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66

第66章 品读夏日荷的《打猪草》

——兼“往事”征文第二周最佳散文获奖评语

□飞歌

夏日荷的《打猪草》,是篇深情回忆少年在农村生活时的散文,文中充溢着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叙述精到、传神、感悟简炼、隽永、韵味无穷。

“春末夏初,野草疯长的日子里,常常想起儿时打猪草的事儿。那时的村里,家家户户养猪,大人们要忙农活,打猪草的事就落在我们这些孩子头上了。”作者的开篇清新自然,明净轻快,毫不费劲地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猪爱吃的草儿:篱笆墙上的草,又嫩又青,长势诱人;房前屋后的湿地里的猪耳朵草,大大咧咧地张开肥大的叶片,很憨厚的样子;辣椒草整整齐齐的,很有淑女风范;牛筋草生命力最旺盛,匍匐着,延伸着坚韧的叶蔓;棉花草雍容华贵,叶片又嫩又柔软。田埂上的狗马齿草、鸭公草、肺叶子草,舒展着叶片,姿态嫣然,农村的四处飘落着泥土混合着的青草香味。这些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语言,娓娓道来,反映作者对少年时代对打猪草观察体味的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富有情味和理趣的情怀。

钻进油菜地打猪草,是全文写得情景交融的画面:“油菜地里有点湿润的泥土味扑面而来,隐隐约约地,还有油菜叶的清香,很好闻。那草儿,因了油菜花的荫蔽,氤氲得纤细嫩葱,掳来时从茎部断裂,又嫩又干净。青灰的油菜叶也是我们觊觎的对象,偷偷捋下来,藏在竹篓底,表面遮一层杂草,可以躲过许多人的目光。”

“油菜有一人多高,密密麻麻的,形成天然的屏障。躲在油菜地里,避开了大人们的目光,有种特别的放松和神秘感。野草装满了竹篓,我们就围坐在油菜地里轮着讲故事,讲着讲着,开心得翻几个筋斗,压倒了不少油菜。累了,就躺在伏着的油菜上,望着蓝天,阳光轻柔地洒下来,微风拂过,油菜花香四溢,惬意极了。”

作者十分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气氛,从而强化作者所要表现的亦若亦乐的情致。如,“五一”节那天放假,打满猎草后与小伙伴一起去土坡边做游戏,用野草制作耳环、戒指的场景描写,读之令人亲切温馨,心醉沉迷。

《打猪草》与作者的另一篇上榕树下首页绝品的《那烧草火的日子》都是回忆童年往事的佳作,但镇江日报副刊部主任、高级记者景老师认为,《打猪草》更富有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似一首以散文形式写成的诗。

“一年四季,总有割不完的猪草。夏天,烈日烤焦了各种野草野菜,我们的目标转移到高处的苎麻土里和池塘边的小溪中。暑假里,只要提了竹篓,跨出家门,我们便像无绳的风筝,散在苎麻土里。苎麻沟里的各种草儿,因苎麻宽大叶子的荫蔽,养尊处优,青嫩茂盛。有一种红兜草,茎是红色,叶儿尖细柔软,自然垂向四方,美丽极了,在草丛里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夏天最喜爱的草也是猪爱吃的草。溪流里有油油的丝草,丝草里聚集着众多虾米,捞来晒干,用辣椒一炒,清香脆嫩,是我们夏日里最美的荤菜。”

“草木枯黄的日子里,收割后的稻田里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土地菜。它的茎层层叠叠地向四方匍匐,蔓伸向空中,开出细碎的黄花。远远望去,像是满天的黄色星星。有幸割到一兜肥大的,就可以做毽子踢,在田野里玩上一阵子。”

沈从文说过:“以一个散文的形式,浸在诗的气息里,平凡的看,平凡的叙述,表现一个平凡的境界……”作者虽然描写的是打猪草这件平凡的事儿,但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一些细节的描述,浓淡相宜的点染,煞是动人。

“春风来了,春天到了,那些草儿又在篱笆墙上,房前屋后,池塘边,垄沟里,微笑着向我们招手……”许多读者在《打猪草》一文中,能感觉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心境,感受到这样一种心境的真实体验。这就是《打猪草》一文的真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