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宇航知识篇》(六)
8177100000014

第14章 世界之最(6)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航天飞机爆炸后,特鲁利以上将军衔接替杰西·穆尔担任航天飞机计划主任,成为主管航天飞机计划的宇航员。

第一名华裔“太空人”

1985年4月四日,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所一名物理学博士,臂上佩戴着太极图案,携带着五星红旗、中国乐曲、茶叶等物品,与其他6名宇航员一起,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他就是华裔科学家宇航员王赣骏。

“地球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它在阳光的映照下显现出绚丽多彩的颜色,千姿百态,漂亮极了。从太空俯瞰地球,它像是一颗五彩缤纷的玻璃球,主要是蓝色,还有不少绿色,其次是陶土色、灰黄色。在晴朗之日,地球上的河流、山峦、城市、平原都看得十分清楚。特别是每当航天飞机飞越中国上空时,我总是要求其他宇航员把窗口让给我。这样的机会有14次之多。可惜在那一个星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大陆被云层覆盖了,我只看到了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壮阔的长江人海口和碧如翡翠的海南岛。

最幸运的是看见了我童年生活的上海。最遗憾的是没有能够看到北京和长城。我把所看到的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用照像机拍了下来,”这是王赣骏对太空美景的描述,表现了一个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航天飞机第一次飞越中国上空时,是从西南方向进入,从东北方向飞出的,他在这7分钟时间里原地跑步,象征着他跑遍了中国全境。1985年7月,王赣骏来中国访问时,将他带进太空的那面五星红旗献给了祖国,随之一句“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荣”,表达了他的赤子之心。

当然,屐使炎黄子孙感到光彩的是他的太空科学实验。1979年,美国航宇局征集太空科学实验,有几百名科学家参加竞争,王赣骏的“零重力液体状态实验”是中选的15个项目之一。

王赣骏生在江西,长在上海,10岁时随父到台湾,高中毕业后去美国深造,1970年获博士学位,专门从事流体物理、研究,获得过30多项发明专利。1982年美航宇局招收科学家宇航员到太空作科学实验,几百名科学家应选,经过一年半的逐渐淘汰,只剩下4人,最后又淘汰两人,王赣骏是剩下的两人之一。这使他有幸在太空用自己研制的实验设备进行自己提出的太空实验项目。在三年的训练过程中,除了实验准备工作外,还进行了60000多次失重训练,熟悉航天飞机和进行体质锻炼。

由于太空环境的影响,实验设备在第二天发生了故障,但王赣骏决心把设备尽快修好。

在地面科学家的配合下,他以顽强的意志和熟练的技能,抢修两天半,终于排除了故障。为了弥补损失的时间,他每天除规定的12小时工作外,还加班四五个小时,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获得了使世人震惊的成果。正如王赣骏所说:“我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航天次数最多的人

约翰·扬是美国航天飞机赫赫有名的首航指令长,也是美国资历最老的宇航员。但他把青春献给航天事业的航天生涯,却鲜为人知。

1985年3月23日,在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的约翰扬首次太空飞行20年庆祝会上,人们才知道他有20年的航天生涯。

约翰·扬1930年9月34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童年时代在奥兰多度过。他首次航天飞行是1965年3月23日,他和同伴弗吉尔·格里索姆,驾驶的“双子星座”3号,这种第二代飞船的外形和第一代“水星”宇宙飞船相似,由乘员室、动力室、机械室三部分组成,重3.2吨,长约5.7米,圆锥形,底部直径大约3米,顶部直径约1米,约翰·扬和他的伙伴驾驶这种飞船创造了美国两人航天旅行的记录,绕地球飞行3圈,共4小时53分,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见诸于报刊、电台、电视台。尔后约翰·扬一直活跃在美国的航天领域,1966年7月,18日,他和柯林斯驾驶“双子星座10号”飞船,绕地球一飞行了43圈,共计70小时47分,成功地实现了和阿金纳卫星对接,从卫星上取回一个收集微流星体的箱子。再次成为美国报刊的新闻人物。

最值得纪念的,是约翰·扬两次进行举世瞩目的“阿波罗”计划飞行。第一次是1969年5月18日,约翰·扬和其他两名宇航员驾驶“阿波罗”10号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飞行75小时56分钟后,进入近月点11千米,远月点315千米的环月轨道。在绕月飞行61.6小时的飞行中,指令长斯塔福德和塞尔南进入登月舱,和母船分开,点燃下降火箭,乘登月舱飞行到距月球仅14.3千米的地方,为“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进行了近距离空中侦察,并拍摄了着陆位置照片,约翰·扬担任这次飞行的指令舱驾驶员,登月舱脱离母船8小时后与指令舱顺利实现了对接。1969年5月26日,“阿波罗”10号在萨摩亚群岛附近平安着水,总飞行时间达192小时3分钟。第二次是1972年4月16日,“阿波罗16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约翰·扬担任飞船指令长,马丁利为指令舱驾驶员,杜克为登月舱驾驶员。在这次飞行中,他们驾驶登月舱在位于月面中央高地的“笛卡尔环形山”附近登月,三次使用价值800万美元的月球车。在月面探测20小时15分,在月面停留71小时3分,带回月球岩石95.5千克。为人类登月和探测月球的奥妙作出了重大贡献。

