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无情有情(孙浩官场小说三部曲压卷之作)
8152000000003

第3章

史君把何晓军拉到了一旁,小声地说:“晓军啊,你和春英就要旅行结婚走了。我当嫂子的,有些话可要跟你说。”

看着史君一脸严肃的表情,何晓军不等她再往下说,赶忙接过话茬:“嫂子您放心,我一定会把春英照顾好,让她愉愉快快地旅行。”

“谁让你说这个了。”史君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我告诉你,旅行结婚的这些日子,你不要太劳累,不要抽烟,更不能喝酒。”

“啥?不能喝酒?这喜酒……”何晓军瞪大了眼睛看着嫂子。

“亏你还是个硕士研究生呢,连这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春英都多大岁数了,你们还不抓紧时间要个孩子呀。趁着旅行结婚心情好,又到了有山有水的地方,争取旅行结婚回来的时间,春英就能怀上孩子。你要是抽烟、喝酒,那要影响下一代。这是优生优育最基本的常识呀!”史君说这些话,就像是在学校里做年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一样自然、深刻。

这番话,说得何晓军满脸通红,他低着头,看也不敢看史君一眼,只是“啊啊啊”地一个劲儿地点头。

精明强干的批捕处长林一伟大步走到了刘春英的面前,满脸笑容地说:“刘检,真的祝贺您新婚大喜。”

林一伟和刘春英同岁,又是同一年进到检察院的。读法律大专和本科又是同学,关系应当说是不错。刘春英说:“一伟,谢谢你来送我。谢谢你的祝贺。”

林一伟说:“刘检,您就放心地旅行吧,到达北岛市,一切都会顺利的。”

林一伟是南平市检察院公认的最精明的处长。也是交际广泛的社会活动家。他的几句话,立即引起了刘春英的注意,她马上问道:“一伟,你是不是动用了什么关系,又给我安排别的‘节目’了?”

林一伟笑了笑:“没有。我什么都没有安排。您就放心地旅行吧!”

这时候,贵宾室的服务员过来为他们俩个人剪了车票,并引导他们走出贵宾室,来到站台。

何晓军看看手表,又焦急地向四周看看。刘春英知道他的心思,就问道:“晓军,你说你姐姐要来送我们,她怎么没来呢?”

“可不是嘛!我这也是到处瞅她。姐姐一般说话是不落空的,这回也不知是怎么了。我就这一个姐姐,她是我惟一的亲人,她昨天还说要来车站送我,她怎么能不来呢?”何晓军说着,又用焦急的目光扫视着站台的旅客和送行的人们。仍然没有见到她姐姐的身影。

这时候,开往北岛的火车已经进站了。刘春英和何晓军与送行的人们亲切握手。何晓军再次用期望的目光扫视着站台,还是没有看到姐姐。他提着旅行箱,跟在刘春英的身后,上了列车前部的软卧车箱。

开往北岛的火车刚驶出车站,何晓萍提着两个大兜子,气喘吁吁地跑进了站台。她冲着一位穿铁路制服的站台工作人员大声问道:“去北岛的火车来了没有?”

那位站台工作人员用眼睛扫了扫何晓萍满头是汗的圆脸,用手向铁路的南方指了指:“火车刚开走。”

