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选项创业致富实战宝典
8165300000021

第21章 确定加盟金额及筹办方法

如何确定合适的加盟费用,对总部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题目,它直接影响到特许事业的顺利成长。由于投资者在费用方面通常相当敏感,费用定得太高,投资者不能够获得预计的利润,自然不会对该项业务感兴趣,即使加盟进去,不久也会退出;若费用定得太低,总部收益受损,甚至无法弥补所提供办事的费用开支,将会得不偿失。无论如何,总部都应该尽早拿出一套合理的收费方案,确定加盟费用水平及收费方法,以便制定出合适的预算,弥补其治理费用,并取得足够的盈利。

1.加盟者向总部交纳的加盟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加盟金。

也称为首期特许费,是加盟者在加盟时向总部一次性交纳的费用,它包括加盟者有权使用总部开发出来的商标、特殊技术等费用,体现了加盟者加入特许总部所得到的种种好处的价值。

(2)包管金。

作为今后交纳各项费用及债务的包管,同时也带有总部向加盟店所提供商品的预支金性质,数目各公司不等。合同中止时是否退还,情况也各不相同,依据双方的合约而定。

(3)权利金。

是总部对加盟店进行经营指导而收取的费用,由加盟店定期交纳。权利金的计算要领依行业差别而差别,如便利店一般为毛利的30%—50%,快餐店一般为销售额的5%—10%,出租业按租金收入的6%—8%;小酒馆按店铺面积收取,还有定额费等。

(4)违约金。

如违反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及禁止事项,按合同规定向受损害的一方交纳违约金作为赔偿。

(5)其他费用。

如店铺设计及施工费、培训费、广告宣传费、设备租赁费、财务业务费、意外保险费等。

2.加盟特许体系是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

投资一家加盟店需要多少资金?如何运用这些资金?例如,把多少资金用在店铺的装修上,多少资金用来购货,多少资金用作加盟,多少资金用作周转等等,这些都必须事先作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加盟者在加盟之前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1)前期加盟费

加盟者在开业之前,必须向总部支付一笔特许经营权使用费,这笔费用往往在签订合约时支付。这是与自己创业不同的地方,若是自己创业,则可以用不着这笔费用。于是会有人认为,店铺还没营业,店主还没收益,就要支付这样一笔可能是为数不少的费用,岂不是很吃亏。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笔可以使加盟者避免风险,帮助事业成功的保证金,如果所选择的加盟总部是合适的话,便是物有所值了。因为当加盟者付出这笔费用后,即使他是个外行且对生意一窍不通的人,也可以在总部的协助、支援下,很有条理地一步一步开展自己的事业。

前期加盟费依据不同的加盟总部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占加盟者投资的5%-10%之间,即如果开办一家加盟店所需资金是50-60万元,则前期加盟费是5万-6元之间。当然,这也不全一致,如果加盟者要得到像麦当劳这样一流的特许经营权,则他往往要具备雄厚的财力并向总部支付一笔高额的特许经营费用。

(2)后续加盟费

这是加盟者开业后每隔一定时期支付的一笔费用,有的按月支付,有的按年支付,它包括特许权使用费,即权利金;购买或销售总部产品,如原料、产成品、经营设施和设备等;总部为加盟者提供经营管理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

这笔费用根据总部提供的援助多少、总部的管理水平,总部的信誉高低,总部开展的宣传推广活动等因素而定,一般是按经营业绩提成就无需准备,要知道它是按销售额比例提成,而不是利润提成,无论加盟者是否赢利都必须交纳,因此在预算投资效益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笔费用计算进去,并预先作好打算。足够资金才开业。这种完全靠自己资金的开业经营的方式,由于无需偿还债负,经营上较为轻松主动比较稳妥。但要筹集足够的开店资金,将会延迟开店创业的时间。而且,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物价是不断上升的,两年前可能50万元已足够开店,而两年后的今天,则可能要80万元才能开店,再加上别人捷足先登等,留给你的机会可能会减少。所以,加盟者越迟开店,所需资金越多,开业难度也越大。

第二种即贷款,这种方式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是以借贷方式筹集开业资金,在开店后,每月要在营业额中拨一部分用来还债,除了本金以外,还要加上利息。但它的好处是可以减轻开业时的财务压力,可以早日实现加盟特许体系的目标,一般有意加盟特许经营的投资者,均需要向银行或财务公司借货,以减轻负担。

向银行借款,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偿债的能力,否则开业之后,很可能因为要支付利息的缘故,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致使经营无利可图,甚至变成亏损,当然,即使有偿债能力,即使有借贷来源,加盟者也不能全部寄希望于借贷,必须先准备一笔自有资金。

因为光靠借款就想盈利很不现实,如果有一种生意可以完全利用别人的资金来经营就能获得收益,也可以还清贷款,那么这种生意必须是有很高的收入,而且经营者的手法十分的高明。这种情况可以在以前生产什么就能卖出什么的时代行得通,但在现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时代无异于天方夜谭。如果加盟者忽视自己的资金比例去贷款,则在资金周转方面,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那么,自有资金占多少比较合适呢?根据经验表明,自有资金最好占六成,若贷借资金占六成,则经营就会出现困难,除非市场行情出乎意外的好,收回投资很快,否则极易陷入困境。

很多人只注意筹集开业资金,而忽视日后经营所需的周转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不少人创业失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缺乏资金周转,以致开业后常常为资金烦恼,无法集中精力搞好经营。