9年以后,年满助岁的约翰·扬又荣鹰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首航指令长,和罗伯特·克里平于1981年4月12日驾驶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举世瞩目的环球飞行。对于这一历史性成就,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各国贺电纷至沓来,各种报刊竞相报道,约翰·扬和航天飞机名扬四海,被载人航天史册。1983年11月28日,约翰·扬,帕克及德国专家默博尔德等六名宇航员乘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约翰·扬和他的伙伴们同心协力,第一次把重17吨的欧洲天空试验室施放出去,进行了乃项太空试验,制造了地球上无法制造的合金,拍摄了高分辨率的地球资源照片,创造了航天飞机飞行10天零8小时的记录,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航天飞机的飞行和实验任务,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眯。

充当宇航员并不是广种惬意的轻松事,必须经过长期苛刻的各种常规和特殊的体力、智力、飞行生理和基础理论的训练。为了驾驶航天飞机,约翰·扬和罗伯特·克里平从1978年1月开始接受全面训练,除每周要上25小时的航空学和天文学课程外,还要熟读长达21卷的航天飞机操作纲要,这部航行手册经常易稿,以至他的办公室里积存的油印讲稿厚达2.5英尺。为体验巨型飞机的飞行感受,约翰·扬虽有12000小时驾驶飞机的经历,但他还拨不少时间驾驶波音707飞机,乘坐装有反向推力器和横压发生器的墨西哥型飞机,实习棘手的降落过程。为热悉航天飞机内的各种开关和五台电子计算机,他和克里平曾在航天飞机模拟舱内练习了1200多小时,以至到了入迷的程度。

约翰·扬踏人航天事业的门坎同他与航空事业结下良缘有关。他从小喜爱玩航空模型,并且是奥兰多中学足球队的后卫。高中毕业后进入乔治亚工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以优异成绩获得航空工程理学士学位。1952年6月进入美国海军,随即申请到飞行学校学习。但因故耽误了一年多。1955年1月,他被分配到海军航空基地103飞行中队服役,后来一直在海军航空站或中心任试飞驾驶员。这期间,他曾两次创造飞行记录,一次是1962年3月3日在缅因州不伦瑞克海军航空站创造了34.523秒内上升3000米的世界记录。一次是1962年4月,他在马格海军航空站创造了230.14秒钟内上升7620米的世界记录.正因为这段光荣的航空经历,1962年4月,当美国宇航局公开招募“双子星座”及阿波罗飞船宇航员时,被选中。当时的选拔条件是,身高不超过1.83米,年龄35岁以下,具有物理、生物或工程学位、有喷气式飞机试飞员的飞行经验。当时年仅32岁,身高1.75米、肩宽50厘米的约翰·扬是从。200名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63人之一。进一步考查筛选,又淘汰一半,剩下32人。随后又经休斯顿载人飞行中心的检查和评定,最终选拔了9人,其中2名非军人,7名军人。约翰·扬是其中皎皎者。1962年9月约翰·扬正式进入休斯敦第二宇航小组,开始了漫长的航天生涯。在目顾其生涯时,约翰·扬喜忧参半地说:设想到,仅仅。

20年,可以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会到太空进行定期飞行。遗憾的是,美国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没有太空站,没有在月球建立基地。他希望有一天美国能做这些事。这是美国老宇航员的心声,或许也是全人类的心愿吧。

第一位环球飞行的女飞行员第一位特技女飞行员第一位纽约—巴黎直航的飞行员第一位华人航天员王赣骏第一位环球飞行的女飞行员30年代在美国,阿美莉娅·伊哈特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位年轻美丽的女飞行员,曾因单独驾机飞越大西洋而出尽风头,连好莱坞的大明星也为之黯然失色,继而因作环球飞行失事而身亡,又使人们为之哀叹不已。又因其长相和个头酷似1927年第一位由纽约直航巴黎的飞行员林白,人们送给她一个“林德伯格式巾帼英雄”的美称。