“怎么开走了呢?这趟火车不是九点十分才开走吗?”何晓萍大着声音问,脸上也没有一点友好的表情。

“九点十分是过去的列车时刻表。春节前列车提速改点,去北岛的火车从本站是八点三十四分开出。”站台工作人员白了她一眼,没有表情地回答。

“列车改点?我,我咋就不知道呢?”何晓萍自言自语地说着。她掏出手绢,擦着满头的汗。整个火车站台上,空空荡荡的就剩下她一个人。她放下了手中的两个兜子,长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这是她昨天晚上在新世纪商场精品店为弟弟挑选的结婚礼品。她长这么大,一次花了五千元钱买衣服,这还真是第一次。要不是自己惟一的这么个亲弟弟结婚,在现在她经济上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她怎么也不会舍得花这么多钱呀!那套报喜鸟西装,整整要价三千八百元。她想讲讲价,打打折。女服务员告诉她,这是名牌,从来不打折的。她让服务员把西服拿过来看看。服务员见她的身着打扮,没怎么理她。越是这样,她反倒下定了要买的决心。她知道弟弟的身高,也知道裤长,就真的狠了狠心,为弟弟买了这套浅黄色的名牌西装。买了西装,她又想给弟弟买双鞋。转了几个商店,好鞋真是太贵了,她买不起。可是,弟弟结婚,鞋也不能太差呀!她又咬了咬牙,花了一千元钱,为弟弟买了一双中档黑色新款皮鞋。买完了这两样东西,她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看看兜里还有二百元钱,还应当给弟弟买点什么呢?二百元钱也实在是买不了什么。她知道光有西装、皮鞋,还不配套,还缺一件衬衣和一条领带。她拿着二百元钱,来到衬衣和领带的专柜。品牌和样式让人眼花缭乱,价格更是惊人。她这二百元钱只好是“可汤下面”了。买了一件低档的汗衫和一条低档的领带。五千元钱都花光了,她这才高高兴兴地长出了一口气。要是父母现在还都活着,看到弟弟有这么美满的婚姻,看到姐姐花这么多的钱,给弟弟买结婚的东西,二位老人会是多么高兴呀!

昨晚她也曾想过,是不是也应当给弟媳买点什么,可这念头一出现,又立即被她打消了。一是她没有钱了,二是弟媳是市检察院的检察长,她能缺什么呢?她和弟弟曾经去过弟媳家一次,进了门都差点惊呆了。这是一栋专门为市一级领导干部盖的小洋楼,楼上楼下六七个房间。屋里的用品是应有尽有。弟弟能找到这么个有权有势的媳妇,就如同下半辈子掉进了糖罐子里。弟弟真是有福的人,比自己幸福多了。转了三个小时商店,给弟弟买完这些结婚的东西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她没有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响,可她还是乘着兴劲,来到弟弟的宿舍。敲了半天门,弟弟不在家。她知道弟弟明天要旅行结婚,今晚也有不少的事。她在门外又等了一个小时,弟弟还是没有回来。弟弟没有手机,也没有传呼,她又不知道弟媳家的电话。她太累了,也太饿了,终于想出明天一早到车站来给弟弟送行的办法。再把这些东西送来。可是记错了列车时刻表,扑了空,自己给弟弟买的结婚礼品也没有送上。弟弟结婚,怎么也要穿自己家人买的衣服呀!弟弟呀,都怪姐姐粗心,记错了火车时刻表。你旅行结婚,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呢?

一列火车轰隆隆地从她身边驶过去,站台都在颤抖。又一列北行的客车开始检票了。何晓萍面无表情地提起两个大兜子,走出了火车站。

4

昨天下午一点钟,座落在胜利大街38号的南平市证券公司大楼,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人潮涌动,异常喧闹的情景。一楼的股票大厅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十几个人。何晓萍快步走进证券公司,两眼死盯盯地看着大厅墙上的两块大型电子屏幕。

一个屏幕显示的是沪市股市行情,一个屏幕显示的是深市股市行情。一点钟,下午的股市刚刚开盘,两个屏幕上闪现的几乎全是绿色数字。这又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

何晓萍今年四十五岁,中等的身材,普普通通的模样。没有一点打人的地方。她中学毕业后在县里的一个工厂里当会计。她和何晓军早年没了母亲,父亲又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培养弟弟的身上。姐弟俩相差了七八岁。她又像一个母亲一样,呵护着弟弟。她参加工作时,弟弟正好念高中,那时他们的父亲已经患上脑血栓重病在身。何晓萍一面护理着父亲,一面用不多的工资供弟弟读高中。何晓军头脑聪明,学习优秀,高考时考上了重点大学,当录取通知书到手时候,他们的父亲却离开了人世。为了侍候父亲,为了全力供弟弟读书,何晓萍错过了几次好的婚姻,最后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找了一个二婚的男人,还带来了一个五岁的男孩。

何晓军大学四年,完全是姐姐用不多的工资把他供下来的。为此,姐夫不满意,两个人常常吵架。姐夫喝醉了酒,还常常毒打姐姐。何晓萍的命也是够苦的,她和丈夫结婚七年,丈夫喝了五年的大酒,最后因肝癌离她而去。那个带来的男孩,也被爷爷奶奶接走。丈夫没给她留下孩子,却给她留下了一屁股外债。这时,何晓萍所在的工厂已经破产,当了十几年的工人,工厂只给了五千元钱买断工龄就算了事。何晓萍拿着五千元钱离开了工厂,离开了县城,一个人来到了南平市。这时候何晓军已经大学毕业了,并顺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经济上可以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