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选项创业致富实战宝典
8165300000010

第10章 连锁加盟陷阱规避——小心驶得万年船

“例”投资开店加盟,一定要注意加盟陷阱,莫盲目投资,陷入骗子圈套。本想大展拳脚,没承想,听信他人一面之词,自己辛苦积攒的近10万元打了水漂。昨日,某社区居民张先生以被骗经历提醒居民切莫轻易相信连锁加盟。

一年前,张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王明(化名),“他告诉我,曾在日本呆了10多年,对日式餐饮比较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回国后正在筹备日式料理店,想借机大展拳脚。”听说轻松即可获得10多万元的年利润,张先生不禁心动。多次交谈后,张先生提出加盟,王明爽快答应并建议张先生在某大学附近开店。

很快,张先生与王明签订了加盟协议书,双方约定,由王明提供店面设计、品牌、工艺,统一配送原料并协助张先生进行店内外装修,张先生缴纳3.5万元的工艺转让费。协议书中明确规定,张先生享受25年商标使用权,每年缴纳1200元品牌管理费。而王明则承诺,为保证经营者的收益,本市区仅策划成立10家品牌店。

合同签订不久,张先生的快餐店正式营业了,然而不到一年时间便惨淡收场。原来,王明仅在短期内统一配送调味料,此后便让张先生自行购买。加之顾客不多,快餐店日益亏损,只好停止营业。

眼见投入打了水漂,张先生多次找王明交涉退出加盟一事,被王明拒绝。开店近一年时间,王明根本无法提供使用品牌,而且调味料未做到统一配送。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张先生将王明告上法庭,希望撤销加盟协议书,并返还加盟费3万元、装修等损失5万多元。

经过一审、二审、再审,张先生终于盼来终审判决书——撤销加盟协议书,王明返还原告3万元加盟费。但对于张先生提出由王明赔偿装修等损失,法庭没有予以支持。“权当花钱买教训了。”张先生看着判决书苦不堪言,“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切莫轻信他人一面之词。”

近几年加盟骗局日益增多,不少人被骗得血本无归,所以,加盟连锁店前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提高警惕,切不可仅凭一面之词,草率支付高额加盟费。进行实地考察,除查看工商登记外,还要查看该品牌是否具备特许加盟资质,是否有统一配送车、出产基地及货源。一旦对方用各种借口拒绝参观,十之八九是骗局。

“例”小艳(化名)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但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大学生快速致富的项目,经过反复斟酌,她选择了在网上开一家服装加盟店。与这家加盟店联系后,对方并没有考察她的开店能力,马上以建档案和保证个人信息的名义要她汇1万元的创业经费。小艳想都没想就把钱汇过去了。次日,该加盟店又以考验诚信为由要求小艳再汇1万元,创业心切的小艳马上又照办了。第三天,加盟店又给她打电话称,创业基金越多越好,如果她凑不够,公司可以贷给她5万元,但要先交半年8%的利息。于是小艳备齐了贷款材料后,又汇了4000元的利息过去。

骗子总是欲壑难填的,就在小艳把第三笔钱汇过去后的半小时内,加盟店又要求她在半小时内再汇贷款总额的2%的保证金,以确保她在经营过程中有应急能力。直到这时,小艳才恍然大悟:自己陷入了一个网络骗局。还没有拿到任何加盟许可或合同,也没有拿到任何货物的小艳一再要求退款,但加盟店却百般推脱。看来,这钱是要不回来了。

还没走出社会就想着“天上掉馅饼”。一些所谓加盟连锁企业深知大学生创业心理,已为他们准备好“连环套”:品牌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成功运营史,实际已死无对证。生产基地在某发达省市,可是路途遥远不便去看;加盟利润很高,这只有天知道。经营好了还给你奖金和装修费,前提是经营好,这基本没希望。还举许多成功范例,带你去看其他加盟店,实际就是托。更重要的是,投资成本仅两三万元,还有优厚的换货条件,风险很小……

这么多“好处”怎能不让创业心切的大学生心动?但是,就像阿里巴巴资深观察家裘唐明所说,真正的品牌公司,在授权前肯定会做周密的考察工作,只有真正有经营能力,也有经济实力的人,才会获得他们的品牌授权。也就是说,凡是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易被仿制,经营模式易被参考,而总部又是成立不久的新企业,那么,对其所推出的加盟项目就要慎重考虑了。

