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我爱记账本
8168100000021

第21章 健康投资别陷入误区

(1)健康投资误区之一:吃得好就是健康。

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能活到100岁以上的并不多见,宋美龄是其中一个。据说宋美龄最爱吃牛排,不过牛肉的高热量显然已不适合高龄人士,因此她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体重在合理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吃,一旦超出重量就决不吃一口。她的另一个习惯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灌肠。肠子,尤其是大肠内聚集大量毒素,定期灌肠有利于人体排除毒素。

显然这位名人深谙“进出有度”的法则。健康是机体平衡和心态平衡的概念,过于“急功近利”或者只注重单方面健康都是健康投资的大忌。有些人以为吃得好就是健康,所以每天在饭店里山珍海味,专挑有营养的吃。结果不但迅速发胖,而且还因为负担过重而得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

所以失去平衡的饮食,最后会导致健康失衡。特别是很多从过去艰苦岁月过来的中年人,尤其具有“挥霍投资”的倾向,只要听到所谓的“健康食品”就拼命吃,以为健康就像愚公移山一样,只要用力挖土就行,可见营养过多反而累及健康。投资于“吃”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适度”二字,过犹不及。

还有一类普遍现象就是过度消费保健品。合适的保健品确实有助于防止疾病。尤其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膳食精细而且不平衡,再加上环境污染严重,适当的保健品对健康才有益。问题在于保健品虽然不是药,但是即使号称“全天然”的保健品,在加工成片剂的时候还是要加入赋型剂,这些化学成分难免会有微弱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国内的保健品市场过于混乱,有些生产企业为了让“保健作用”明显,甚至在其中加入激素,这种保健品不仅无法保健,反过来还会危害健康。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吃什么保健品,到底怎么吃。国外流行的营养师在国内还未成长起来,而一般百姓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大都投师无门。要知道,即使是普通的维生素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适合其他人的保健品未必就适合你。所以在购买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以免弄巧成拙。

(2)健康投资误区之二:健康等于花钱多。

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话来说,健康投资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服务等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家庭或个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正是投资的结果。

健康投资,既是投资,同时也是消费。如果我们用一个图形来表现的话,可以发现健康和投资多少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我们每个人在开始的时候有个健康“存量”,随着健康投资的增加,那么我们的健康存量就能增加。换句话说,我们衰老的速度就会变慢,患病的可能性就在降低。但是并不是投资越多,健康存量就越多。当健康投资到达一定的程度以后,我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将达到最大值。再往下,即使投资不断增加,健康反而没有多少变化。

更重要的问题是,健康投资不完全等于花钱。健康投资包括食品、衣物的消费,包括健身时间的投入,还有个人行为选择。

中国自古以来僧人中长寿者居多。过去的很多解释认为这是因为僧人吃素,饮食清淡。但现在也有相反的说法,据说近来有一项针对645名寺院僧人的体检,这些人终身素食,但还是有45.6%的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有34.3%的慢性疾病和长期营养不良有关。

虽然僧人长寿,但光吃素未必就代表健康,这是为什么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健康并不仅仅和食物有关。僧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修炼”,读佛经,修行,都能让心境平和,使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不过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如今物欲丰富的年代,很多人的消费行为不够理性。他们甚至以大量消费作为一种心理暗示的方式,似乎只要花钱花得多,身体就一定健康。甚至有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补品就买,平时不喝水光喝果汁,生活方式极不科学。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贝克尔在解释健康投资的时候用的是“健身时间投入”,而不是“健身投入”。和其他投资不同的是,健康投资不仅仅是钱的投资。光用钱买不来健康。

(3)健康投资误区之三:买了保险就高枕无忧。

有人认为买了保险就高枕无忧了,这只能说你的保险意识还算不错,可惜将买健康保险与保重身体健康的关系本末倒置了!

要知道,买保险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将来你生病,可以用保险金来补偿自己的收入损失,并用来增加自己所能支配的治疗经费,能够让你尽量找个好医院、好医生、好药物,甚至可以让你有钱去发达国家治疗,但保险唯一做不到的就是不让你生病。

我们谁也不愿意生病,只是生病这玩意儿,没办法受主观意念的控制,不以我们人类的意志而转移,它要发威了,保险根本挡不住,因为虽然名为“健康保险”,但这保险只能是未来可能得到的一笔经济保障,而非你个人的身体健康保障。保险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只能在疾病来临之际,为你受损失的家庭经济困难“雪中送炭”。个人能够通过健康保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的是疾病发生后的经济风险,而非个人身体面临的风险。

唯一能挡住疾病来势汹汹的脚步的,是平时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是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加强锻炼增加自身免疫力,而不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产物――保险。

所以说,认为买了保险就可以不用担心生病的想法是不对的。买保险是怕万一发生疾病没钱治病,或者说为了减少疾病发生后带来的费用支出,而不是为了将来能用到这笔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