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有见过奴仆吗?十几个人服侍一个人,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和智商不如他们的主人吗?不是,那是因为他们害怕主人。”
鲁仲连问:“照此说来,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是主仆关系了?”
辛垣衍说:“是的。”
鲁仲连接着说:“既然是这样,我就可以说服秦王把魏王煮熟后剁成肉酱。”
辛垣衍流露出不悦之情:“咳!先生的话是不是说大了?您怎么能让秦王烹醢魏王呢?”
鲁仲连说:“当然可以,听我说给你听。以前,九侯、鄂侯、文王三人都是纣王分封的诸侯。九侯将自己漂亮的女儿献给纣王,纣王却认为该女相貌丑陋,于是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为替鬼侯说了几句话,言辞稍微有些激烈,结果被纣王制成了肉干。文王听说后,长叹一声,结果被纣王关了百日,还差点丧命。为什么这些称王的人会有如此悲惨的下场呢?”辛垣衍回答说是因为他们是仆人,而魏国向秦国称臣实属无奈。
鲁仲连继续说:“齐愍王要去鲁国,夷维子随行。到了鲁国后,夷维子问鲁国人:‘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礼节招待我们国君呢?’鲁国人说:‘我们准备用十太牢的规格来招待他。’夷维子生气地说:‘你们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招待我王呢?我王巡游各诸侯国,其他诸侯都将寝宫让给我王居住,还要交出钥匙,然后带着衣服,捧着几案,在堂下伺候我王。我王吃完饭后,各诸侯才能退去处理其他政务。’鲁国人听完夷维子这番话后,立刻关上了大门。齐王没能进入鲁国,于是打算去薛国,途中假道邹国,正逢邹国国君死,于是准备前去吊唁。夷维子令邹国以对待天子的礼仪来接受齐愍王的吊唁,邹国上下都不同意,并表示一定要如此,必将伏剑自杀。于是,齐愍王不敢入邹。邹、鲁两国的大臣虽然在活着的时候领不到俸禄、死后也得不到很好的安葬,但坚决不以天子的礼仪接待齐愍王。如今秦国是万乘之国,魏国也是万乘之国,都有王的名分。如今见秦国仅打了一次胜仗,便要尊其为帝。由此看来,赵、韩、魏三国的大臣还不如邹、鲁二国的臣子啊!再说秦王一旦称帝,势必会变更各诸侯国的臣子,将他认为没有能力的人和憎恶的人换下去,扶持他认为有才能的人和亲近的人。这些得势的臣子将把他们的女儿和小妾许配给各诸侯充当妃姬。当她们日夜在魏王面前谗毁,魏王的皇宫里怎能安静下来?而将军您又用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呢?”
听了鲁仲连的这番话后,辛垣衍站起来向鲁仲连施礼,并说道:“起初我认为先生只是一个平凡人,现在我才发现先生足智多谋,目光深远啊!请允许我离去,此后我再也不提尊秦为帝的事了。”秦将听说这件事后退兵50里,后因魏国公子率兵前来营救而引兵离去。
鲁仲连一番宏论使辛垣衍佩服得五体投地,既破坏了秦国称帝的阴谋,也劝退了魏国的说客,可谓一举两得。
由鲁仲连劝说辛垣衍这一过程来看,不难看出鲁仲连所使用的说服方式。用其他诸侯国和大臣的具体实例,推及魏国与秦国间的关系,借以唤醒那些投降派们的斗志和勇气。在推理过程中,言辞激昂,逻辑缜密,把所有的事实都摆在了辛垣衍的面前。在大量事实的前提下,辛垣衍再也无话可说,对鲁仲连即钦佩又感激。
古人在说服他人这方面的经验,足以使现代人自愧不如。推理说服、用事实说话,只是说服别人的方法之一。要想使自己的口才更进一步,还应该向古人学习,将说服他人的方法琢磨透彻。
5.机巧语言,引人上钩
说服别人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这是说服别人时最希望达到的效果。大多数人都不喜吹别人把意志强加到自己的行为之上,这便为说服增添了许多难度,毕竟改变别人的想法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此时,就需要巧妙地设置语境,以顺藤摸瓜的方法引对方上钩,让对方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是自己改变的想法,而非他人所致。
著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他们的论辩技巧高人一筹。尤其是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充分显现了圣人的论辩风格。
当齐宣王要求他讲述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时,他却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记述过这些事情,所以后来就没有传述下来,就这样很自然地搪塞过去了,还迅速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王道上来,将话语的主动权抢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齐宣王问他品德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成王时,他简洁、干脆而又有力地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很清楚这一次谈话的中心,这时也使齐宣王有了和他进一步谈话的兴致,马上就又问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孟子只用了一个字“可”来回答,这又进一步撩拨了齐宣王认识王道的兴致。
