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把执行规则与品德学科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品德学科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考核学生在道德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遵守课堂规则应成为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最起码条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在执行课堂规则的过程中,有必要把它同课堂的学习评价结合起来,这是品德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是课堂规则得以自始至终执行的有力保证。利用学习评价来肯定和奖励那些遵守课堂规则的行为,来否定或批评那些违背课堂规则的行为,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课堂规则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使用惩罚,不能动不动就威吓或责骂学生,因为惩罚、威吓、责骂缺乏正面和积极的教育作用,甚至容易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和反叛心理,影响师生间应有的融洽交往,最终影响课堂规则的有效执行。
三是执行规则应遵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性就是要坚持“一把尺子”的执行标准,就是要保证课堂规则的执行到位。灵活性就是教师在执行规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作出不同的辅导,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弹性处理,使课堂规则的执行更为合理和有效。在课堂规则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既不要让学生觉得教师偏心,也不要让学生觉得委屈,就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及矫治
学知识可以有所忽略,而学做人却不能随意忽略;同理,学知识的课堂也可以有所忽略,而学做人的课堂是不应该有所忽略的。学做人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从每一个行动开始,从每一个道德标志开始,从每一个习惯开始,品德学科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做人的基础阶段,重视课堂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课堂规则,课堂管理并非就能一步到位,经常会出现失范现象,从而使教师不能积极有效地实施课堂管理和处理学生行为,而造成课堂问题。课堂问题一经发生,又容易蔓延,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和课堂纪律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1、品德课课堂问题产生原因
课堂问题的产生,它是由许多综合因素造成的,涉及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归纳之,课堂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从学习角度看,教师的教育缺失是课堂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是课堂上教师缺少应有的人格魅力。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就像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倍受学生关注,或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粗口话,一个怪动作都会被学生模枋,诱发课堂问题,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不再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将会被学生视为“讨厌”和“无所谓”。
二是课堂上对“问题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和关注。有的教师对待“问题学生”,总是采取厌恶、歧视的态度,动不动就把品德课的内容直接指向这部分学生,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他们对抗行为的产生,诱发课堂问题。
三是课堂教学缺少应有的生命意义。“儿童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有的教师将品德课上成了训话课,空洞单调的说教成为课堂生活的全部内容,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意义,从而使课堂失去了生命活力。除此之外,教师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差、教学懒懒散散、对学生要求不一致、向学生随意许诺、软弱无能、缺乏魄力、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等因素,也是课堂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诱因。
四是课堂上缺乏应有的管理适度。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就会使学生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作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也会诱发更多的课堂问题。
(2)从生活环境角度看,学生自身的发展缺失是课堂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是课堂问题受学生性别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男孩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比女孩更多,是因为男孩好动、胆大、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加之他们自我控制力相对太低,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因而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相反,女孩由于容易接受暗示,比较害羞,较少自行其是的能力,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她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显然比男孩少。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忽略女孩的问题行为,而放任其发展。心理学家克里布斯(Krebs,R·)曾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女孩在诚实方面不如男孩,女孩在考试时作弊的现象大大超过男孩。
二是课堂问题受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比如,学生存在视、听等生理方面的障碍,也有可能影响他正常的学习活动,忽视课堂规则,诱发课堂问题。又比如,学生存在焦虑、受挫折等的心理方面的缺失,就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诱发课堂问题。此外,学生个性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抑制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3)从社会风气角度看,课堂问题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当大。
一是课堂问题受家庭消极因素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表明,离异家庭、父母经常打闹的家庭、溺爱纵容放任子女的家庭的消极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容易使他们产生对抗性逆反心理,进而把这种消极的因素带到课堂上来,诱发课堂问题。
二是课堂问题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消极因素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虽然一些教师提出“5+2=0”的教育尴尬有些夸张,但诸如影视、网络等传媒存在的暴力、色情、凶杀等低级趣味的内容,会让学生耳濡目染,甚至盲目模仿,把一些消极的东西带到学校,进而诱发课堂问题。
2、课堂问题的矫治策略
在探讨矫治措施之前,让我们先来阅读一则有关的资料。
处理问题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避免下列误解:以为学生愈安静,学习效果愈好;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教师命令的服从上;以为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
2、教师应了解儿童。儿童就是儿童,不是小成人,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3、教师应认清真正的问题行为之所在。
4、教师应确认,处理的对象是学生所表现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教师只是不喜欢他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这个人。
5、教师应教育学生知道如何表达其情绪,尤其要避免压抑,以促进身心健康。
6、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宜伤其自尊,以避免新的问题行为。
7、教师处理问题行为时,务必先了解其症结所在才能作有效的处理。
8、注意方法的运用,如发现原先使用的方法经一段时间后仍无效果,则应转换方法,以免错失良机。
资料来源:吴清山等,1994,第378页。
资料转载:施良方、崔允淳,《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309页。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以育人为主的品德课,对其课堂问题进行矫治是十分必要的,其矫治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注重情感作用,以尊重唤起学生的自觉意识。俗话说: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即使课堂问题行为已经产生,教师也要以平静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用慈祥的面容、期待的眼神和饱满的情怀去感化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唤醒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陈秋兰:《心理暗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班主任,2000.9。使其终止危害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
二是运用暗示策略,将课堂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所谓暗示[snggestion],是指人体通过生命、智慧的代码——语言、体语、手势语、情境等含蓄的、间接的方式,来施攻主体能量,对别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过程。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巧妙运用暗示策略,是矫治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措施。暗示的结果使人的心境、兴趣、情绪、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进而会改变学生的某些行为。比如,对一个正在搞小动作的学生,教师很自然地走过去,轻轻碰碰他,这比当着全班直接叫他名字,制止他不搞小动作,其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对一个正要打瞌睡的学生,教师适时向他提出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让他去思考,这比教师当堂批评他上课打瞌睡,其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再如,在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说:“我们班的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好样的,个别同学以前有缺点,现在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这样,即使那些经常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也会很快转变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火刚刚点燃,就在各种积极的暗示中给迅速熄灭了。
三是运用归因理论对症下药,及时终止课堂问题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对我们矫治课堂问题行为有重要意义。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相当复杂,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运用归因理论,对学生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机智、果断,冷静处理,分析原因,抓住症结,对症下药,选择有效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及时终止课堂问题行为。作为一个品德学科教师,更应该注意到这点。否则,本来一个微不足道的课堂问题,被教师上纲上线了,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会严重伤害学生,引起学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为以后更多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留下了隐患。比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时可通过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以避免问题行为的乘虚而入。又如,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
四是认真研究品德教学规律,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本质上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如果我们的课堂变得象参与游戏一样有趣和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其个性得到最佳的张扬,可以肯定,这样的课堂是不易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品德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最佳策略就是认真深入地研究品德学科教学规律,优化课堂结构,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品德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来。“三思一行”教学模式的建构,其目的就是要优化品德课教学的课堂结构,满足学生参与品德学习活动的需要,让课堂成为点燃儿童的心灵火把,让学生在“思与行”的活动中永远保持参与的欲望,不让课堂问题行为留下产生的空间,从根源上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五是树立大教育观,把育人的工夫尽量延伸到课外。既然课堂问题的产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不能把矫治策略局限于课堂,而是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同家长与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的育人圈,尽最大努力避免学生因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生产。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摘自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