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人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中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令人高兴或伤心的事情,但也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慢慢变得稳重成熟。面对已经发生的错误和无可挽回的失败,只有理性地汲取教训,才能警醒自己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警言之一,但却是最难做到的。是的,在没有上当受骗的时候,人们总是过于粗心大意,把什么事物都看得太简单,等到吃亏的时候才漠然伤痛。
有些人得到了幸福,于是他们就重复幸福;有些人承受了痛苦,于是他们就复制痛苦;有些人学会了信任,于是他们就重复信任;有些人学会了敌意,于是他们就复制敌意。很多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制造同样的失败的过程。
教训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只可怜的流浪狗,它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又渴又饿,到处寻找食物。就在这时,它看到一缕炊烟从山的那边升起,流浪狗似乎已经闻到了香喷喷的饭香。它支撑着虚弱的身体翻越了大山,看到了一间小小的农舍。农舍里有一位农妇正在做饭,这只流浪狗缓缓地走了过去,农妇看到它十分可怜,便大发善心想要收留它,还拿了一根骨头丢给了它。流浪狗叼着骨头便啃了起来,可是它却边吃边贪婪地盯着桌上的一颗“猪心”,这是农妇用来给全家人做晚餐的材料。
趁着农妇稍不注意,流浪狗猛地跳了起来,把那颗“垂涎”已久的猪心叼在嘴里,逃走了。等到农妇发现时,它已经跑远了,一顿美味的晚餐就这样没有了。农妇十分生气地说道:“畜牲,你记住了: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提防你,你今天的举动不是从这里偷了一颗心,而是多给了我一颗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一个人犯下一次错误,是有情可原的,如果他能够在错误中汲取教训,那么他甚至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果一个人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不但不能原谅,更是不值得同情的。故事中的农妇就是值得赞扬的,虽然她的大意使她丢了一颗“心”,但却得到了一颗更重要的“心”,这就是“智”,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能够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
教训是人生当中的一笔无形财富,它们可以在你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可以在生命中创造奇迹,成就人生的辉煌,让人受用一生。可以说人的一生都是在在潜移默化地总结和接受各种教训,说教训才是成功人生的阶梯,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较为叛逆,不喜欢沿着前辈的老路子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另辟蹊径,但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味排斥以往前辈的经验教训,不然那么他们就只能和成功南辕北辙了。
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经验不一定使人成功,但教训却可以让人一步步地接近成功。善于吸取教训,是智慧的积累,是自我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跌倒后对人生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认识。只有在不断吸取教训后,自己的思想才能得到不断的升华,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除了要学会总结自己的教训,我们还要善于从别人的不幸中看到一些道理:
伊索寓言里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狮子为了每天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便把驴和狐狸叫了过来,并对它们说:“如果我们三个每天联合起来捕猎食物,那一定会收获颇丰。”驴和狐狸听了认为是个好主意,便答应下来了。第二天,它们就按约定一起出去打猎,一天下来果然“硕果累累”。
狮子假猩猩地对驴说道:“你把所有的猎物分配一下给大家吧?”老实的驴就很认真地将猎物平均分成了三份,恭敬地对狮子说道:“大王,请您先挑一份吧!”谁知狮子勃然大怒道:“你这头蠢驴!这就是你分的结果吗?”说完就扑了上去,将可怜的驴咬死了。旁边的狐狸看到这一切吓的浑身直哆嗦,狮子又对狐狸说道:“狐狸,既然驴分不好,那么就由你来分吧。”战战兢兢的狐狸把三堆猎物放到了一起,只给自己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其余地都给了狮子,并说道:“大王,您的地位至高无上,自然应该多得一些,这些全都是您的。”于是,狮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则寓言十分明确地表明了,吸取前车之鉴的重要性,虽然狐狸的做法不乏狡猾的本质,但是在生死关头,它的机智更是深得人们的赞赏。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不同程度地给人启示或教训,中学生们要明白,失败时不能一味地沉溺于痛苦,只要能够去认真地思考和总结,改变自己固有的旧观念,用全新理论来诠释一些不如意,总有一天会看到一条宽阔的成功大道,否则永远也不可能重出沼泽。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人生就像是在下一盘棋,一步走错往往导致全盘皆输,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能否真正接受教训,决定着他的前途命运。
其实人的一生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错误和失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只要跌倒了还能重新站起来,能够“摔个跟头换个明白”,防止自己再次跌倒,也不枉曾经遭受过些许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