大学生在创业路上更应该高估风险,因为资金对他们而言,本就是稀缺资源,一旦被骗,很难东山再起。

初次创业者需要谨慎加盟绕开陷阱。

1.陷阱一:免费加盟

说是特许加盟,实际上却是在卖机器,或者从中收取不菲的加盟费,这是目前特许加盟展会上屡见不鲜的现象。例如某展会上,一家生产浴箱的公司列出的加盟条件是,不收加盟费,只需购买他们的机器并一次进货30台,就可取得县一级的市场代理权,这意味着有了发展下线加盟者的权利。他们虽喊出了免收加盟费的口号,打的却是购机加盟的主意。一旦该公司“圈钱”后逃之夭夭,处于弱势的加盟者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策:这类项目加盟的前提就是购买盟主的机器设备,有些在市场上花更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的机器设备,在盟主那里号称是“全进口”、“国际专利”,要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加盟者。如果,你知道同样的机器在市场上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来,且购买机器的费用占了加盟连锁金额的大头甚至是全部的话,你就要警惕了。

2.陷阱二:当场缴纳定金

只要你去逛过连锁加盟展,以下这一幕你肯定不会陌生:你尚未走到某个项目的展台前,就看到展厅各个角落几乎都散落着穿着这一品牌服装的“跑单员”,拿着个小本向你推荐并领你到展区极力让你加盟,还急切的催促你,有数不清的人要加盟,“时间就是金钱”,你赶快签约付定金吧,否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正在犹豫时,全场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原来有人当场交钱了。愈是来者不拒的加盟总部,愈是可能有问题。特许经营是“一倒全倒”的格局,一家门店出现问题,将会牵连到所有门店。正规的加盟总部为了要求商品与服务品质的一致化,对加盟者的资格审核极为严格,包括加盟资金门槛、履约担保、进货渠道等。如果,盟主对加盟者不加考察,只要当场交了加盟金,立刻就可以加盟的话,你同样要小心了。对策:很多加盟者只听总部的书面或说明等一些资料,就草率的签约加盟,等到有纠纷时到总部一看,才发现总部比自己的店面还小,根本没有解决门店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因此,亲自走一趟总部与其加盟店、搜集资料,是必要的。在筛选加盟连锁企业时,准加盟主可以要求总部提供相关信息,如果总部不能提供的话,最好考虑清楚。另外,可要求总部提供现有加盟店的家数与地点,自己挑选与预期商圈类似的加盟店进行暗访,了解加盟店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否真的如总部所说一般。千万不要在没有调查研究之前,就草率地缴纳加盟费或者定金。

3.陷阱三:免加盟金或加盟金极低

如今,不少加盟总部用加盟费用少、资金“门槛”低来吸引加盟者,但加盟者要注意的是,投资金额低也并不意味着风险小,有时可能更是蕴涵着风险。对策:衡量加盟费的标准时不能简单地看金额的高低,而是看这些费用与盟主所提供的产品、管理、品牌以及技术是否相称。那些没有品牌知名度,自身就比较弱小的盟主,根本就没有办法帮助加盟者来抵御风险,碰到这种加盟项目,还是小心为妙。

4.陷阱四:承诺短期回收成本

一家连锁加盟主承诺只需交几万元加盟费,就负责帮助加盟者提供业务培训并负责广告投放和店面装修,无任何从商经验的加盟者凭借这个搭建好的“平台”,只需半年内也就收回成本,并迅速赢利,每年也有数万元的纯利润。但加盟商一旦加入该连销体系之后却发现投资成本远不止原先所说的金额,商家事前的承诺并没有到位,折腾两三年后仍未收回成本。对策:同正常经营一样,一个加盟项目也有一个投资回收过程,至少要经营1年至1年半之后,才有盈利的可能。对于那些盟主声称的收益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就值得怀疑。目前,工商管理部门对注册企业的管理也从原来的审查制改成登记制,因此,盟主所选称的收益率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部门的考察,只有靠加盟者自己仔细地判别。

5.陷阱五:参观“样板房”

