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54

第54章 若无闲事挂心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每次听到这首名为《春歌》的曲子,所有的思绪就会被轻柔地吸引过去,人世间一切的烦恼喧嚣都被沉淀下来,心里剩下的只有宁静与恬然。

这首震慑人心的曲子由何训田创作,采自江南民谣曲调的“春歌”,以高达八百人次的大合唱,就这简单的四句一遍一遍吟唱。旋律没有变化,和谐歌声由远而近,由低沉到高亢。初始轻盈飘渺,仿佛从远古深山天际白云深处从从容容款款而来,而后荡气回肠,声音中有“空山新雨后”般的清新透亮与盎然生机,带着人的思绪在蓝天白云、高山流水间盘旋遨游。相同的旋律,缓慢的鼓点,反复的吟唱,似乎要唱到天老到地荒,到一种永恒的境界中去。

这首诗偈是由无门慧开和尚写的,据说慧开禅师将历代禅宗重要的公案斟选汇编,选择其中的四十八期,纂集成为“无门关”一书。这首诗偈便是其中的第十九则,是叙述幽默古佛的赵州从稔请教师傅南泉普愿禅师的公案。赵州曾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回答说平常心是道,无门慧开因此写下此偈,来赞颂这段公案。

这首诗偈诗意单纯而意境超凡脱俗深含禅意,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句子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一、二句式相同,诗意是相通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一年四季大自然中最美好的景物全呈现在面前,令人心境豁然舒畅,自然舒展愉悦。四个“有”字构成诗歌中的反复和咏叹,形成一种重叠美,其旋律节奏是迂回徐缓的。三、四句单就诗意而言,与一、二句差不多。第三句中一个无闲事的“无”,与上两句中“有”字构成因果关系,否定后者便是肯定前者。最后一句“好时节”就是对前两句的概括。因此,“有”便要“若无”,“若无”便是“好”,简单的四句却蕴涵了深刻的佛理禅意。诗歌中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使得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

“平常心是道”这句话,始见于马祖道一禅师的语录:“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没有分别矫饰,超越染净对待生活,是本来清净自性心的全然体现。如果刻意追逐客尘,有心造作攀求,反而会丧失平常心的和谐性平衡性,而成为反常心、异常心。无门慧开禅师这首诗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时节?因为我们心中有事,有太多太多的闲事挂在心头,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再也挪不出一丝闲情去呼吸山间之清风,欣赏海上之明月。何为人间好时节?心头无闲事,心态自然好。“心中无事一床宽,眼内有沙三界窄”。只要我们心态好了,看人一切都好,这就是宽广坦荡的胸怀与平和诚恳的外表达成的那种身心和谐的状态。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的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这首诗偈,意境优美深含禅意,有中含无,无中含有,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是摇曳多姿,更何况配上讲究意境的中国民歌,以八百多好听充满善意的声音合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蜚声中外了。

2007年1月13日

由菊香满楼评论:

可能越是简单的东西也是美丽和长久的。平常心是道,无为胜有为是佛。

由飞歌评论:

《春歌》单纯而意境超凡脱俗深含禅意,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由此想到江南的《采茶歌》、《船工号子》,西北的《信天游》等,似乎都是这样。这些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永深长,让人挥之不去,无法释怀。也许是看惯了繁华的都市,历尽了粉饰的人生,我们才会在这最原始、最真实的歌声、鼓声中,受到了冲击和感染。我们才会爱上这些来自民间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