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31

第31章 冬夜读书

冬天,最美的事情,莫过于寒夜读书。

一直以为,读书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事情,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就像孩时过年,必须准备好鞭炮、毽子,从头到脚涣然一新,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冬至前后,六点入夜,有长达六小时的读书时间。没有辅导的晚上,对我来说,不亚于盛大的节日。晚饭后,夜幕低垂,先到校园里溜达几圈,白天里留在头脑里的紧张与浮躁,让寒冷的风吹拂平息。或是泡个热水澡,让僵硬的身体舒展开来,以空灵的姿态投入漫漫长夜里读书的境界中。

冬天的书房,最好换上暖色的窗帘。桌布,沙发椅垫,床罩的颜色要协调。当然,书房的摆设应该简陋,除了书柜,一桌一椅而已。椅子是长条形的,配上松软被褥,可坐着读,躺着读。读着读着,书本从手中滑落,人便自然进入梦乡。这个时候的睡眠像棉花糖一般,蓬松、香甜。

我一向不赞成书房里用暖气,暖气只能使人头脑晕涨。空调会发出一种“轰轰”之声,给清冷的寒夜注入了一丝烦闷。在我看来,一切天籁之音,都是一种有声的静,而人工之音,就会破坏自然的和谐。理想的书房应该有火炉,林语堂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阵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是读书的兴味。”儿时的乡下,家家户户都有地炉,地炉靠着墙壁,一家人围炉而坐,聊天纳鞋织毛衣。对着地炉的天花板上,吊着宽宽的菜篮,篮里铺着厚厚的稻草,稻草上排满自家做的豆腐,豆腐上已有了深深的灰霉。深夜,村人陆续进入梦乡。窗外,寒风像刀一样扑向万物,窗台发出“呜呜”怪响。窗内,炉火正旺,暖气融融,满屋里弥漫着豆腐乳儿香。一书在手,竟能如痴如醉。当然,这只是儿时。现在,我用一种移动很方便的火炉。门缝里不断侵入的冷空气,给我的头脑敷上一层镇静剂。而火炉像我儿时亲密的伙伴,蓝幽幽的火苗,左右摇曳,房间里充满了温暖清香。房间里的寂静,也有了一丝甜蜜的味道。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冬夜读书时”。冬夜读书,适宜系统学习,纵向深入,是读书人最好的“进补”时光。无论是读诸子百家、人物传记、诗词曲赋,还是笔记小说,其间的哲理幽趣雅韵,都能使人神清气爽,有效地滋精补气。我个人在冬天最喜欢阅读的文字是名著。这个冬天,我到学校图书室借来了托尔斯泰、雨果、巴尔扎克全集,它们都是今年下期语文教材里所涉及的内容。当时来不及细细阅读,成为心中一块心病。学生时代走马观花似的掠过,印象又不深。现在重温,自是另有一种风情。

这些日子,我正在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名著开头的几页文字,便有了魔力一般,深深吸引我的眼睛和思绪。在人物精彩的对话中,伴随着人物精彩的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托尔斯泰仿佛一名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先知,他能深刻洞悉所谓俄罗斯聪明人的一切伎俩,用漫画般的笔毫不留情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让他们在众人之中,尽情展示,丑态百出,令人忍俊不住,停下来回味一番。而恰在此时,准备好在厨房里的红薯也熟了,正飘来丝丝诱人的薯香。于是,来到厨房,拿起筷子,拨开薯皮,挑出点点温润,又软又甜,三下两下趁热吃下肚去,又回到火炉边,进入托尔斯泰的世界里。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读着读着,时光飞逝,不觉已是深夜。想想古人“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境界,城市的喧嚣、红尘的纷扰皆已远去,一书在手,物我两忘。能在似箭光阴、似水流年中填满读书的快乐,该是多么欢喜的事情。

2007年1月2日

由蓝月凌波评论:

隆冬时节,在暖色书房里,在长椅软被之中,读着喜爱的书,那种惬意,那种享受,是无可比拟的。读完此文,我也恨不得立刻关上电脑,把自己关进书房里了。

-由百合eonjo评论:

一本书,一壶香茗,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能有这般的惬意与清雅,着实珍贵……我们有时候应该享受生活中如此美妙的惬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