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23

第23章 侄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侄儿张俊成,写到你的名字,我——你的大姑姑几次三番辍笔,难受得泣不成声了。

知道吗?二00一年正月十六日,你降生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那时,你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父亲,在经历中年丧妻之痛后,独自一人咬牙坚持让四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然后是唯一的儿子娶亲,然后又有了唯一的孙子你。从那时起,爷爷的房里,常常有了笑声。我们做子女的,心里也有了安慰。

更让大家开心的是,你和爷爷很有缘。从你会认人开始,你就表现出来对爷爷的喜爱。要爷爷抱你,每天晚上要跟爷爷睡。有天晚上,你在父母房里,用手指着爷爷的房间,哭个不停。爷爷过来抱你去睡,你又笑了。会说话走路了,你总在爷爷身前身后奶声奶气地喊着爷爷。

爷爷外出做事。你喊道:

“爷爷,你到哪里去呀?”

爷爷从外面回来,你又奶声奶气地喊道:“爷爷,你回来了呀。”

生性内敛的爷爷,听到孙子的喊声,便爽朗地回答道:“哎,回来了。”

这些年来,很少见到父亲这样舒心过。当你的三个姑姑偶然回家,看到你们这样的情景,忍不住相视会心而笑了。

你的外貌遗传了父母的优点。你皮肤白皙,气宇轩昂,显示你的高贵气质;你浑身气派,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你大男人风范。尤其是你说话时,你卧蚕似的眉毛,配上灵活有神的黑眼睛,使得你脸上的表情特别生动。每次我回到老家,你就要缠着我复述爷爷讲给你的故事。你声音洪亮,侧着脑袋,圆睁眼睛,嘴唇嘟起,一边说一边不断地点头,好象在说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旁人的注意力都会被你牢牢地吸引住。大人们看到你这样,都被逗得大笑不已。

你又是一位极听话的孩子,不调皮。用你妈妈的话说,爷爷要你做什么事,就像下了圣旨一般,你马上做到。正因为这样,你从小养成了好习惯。吃饭时弄脏了手,你一定要下桌洗好擦干净再吃。晚上睡觉前,你乖乖地洗脸洗脚换了袜子。有一次,你母亲实在开心极了,说道:“怎么这样听话呢?这样的孩子真想再生一个”,然后抱着你“啵啵”亲个不停。何止是你母亲,我们谁不喜欢你不得意你呢?

我女儿,你的欢欢姐姐,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到你。每次从乡下回来,就会因舍不得离开你而伤心流泪。每次回去,我都要抱你入怀。令我惊奇的是,你并不挣扎,坐在我怀里,安安静静和我们聊天。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这说明你和我很投缘。上个月,在你外婆家,你自豪地对大家说:“我四岁了,我大姑姑还抱着我呢”,旁人很羡慕地对你说,你大姑姑怎么这么喜欢你呀。当你母亲告诉我这些时,我很感动。我可以想象你在别人面前谈起大姑姑时,那种自豪地侧头、睁眼、嘟嘴的样子。当别人问你,谁是这个世界长得最好的,你说,第一是爷爷,第二是你自己,第三是大姑姑————父母排到第四去了。你小小年纪,审美能力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在你眼里,大姑姑超过你双亲,这说明你也是喜欢大姑姑的。哎,想起这些,怎能不让我伤心流泪呢。

爷爷是小学教师,放学后,就教你识字数数。你秉承了爷爷的天赋,智商远远超过了你父母。凡教过的东西,都过目不忘。在幼儿园里,你一直是班长,家里墙壁上,贴满了你获得的《好孩子》奖状。老师对你的评价很高,说今年下半年,班上几十位孩子,只有你可以上小学一年级。

爷爷说,等你读小学五年级,就跟着大姑姑到城里读书。你曾经侧着头,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以后可命好了,我到城里读书,三个姑姑那里轮着来住。”在大姑姑心里,你比亲生儿子还要亲。我也早就专门为你准备了一间房,和我们吃住一起。不论在学业在生活上,大姑姑一定辅导你照顾好你。大姑姑也一定相信,将来你是我们张家的骄傲,是我们张家的荣耀。

今年的暑假补课终于结束了,大姑姑一心赶着去看你和爷爷。九月三日上午,欢欢姐姐正在电脑上写道:

“嘿嘿,我终于可以去乡下了。我又可以见到我的弟弟了,我弟弟好可爱好可爱……”还没有写完,就被我催着出门了。在超市里,只要是你喜欢吃的,欢欢姐姐就要买下来。看到漂亮的男孩子衣服,就求我买给你。我们还在一家音像店里租来你喜欢看的《哈里波特》,然后顶着烈日回到老家。你一听到汽车声音,便飞一般从房里跑出来,和欢欢姐姐玩成一团。