齐宣王问:“何由知吾可也?”孟子很清楚齐宣王的心理,于是通过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来打开话题。
在讲述齐宣王用羊易牛这件事情时,他不断夸耀齐宣王的仁慈之心,所以齐宣王马上高兴起来,认为他和孟子有共同语言。由此看来,孟子的话一出就在齐宣王心里掀起了几丝波澜,所以他主动询问孟子不忍心和王道二者之间的关系。
当时孟子没有就此作出回答,他只是机智地将话移开,讲述了“不能”和“不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运用比喻,将齐宣王未推恩给百姓比作力足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后却未见舆薪,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当齐宣王想要彻底地搞清楚“不能”和“不为”到底有什么样区别的时候,孟子再次运用了比喻,将“挟泰山以超北海”比作“不能”,将“不能为长者折枝”比作“不为”。
语言很简单,但是意思很明白,并且说理还很透彻清楚。这个时候齐宣王多少应该明白“不忍之心”和王道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知道“不忍之心”也是推行王道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齐宣王继续思索的时候,孟子又一次转移了话题,他问齐宣王:“难道大兴战争,危害士臣,在诸侯间结怨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心里的快活吗?”逼着齐宣王说出他并不是为了内心的快活而是为了追求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孟子还是追问下去:“大欲”是什么。当齐宣王笑着而不说什么的时候,孟子就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进行一连串的发问。当齐宣王全部否认了以后,孟子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大欲”——称霸中原,称霸天下,让其他诸侯国和边夷俯首称臣。
说完之后,他马上又运用了一个比喻,把此举比作缘木求鱼,忠告齐宣王这样的野心是很难得逞的,而且后果也是很严重的。齐宣王听了以后内心特别紧张,所以就急着问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恶果。
孟子在这里又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举出了邹与楚战的例子向他来阐明后果,并劝导齐宣王推行王道,还向他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下贤士都归于他,耕者、商贾、旅行者都来靠近他,天下的百姓都归附他。在这里他运用了排比和修辞手法,齐宣王听后感到非常欣慰,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漪涟。
齐宣王最后还是非常高兴的,等他醒悟过来后,还主动地请求孟子告诉他如何具体地推行王道。
孟子怀着一颗对百姓的赤诚之心,提出一些认真推行学校教育,并且向老百姓反复讲述孝悌之义的建议。这样,他也再次为社会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天下太平,百姓讲求礼仪,衣食无忧。孟子运用自己的口才机智地完成了向齐宣王游说推行王道的任务。
孟子在规劝齐宣王施行王道时,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其他方法,以其他话题引诱齐宣王,使齐宣王自己明白实施王道的好处。这时,孟子引诱齐宣王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回答齐宣王的问题,而是运用比喻、类比的方式为齐宣王阐明道理,以提高齐宣王的求知欲望,然后,趁机说出自己的主张,并为齐宣王描摹出一幅美丽的天下归顺图,使齐宣王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他的想法,最终为老百姓谋了福利。
说服别人时,利用一些方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使对方对你的提议产生兴趣,这是一种最好的劝说方式。
6.移花接木,妙语激将
说服别人需要具备精妙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谓精妙的语言就是能够根据人的不同性格而采取不同说话方式加以说服,有时可能采用温婉的语言劝说,有时会采取激烈的语言激怒,激怒对方的说话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将法”,它虽然不能让枯木逢春,至少可以提高说服的胜算率。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人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打击,必然会产生愤怒、消极、亢奋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处于不理智状态,思维容易被人控制,所以,此时是说服别人最好的时机。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要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才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呢?