(3)租金

在一个高地价的地方,加盟者自己买地经营用很不现实,因此必须租借别人的地方经营,既然如此,加盟者在开业前必须考虑租金这一因素。

店铺的租赁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总部先租下来,经过装修后,再转租给加盟者;二是总部与加盟者一起去选择合适的店铺,看中后,在总部协助下加盟者直接与业主签约;三是加盟者自己去寻找铺位,看中后租下来再与总部商洽加盟事宜。先由总部租下房后再转租给加盟者,这种方式对加盟者最有保障,而且总部名声大,谈租约时讨价还价能力大,且总部可以控制铺面,但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有些商场铺面是不允许转租或分租的,可能抵触租方合约;如果加盟店决定不继续经营,在找到新的加盟者之前,需由总部承担租金的责任。因此,很多总部索性由加盟者直接向业主租铺,这虽然较为简单干脆,但对加盟者来说则缺乏保障。

为了确保租赁的能力,业主在签约时往往要求承租者预先支付半年或一年的租金以作保证,因而加盟者要在开业前就得拿出这笔钱来。租金的高低视商店的地理位置而定。不同的交通条件、周围环境、建筑物构造等,租金会有很大的出入。把商店设在繁华的闹市中心与设以居民住宅区或偏远的郊区,其租金水平往往会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要尽量节省这笔投资,选择一个恰当的店址非常关键。当然,也不是租金越便宜越好,如果租金便宜了,但生意却冷冷清清,加盟者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相反,即使一些地方租金昂贵,但生意兴隆,加盟者同样会有不小的收获。

(4)其他资金

除了以上必需的资金外,加盟者还得准备另一笔资金,用于装修店铺,用于购买设备,用于购买原材料或货物,用于支付人工、水电费,电话费用其他各项收费等。

就内部装修来说,如果是超级市场,便利店或一般专卖店,只是简单地装潢一下,只需要花费数万元。但如果像装饰品店、西餐厅、高级服饰店等高价位的商店,为了衬出商品的格调,必须多多强调店铺的风格,自然内部的装潢费耗资较多,通常会达到10多万元。

就设备来说,如果商店出售的是一般日用品,设备多半以货架、箱子、收银机、电话、冷暖空调为主,这些用品的开销约数万至10多万元不等。如果是饮食店,则以柜台、桌椅、餐具、烹饪设备、音响、空调为主,因此花费较一般商店要多。若需要购买专用烹饪设备,如麦当劳、肯德基、凯菲冰淇淋的招牌商品的制作设备,则这项花费更大。

此外,还要有进货资金和应付人工、水电等日常费用,不论是开设哪一种性质的特许店,都是必不可少的。加盟者最少要多预备一个月以上的周转资金,才能应付日常的经营。在创业初期,生意未必有保障,一个时期内可能会很少进账,少则一年半载,如此看来,一个月的周转资金还远远不够,必须准备更多。所以,受许人必须有一定实力,才可以开业。

星巴克的选址法则:定位“第三生活空间”

星巴克的选址策略其实很简单,星巴克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家和办公室中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星巴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就是这一点。第三生活空间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呢?在1999年星巴克没有开店以前,如果大家想谈一些事情会去哪里?是麦当劳、肯德基,或是去一些中餐馆,如果在用餐的时间去没有问题,但是非用餐时间去哪里?这些确实是很困惑的事情,而星巴克当时切入点也就是针对能够给客人提供一个“谈”的场所,这也决定了星巴克选址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方法。

星巴克选址首先考虑的是诸如商场、办公楼、高档住宅区等汇集人气聚集人流的地方。此外,对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有帮助,或者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星巴克也会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即使在开店初期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

星巴克对开店的选址一直采取发展的眼光及整体规划的考量。因为现在不成功并不等于将来不成功。

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店是位于北京的星巴克丰联广场店。当初该店开业时,客源远远不能满足该店如此大面积的需要。经营前期一直承受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但随着周边几幢高档写字楼的入住率不断提高,及朝外大街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丰联店成为该地区的亮点。星巴克最终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现在该店的销售额一直排名北京市场前列。

星巴克在中国的拓展之路就这样一步步地迈开了。步调的快速则得益于开店时遵循以租为主的发展策略。星巴克对店面的基本要求很简单,从十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都可以开设,以租为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少的资金开设最多店面。

一直以来,星巴克对外宣称其整个政策都坚持走公司直营店,在全世界都不要加盟店。直营模式一方面保持了连锁店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星巴克的扩张资金提出了要求。

“我们目前还是在举债经营。”星巴克的负责人承认,公司的直营模式对于营业有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目前的牺牲是为了以后发展。”星巴克这里强调的以后的发展即品牌经营的多元化。

星巴克的选店模式更多倚重于当地星巴克公司。选店流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当地的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的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的商务楼,也会考虑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在上海,这三种选择方式的比例大概是1:1:2.

第二阶段是总部的审核。一般来讲,星巴克的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他们协助评估。星巴克全球公司会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数据和表格,来作为衡量店面的主要标准。而这些标准化数据往往是从各地的选店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中分析而来的。

事实上,审核阶段的重要性并不十分突出,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当地公司手中。如果只是等待亚太区测评结束,很可能因为时间而错失商机。“虽然95%的决定权在地方公司,但是也有制约机构来评定我们的工作。”一位部门负责人透露。在星巴克,一方面理事会会根据市场回报情况,评定一名经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会计部会监控各店面的经营情况。

星巴克有独立的扩展部负责选点事宜,包括店面的选择、调查、设计和仪器装备等一系列工作。以上海统一星巴克为例,这一部门包括部门经理在内的人数在10人以上。

商圈的成熟和稳定是选址的重要条件,而选址的眼光和预测能力更为重要。比如,星巴克的新天地店和滨江店,一开始都是冷冷清清、而非成熟的商圈,然而新天地独特的娱乐方式和滨江店面对黄浦江、赏浦西风景的地理优势,使得这两家店面后来都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上海公司主要的利润点。

§§第五章 连锁店铺设计与布局——“无声”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