它在轨道上平静地工作了5年之后又奉命远行,奔赴探测哈雷彗星的征程。而“绕着”月面运行的这种卫星,由于超出了月面的阻挡,它虽在月球背侧,却能实现与地球间的通讯,并特别适合对月球背面及极区的考察。

发射场离赤道越近越好

如果在地图上标出世界各主要航天发射场的位置,可以看到它们多半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中、近纬度区域,这是为了“沾”一点地球自转的“便宜”。

选择发射场位置,除了要考虑安全、气象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如何经济地发射卫星的问题。田径场上的链球、铁饼运动员在比赛时,都先让身体旋转几圈,让链球或铁饼获得尽可能大的初速度,然后再松手让它们飞出去。地球也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但它表面不同地点的线转速是不同的:赤道上最快,为465米/秒,纬度30°处为403米/秒,纬度60°处为233米/秒,在南北极的线速度为0米/秒。因此,发射由西向东运转的卫星,特别是轨道与赤道倾角很小的卫星(例如赤道上空的静止卫星),发射场离赤道越近,获得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越大。这意味着可以节省运载火载的燃料,或用同样的火箭发射较重的卫星。难怪有的国家还想把发射场建在赤道附近的石油平台或巨轮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