最常见,也最隐蔽的圈钱陷阱。有的特许经营授权方做几个样板店,再通过前期包装、造势就开始“圈钱”,只顾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别的事情都不负责。对策:有了前车之鉴,加盟者在做出加盟决策之前,最好多看看同一品牌之下,多家店的经营情况,除了看总店之外,还要看加盟店的情况。而且,最好自己随机抽查几家加盟店,而不要只看盟主推荐的那几家,因为,那很有可能是盟主故意营造的“样板”。进行随机调查之后,从中找出具有一定开店经验,且连锁店数达一定规模或发展至少两年以上的店加盟,这样就比较有经营保障。

6.陷阱六:看上去很美的合同

某些特许加盟授权方,承诺可以收购加盟方的产品,但他们会在合同上注明要达到他们的产品标准,这种标准又很模糊,加盟商生产出产品后,授权方可以以产品不符合要求为由拒收,加盟者只能吃哑巴亏。对策:在参与加盟连锁的项目时,合同是保障自己权益的关键,必须将所有与自己切实利益相关的条款落到细处,如果自己在这方面能力有限的话,请一名律师也是非常必要的。

全职太太开饰品加盟店赚钱经

多种经营是叶太太的制胜法宝,玩具店既经营文具又卖化妆品至少不会亏本;而精心挑选货物、排除市面上已经泛滥的货品,使她的小店始终走在时尚前沿,与众不同;最后,从一家大的供应商处统一采购,也为她节约了不少成本。

初次进入叶太太的玩具Q品店时,真的很难说明白这到底算是什么店:有大堆特色公仔陈列的柜台,在另外一边,琳琅满目的文具、化妆品甚至是少女饰物平分了其余“秋色”。正是因为走了多种经营的路线,叶太太的小店面对诸多竞争,反而越开越旺。

1.店址选在“二线”城市

作为熟悉广州市场的本地居民,当了家庭妇女两年的叶太太决心重回“竞争市场”创业,其创业计划本是无比明确的:开办面向普通都市居民的中档玩具Q品店,赚多种经营的钱,没想到初开店时还是遭遇了小小的选址挫折。

原来,她找遍了整个广州市,也没有找到人流量大而月租金在5000元以下的店面。这时,刚好一位老家的亲戚来拜访,说自己刚在东莞郊区开了一家饰物超市,生意很好;叶太太于是想,玩具Q品与饰物差不多,在东莞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应当很有发展空间,不如就去那里开吧。于是,在亲戚的帮助下,她也在东莞与广州接壤的城乡接合区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铺面。

2.一家进货优于多家进货

到了进货时,叶太太本想多选几家店进货更容易多种经营,可实际操作却离理想很远。有一天,她在超市买东西,突然心中一亮:为什么我不可以在一家大供应商那里进货呢?于是,她回广州精心挑选,终于找到了一家时尚Q品供应商,不但有种类繁多的玩具供应,而且还有饰物、精品、化妆品、文具等产品供应,而且有专业物流队伍负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运输价格更优惠。

刚开店的时候,叶太太的货品也没有多么显眼。某日,一位年轻顾客在商店里闲逛,毫不留情地对店员小姐说:“你们有的东西别人都有,毫无特色可言。”叶太太正好听到,虚心向顾客请教,顾客举例说,就说毛绒公仔吧,小熊、兔子与鸭子都是常见品种,但别的精品店就有别致的小脚丫、小巴掌卖,感觉就不一样了。

3.虚心学习抓住时尚

叶太太觉得言之有理,看看自己的小店,的确缺乏新意与亮点。她从此细心观察时尚潮流,虚心向自己的侄子、侄女、表弟、表妹请教,看看现在的小朋友与少男少女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渐渐地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一是但凡电视剧上流行的生活亮点很快就会在广州街头捕捉到,如法炮制进货就可事半功倍;再者,都市年轻人讨厌与别人雷同的玩具饰物,越少见的东西就越受欢迎,所以叶太太就经常去广州、东莞的其他商家调查,但凡已经泛滥的货品就不再进货,时尚成为了该店的特色。

学生们慢慢知道这家小店不但有时髦的玩具卖,还可以买到“好好学习”的时尚文具,由此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小朋友成为了店内的固定客户。叶太太的小店越开越红火,可见在创业的过程中,推陈出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