(1)正确掌握对方的性格
一般来说,自尊心强、性格外向、感情浓厚、自制能力低的人比较容易产生激动情绪,对这样的人使用激将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失败。而对那些心思细腻、思维逻辑严谨、谨小慎微、性格内向、比较理智的人,不宜运用此法。因为这些人比较敏感,他们很可能把这种反面激励的话当作一种讽刺和嘲笑,内心深处会产生抵触心理,对你严加防范。这对成功说服没有任何好处。
(2)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意图
使用激将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表露自己的想法,否则容易使别人产生被利用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些对对方有利或者能使对方的才华显露出来的话,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定目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服周瑜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时,运用的就是激将法,使周瑜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诸葛亮的要求。
诸葛亮在鲁肃的引领下来见周瑜,出于礼貌,周瑜出门而迎,双方寒暄过后,分宾主就座。此时,鲁肃率先打开了话题,他对周瑜说:“目前曹操率领大军南侵。我们是与曹操讲和还是应战?我们主公尚未决定下来,说要听将军您的意见,不知道将军您作何打算呢?”
周瑜答着说:“曹操自命为天子,他的军队实力不可小视。我们绝不能轻敌啊。如果出军应战,失败是必然结果,投靠曹操才能得到安稳。我意已决,来日见到主公,便当遣使纳降。”
周瑜表面上说要向曹操投降,实际上是在挑拨诸葛亮,希望诸葛亮来求他,以显示他的威严。因此故意说些欺诈性的反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鲁肃性格憨厚,没有听出周瑜的弦外音,大为惊异地说:“这种说法欠妥,江东的基业,已经历了三世,怎么能这么轻易就被毁了呢?伯符临终之前,把军务大事托付给将军您。如今出兵抗曹,正是维护江山社稷的时候,将军怎么能背信弃义呢?”
周瑜诡辩地说:“江东大郡,有无数百姓;如果发起了战争,百姓必然会埋怨我,所以,我才决定投降的。”
听到周瑜这样说,鲁肃更着急了,争辩说:“将军所言不对,凭借将军的英雄气概和东吴的险固,即使曹操的势力再大,也未必能称心如意。”
此时,诸葛亮将他们二人的争辩全部听在耳里,已胸有成竹,不禁微微发笑。
周瑜见状,笑着问诸葛亮:“孔明先生笑什么?”
诸葛亮说:“我不笑别人,只是笑子敬不识时务。”
这句话,把老实憨厚的鲁肃搞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问:“先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笑我不识时筹?”
诸葛亮说:“周瑜打算向曹操投降,是非常合理的。”鲁肃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继续说,“曹操善用兵,天下没有人能阻挡他。以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对抗。可现如今这些人都已经被曹操争取过去了,所以,天下就再也没有人是曹操的对手了。也唯有刘备不识时务,硬要与曹操抗衡,如今落得孤军奋战,生死存亡还是个未知数。将军此计不但可以确保妻子老小安全无恙,还可以过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至于国家的兴衰存亡,就听天由命了,这有什么值得顾惜呢?”
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在贬损周瑜,说他不敢与曹操对抗,不能称得上是真英雄,只是个贪图虚荣、安逸,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自己私欲的小人。周瑜听到诸葛亮这番话后,气得难以忍受,自觉颜面无光。但诸葛亮认为这么做还不够,又接着说:“我有一条妙计,不用带着酒、印,也不必献上金银珠宝,只派两个使者过江,曹操看见此二人后,便能体会到你的投降之意,百万之众自然会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听到这里,不禁问道:“谁有如此大的本事,能使曹操退兵?”
诸葛亮说:“我曾经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个铜雀台,非常美丽壮观,希望用天下的美女将其充实起来。曹操原本就是一个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大乔,小的叫小乔,有惊天绝世的容貌。曹操曾就此发誓:‘生平一定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统一四海,成就大业;二是得到江东二乔,放在钔雀台,以供晚年享乐。’现在,曹操的百万大军,在江南虎视眈眈,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二乔’罢了。将军为什么不去找乔公,重金买下这两位美女,派人将她们送给曹操呢?曹操一旦得到这两位美人,必然心满意足,班师回朝。这可是范蠡献西施的计策,为什么不赶快效仿照办呢?”
周瑜问:“你所说的话可有证据?”
诸葛亮继续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文才出众,妙笔生花。曹操曾经命他为铜雀台做赋,赋中的意思是说,他的父亲乃是天子,发誓要迎娶二乔。这首赋文辞华美,其中有几句是:‘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风。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愿斯台之永圆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到此,勃然大怒,站起身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