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练笔,不妨多样化。先从基础的训练说起,包括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都是很能体现读写结合的方式。仿写就是有所仿照,朱光潜在《资禀与修养》中说:“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最简捷的办法是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这一步做到了,再拿这些模范来模仿,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就成了自然。”仿写得选好范文,再用心揣摩,便于参照。扩写就是有所扩充,比如古诗词中一些短小的篇章及名句,即可拿来扩写。着眼于原诗的情景或意境,再扩充一些细节及场景,还可适当地发挥想象。缩写,多是压缩内容。比如名篇名著的阅读,可缩写故事梗概。改写,改换要求来写。比如读了《祝福》,可改写为祥林嫂的故事。续写,多是有所补充。比如《项链》中当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有何反应,就可续写下去。
再说片段训练。相对于整篇的大作文来说,片段训练也就是小作文。汪曾祺于《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说道:“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比如他出过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片段训练,或着眼于内容,或着眼于表达,可各有侧重。从沈从文所命的题目来看,仍是内容上的一些片段。至于车零件的做法,即在习作中多做一些分解练习,对于文章条理及结构的把握也很有好处。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有一则《随笔》:“文章中还有写述随时随地的片段的生活的,叫做随笔,或者叫做小品。”这里所说的随笔或小品,就是片段训练。“随笔的题材,什么都可以做。读书的心得,新奇的见闻,对于事物的感想或意见,生活上所感到的情味等等,无论怎样零碎琐屑,都是随笔的题材。随笔的用途极其广阔,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状物写景,可以发表议论。至于体式更不拘一格。长短也随意。真是一种极便利自由的文章。”随笔与小品性质相近,都是写作中最自如的表达。
“绘画里有一种叫做速写,把当前的景物用简略的笔法很快速地描写个大概或其一部分。画家常以这种练习为创作大幅的准备。随笔是文章上的速写,独立地看来,固然自成一体,但同时又可做写作长篇的基本练习。一般人要练习写作,常苦没有可写的材料,随笔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的东西,只要能在生活方面留心去体察、玩味,就决不至于愁没有材料。所以写随笔和写日记一样,是练习写作的好方法。”随笔有如绘画中的速写,此种练笔当然是离不开生活的。“好的随笔所着眼的常是一向被自己或一般人所忽略的方面。平凡的生活中不知蕴藏着多少新鲜的东西,等待我们自己去发掘。学写随笔的第一步功夫,就是体察、玩味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上作种种的发掘。”而对生活的发掘,自然离不开观察及感受等能力。
就一般意义上说,能力包括观察力、感受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力等。茅盾说过:“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包括所谓‘炼字’在内),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作者所说的下苦功,正强调了观察力需要训练。观察的对象无非是人事景物,但要重抓对象的特点或特征,即有别于其他物事之处。至于观察所得,并非照相式地摄取,而是还有心灵的因素。观察的对象不妨称之为物,与之相应的则是心的反应。观察力是对物而言的,至于心灵的因素就是感受力。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里所说的就是感受,由四时及万物而起。钟嵘在《诗品》的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刘勰在《物色》篇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又于《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之感人或应物斯感,表明人在接触外物时会有心理的反应。传统文论中,甚为看重此种反应,即感受力。感受力,表明的是心的灵敏。寻常所说的多愁善感,也有此意。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心的灵敏也需要训练。
观察力是对外而言的,感受力则是内在的引发。二者结合起来,也可叫做观感。观感中若是有意为之,即可形成注意力。苏轼说过,留意于物,往往可观。所谓可观,就是有所发现。至于观感所得,大都作为记忆储存下来,到了适宜的时机,则会激活。比如所写的题目,就是触发记忆的一个媒介。记忆力的重要,表明一种库存。至于想象力,则可视为一种延伸或拓展。但想象并非天马行空,仍是有所凭借的。朱光潜在《想象与写实》中说:“所谓‘写实’就是根据经验,所谓‘想象’就是集旧经验加以新综合。”想象是经验的重组,并非胡编乱造。记忆的库存,多是片段或零碎的经验,不见得能完整地呈现为一篇文章。这其中,就需要想象的弥补牵合。想象虽说不必照搬生活,但需要生活的阅历。
作文有其规定的文体,则从文体入手,最便于体现阶梯性。作文的文体,主要是由表达方式来界定的,即以记叙为主的是记叙文,以说明为主的是说明文,以议论为主的是议论文。此种设计着眼于练笔,可谓练笔文体或基础文体。作文伊始,是组词及造句,直到能够写出表达的片段,这大约就是小学阶段的作文。上了初中,则要掌握基础文体的写作,比如初一写记叙文,初二写说明文,初三写议论文。当然这只是各有侧重,还可交叉进行,即开始写说明文时,可回顾记叙文的写作;开始写议论文时,可回顾说明文及记叙文的写作。上了高中,还要有所提升。比如记叙文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大致可对应于初中及高中的写作。此种简单与复杂也可体现在说明文与议论文上,比如说明较为复杂的对象或议论中有所深化。且此种阶梯设计,最好能够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大致说来,初中以记叙文为主,高中以议论文为主,如此思维上也有一个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过程。此外由于作文大都是命题写作,还可在操作过程上有所指导,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及修改。在这些环节上有所落实,便可体现出操作的有序性来。基础训练、片段训练、能力训练、文体训练及过程训练等互相配合,作文的练笔就甚为多样了。而多样的训练,无非是为了提高兴趣,进而练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