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47

第47章 黄昏去买菜

不知什么时候起,习惯了黄昏去买菜。

满载而归的时候,总有小菜从手里提着的塑料袋里探出头来,露出翠绿的一角。散步的同事遇见了,就打趣道:“怎么选择黄昏买菜呀,黄昏的菜是不是便宜呀?呵呵。”

黄昏的菜到底便宜不便宜,倒是没有考证。后来我在买一位老农的白菜时,他很自豪的说:“上午买还要贵两毛呢……”原来,黄昏买菜真的划算,无意间占了便宜,很开心。

记得最初于黄昏买菜,是在晚饭后的散步期间。一天的工作已经完成,或者告一段落,该是放松的时刻了。此时的阳光也变得温柔而美好,风也善解人意。在校园里悠闲漫步,不自觉地出了校门。抬眼一望,最吸引人的就是斜对面的菜卖市场了。

菜卖场的进口处,总有夺人眼目的绿色菜蔬,虽无清晨露水的滋润,却一样的娇嫩欲滴,逗引得人不忍离去。仔细瞧过去,除了这个季节最常见的辣椒、茄子、豆荚外,还有大肚的水瓜、条形的丝瓜、胖嘟嘟的土豆——各种菜蔬,品种齐全,白天有的,黄昏也有。

小菜的主人,大都是郊区的农民。他们下午挑来小菜,一直守到很晚才回家。他们默默地守着菜摊,任你挑选。你不用担心他们像菜贩子那样吆喝叫喊破坏你的好兴致。他们的眼神也淳朴单一,你也不用去设防什么,可以尽情地在小菜摊前流连欣赏。

每一种菜,都呈现一种诱人的情态。恨不得全都买了,回去好好消受。饱满滑亮的茄子最好红烧,多皱的辣椒适合油淋,晶莹的西红柿宜做三鲜汤……有时候,还会看到几样菜,如南瓜花,薯藤,馒头菜等,很是惊奇。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只是儿时打猪草的对象。而今却是城里人的座上宾。诸多感慨,涌上心头,容易让人陷入遥远而熟悉的回忆中。有了这多种多样的小菜,我的黄昏也显得意蕴隽永了。

天色向晚之时,夜幕给黄昏涂抹了几笔朦胧。这样的情景似在提醒人们该回家了。于是,陆陆续续地,卖完的,没卖完的小菜主人,都担着簸箕箩筐四处散了。

最先卖完的,总是那位皮肤黝黑的老汉。他很勤劳,种作的菜总比别人的鲜嫩。记得去年冬天,雨水很少,但他每天都能守着满满一担菊花菜。那种菜,外在整体形象像牙白,但叶面颜色更绿青,叶片皱得更厉害,拿在手里,摊开着像朵菊花。那个雨水少的冬天是很难看到这么鲜嫩美丽的菊花菜的,也很难想象这样的美丽会出自眼前这位皮肤黝黑的老汉之手。而你买他的菜,多兜少兜也不和人争执。于是大家都爱买他的菜。

老汉走的时候,大家都爱开他的玩笑,他听了,只淳朴地微微笑了,眼角绽开着的皱纹也像菊花般,在旁人心中温暖地荡漾。

该回去了,手里提满了各种菜蔬。明天上午再不用顶着烈日匆匆忙忙地赶往菜市场了,再不用和许许多多的人拥挤一起,把买菜这种在我看来是享受的事情变得毫无趣味了。想起这些,内心便欣慰多了。日子有了空闲,就会从容出诗意。

某些东西,一旦带有某种目的去做,便有了完成任务似的匆忙。而黄昏买菜,是在散步的过程中,无意间获得的一份欣喜,一种心情。是把上午的那份有目的性的任务化为了黄昏时的一份随意。

于是,我迷上了黄昏买菜。

面对同事们的调侃,我只是微笑点头,而其中意味,又有谁知?

2007年5月25日

由西窗听雨评论:

诗意的生活来自一颗诗意的心灵。黄昏买菜,是上班族习以为常的,作者却能从寻常琐屑中品出一份雅致一份诗情,没有一颗善感而丰富的心灵是难以做到的。极有生活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