“A.E-阿美莉娅·伊哈特”(这是她常用的签名方式)于189年7月34日出生于堪萨斯州的阿契申城,父亲是个法官,母亲是个比较保守的家庭妇女,一向反对她去开飞机。9岁时,她在衣阿华州的一次博览会上第一次看见飞机,年幼的她当时对此并未引起多少兴趣。19岁时,她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探访其姐莫蕾尔时,看见许多受伤的飞行员后十分感动,于是她决心离开贵族式的女子学校,去医院当义务护理员。这些受伤的飞行员给她讲飞行故事,使她对航空产生了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去读预科,一年后,她感到对医学毫无兴趣,便回到洛杉矶与其父母同住,并探寻通往航空事业的道路。

一次在友人的帮助下,她坐飞机在空中转了一圈,觉得有趣陂了,便报名。自费学习飞行。在一位女飞行教员妮塔·司洛克的教导下,带飞10小时便放了单飞。不到3个月,大胆的阿美莉娅便创造了女子飞行约4280米的飞行高度新记录。这时她想办法找一切可能的工作来做,包括去开运砂石的大卡车等,以便积攒钱来买一架自己的飞机。这些事情虽遭其母亲的坚决反对,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去做了,并终于买下了一架私人飞机。由于她飞行技术好,因而在许多飞行表演和飞行比赛中得过奖。后来由于生病,停飞了几年。这几年中,她曾在哈佛大学学过法律,因对法律不感兴趣,又辍学到波土顿一家商号当管理员。正当她的身体恢复健康,准备重返蓝天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开始了她的航空生涯。

1928年春,正好是林白的纽约-巴黎直航飞行一周年纪念,一些热心航空的人士在波大顿集会庆祝。时年30岁的阿美莉娅也参加了这次集会,在集会中一些人看她的相貌与身材十分像林德伯格,简直就似一对孪生姐弟。一打听原来她也是一名飞行员,而且未婚,于是一些人就建议她也搞一次林白式的飞行,其中最积极的是一位出版商乔治·巴南,并愿意出濒助。这对阿美莉娅来说,当然也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好事。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蝴年6月3日,一架命名为“友谊”号的三发福克式飞机,从波士顿起飞,直航伦敦。飞行员是比尔·史图兹,领航员是史里·戈登。阿美莉娅由于长时间的间断飞行,作为乘员坐在后座。

飞机经过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后,一直在浓云密雾中飞行,加上无线电故障,飞机的位置全靠领航员推测计算。飞行18小时后,忽然发现下方有一艘海船,阿美莉娅用一张纸包了一只桔子扔到船上,询问一下位置,可惜这枚“炸弹”滚到一个舱里,没人发现。于是飞机只得按大方向又飞了3小时,终于看到了威尔士的巴雷角,从这里直飞伦敦,共历时94小时。

伦敦的新闻界和欢迎的人群,当然不知道阿美莉娅在此次飞行中所处的位置,都把她当作英雄来欢迎,两位真正参加飞行的男子反到未受人们的重视。尽管她一再声明,她的贡献还不值一袋土豆的价钱,但人们哪里肯信,只认为是她的谦虚,于是“林德伯格式的巾帼英雄”的称号便落在她头上,怎么也推不掉了。伦敦的各界人士连续两周的欢宴,都把她放在显要位置,两位男士反到靠边站了。在回纽约的轮船上,船上的乘客都想一睹她的风采,想和她交谈,想送她记物的人络绎不绝。返回纽约后,又是连日的庆祝和欢迎,接着又在美国32座城市作旅行访问,出尽了风头,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1931年,她和前面提到的那位出版商乔治·巴南结婚了,婚后她仍然热心飞行事业,她的丈夫对她也积极支持。到1932年,她终于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单独驾机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这次她从加拿大的纽芬兰起飞,至北爱尔兰的伦敦德里,飞行时间为14小时56分。这次飞行成功后,她就更有名气了,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但是,阿美莉娅并不以此为满足,她又计划着一项新的飞行冒险。经过将近5年的准备。年已39岁的阿美莉娅,开始实行她的环球飞行壮志了。

1937年6月1日,阿美莉娅邀请一位前海军陆战队的空中领航员福列德·龙南作为伙伴,驾驶一架双发电星式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的迈阿密起飞。第一站飞到南美洲巴西的纳塔尔,然后横渡南大西洋到达非洲塞内加尔的达喀尔,这两点是横渡大西洋的最短距离,约为3050千米;从达喀尔横穿非洲大陆至埃塞俄比亚,经阿拉伯海,到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再飞越印度,降落于澳大利亚;进而飞至新几内亚,计划由新几内亚越太平洋回美国洛杉矶。这一段飞行历时1个月,虽然辛苦,一切还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