下午,我带着你们姐弟俩到房前坪里玩。天气是这样的宜人,烈日躲在满天的云中,风很有力地拂过万物。那时,稻谷开始抽穗了,芝麻也透出成熟的黄,远处的苎麻地里葱绿一片,到处都流露出秋天的迹象。你们在凉爽的风里,在深深的草里尽情嬉戏玩耍。天边开始响起了雷声,天色暗淡下来,我瞥见你白里透红的脸蛋,在灰蒙的天空中显得格外鲜艳。我竟不住赞叹不已,这实在是少见的美。我忍不住走到你身边,微笑着注视着你,看你正驼着身子拔草,我说,注意不要驼背。这时,又一声雷在不远的上方划破长空,我赶紧喊你们回家。就在我走了大约十步远左右,整个世界忽然白亮亮的一片,紧跟着后脑勺猛地被电流灼了一下。等我反映过来怎么回事,听见旁人大声喊救救孩子。

我转过身来,仿佛做梦一般,世界全变了,你已躺在路上,一动不动,你姐姐不见人影。等我跑过来,才发现她仰身躺在稻田边的水渠里,望着我鱼儿一般张翕着嘴巴。

大家把你们抱回家。任我们怎么呼喊,你再也没有理我们。我们不相信这是真的,在我活过的三十多年里,我一向是幸运的,我相信奇迹也一定会在你身上出现。当你坚强的爷爷把了你脉后,平静地说道:“没脉了”,你母亲大叫一声,当场摔倒在地,晕过去了。这一切就发生在还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众人都目瞪口呆!

你的脸色愈来愈难看,医生也宣布无救了,我们还是不相信。你可是爷爷的命根子,你集张家宠爱于一身,你是我们张家的骄傲,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

难道你以前说的都是假的?你说到大姑姑这里读书只是一个谎言?你说,你以后命最好了,是骗我们的?你的突然离开,对在你身上费尽心血的爷爷有多伤害?对你双亲你姑姑和你所有爱你的亲人有多伤害?

你的美丽聪明乖巧只会让我们日后更加伤心。你给了我们五年的快乐,但是同时你也将给我们留下绵绵无期的痛楚。

今天,当大姑姑写到这里时,又回想起那天下午,灰蒙的天空下,你那美得令人心疼的脸蛋。我没有想到这竟是你留给我的最后一面。也许是你特意留给姑姑的,这再次说明你是喜欢姑姑的。但是这最后一面,将要陪伴我剩余的时光,包括你就这样离开的痛楚。

侄儿,我真的不明白,既然喜欢姑姑,为什么会这样呢?

侄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06年9月6日

由石万能评论:

喟然长叹,揪心的阅读感觉,到结尾。天公妒英才。

-由鱼不群评论:

曾经有学者说过:网络阅读为浅阅读,传统阅读为深阅读(比如去图书馆阅读等),先不说此观点正确与否,而就在这浅阅读之中,未必不会被一些作品感动。叙事散文《侄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单就题目让人大吃一惊,以为与堕落有关。事实不是这样,与堕落毫无干系。在没有融入之前,首先提出一些观点,比如:网络里发的相当多的一些作品,窃以为缺少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超越自己的原创能力,前者不必细说,后者原创能力不是说抄袭,而是说那种长期观察、体验,深入甚至带有悲剧性的结果的思考的作品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却增加了复制能力(不是说抄袭,是指复制自己),无法超越自己。回到本文,正因为作者与可爱的侄子建立起来的深厚亲情关系以及张家的人寄予侄子的厚望,导致了无法悲伤却又悲从中来的审美力度。作者用心了,体验了,深入了,又怎能不————“你的大姑姑几次三番辍笔,难受得泣不成声了”。现在进行时,就是现在,然后跟着作者走,回到那个让她如此悲痛的回忆。当然,从把散文叫美文来看,散文语言首先让人关注,一篇散文的构思,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者感情的表达和作品的审美价值,散文的魅力也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那时起,爷爷的房里,常常有了笑声。我们做子女的,心里也有了安慰”、“从你会认人开始,你就表现出来对爷爷的喜爱”、“你的脸色愈来愈难看,医生也宣布无救了,我们还是不相信。你可是爷爷的命根子,你集张家宠爱于一身,你是我们张家的骄傲,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这最后一面,将要陪伴我剩余的时光,包括你就这样离开的痛楚”。读读这些,舒缓、厚实、诚挚、悲怆。具备了欣赏的品位,而品位正是来自作者的文学功底。有了品位,自然有了风采。通篇下来,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的不易,活着真好。所以,痛定思痛,珍惜生命不是空穴来风。文中第11段和第17段很是精彩。有描写有叙述,这很好。散文就是要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娓娓道来,而不空泛理论。作品感人,侄子形象很活,完成了侄子的人生定格,悲剧达到了令人泪下的程度。结尾回到最初,让人眼前浮出画面来。这样的原创作品,值得我去学习,这样的写作姿势(或者风格),值得我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