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云塘马
8147000000011

第11章 (4)

史毅在四月份的方桥镇曾和潘吟秋一道进行过政治宣传,她十分清楚群众的心理。先前的江南指挥部离这儿只有十几里地,新四军的影响力非常大,这儿是典型的老区,现在群众纷纷听讲,人头簇拥,不由得使她想起了那难忘的三月八日。在宜兴方桥中学的操场上,人山人海,群众听着张真同志作妇女解放、拥军抗战的宣讲……眼前这景象犹如不久前的方桥三八之夜呀!

再过去是一排墙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系着,不同的是系在三棵香椿树上,所以墙报的帆布没有鼓起。围观的人更多,那全是一幅幅动态画面,陆容像史毅一样用教棒指点着,解释着。

这七月份天气,本十分炎热,但时值黄梅季节,连续几天的暴雨,气候显得十分阴凉。天上布满了厚厚的乌云,不再见那刺得睁不开眼的阳光,洒满大地的是灰暗的全光。这倒和古老的后周小镇的青色的石桥、灰色的石板路、黑色的瓦片、斑驳的墙面、灰黑色的木板,形成了一个水墨色的和谐整体,倒显出江南轻灵、浅灰、飘逸、多梦的灵性来。墙一角,文清和王萍在登台演出宣传。

这文清和王萍从后周街上的茶铺里借了几张长凳往街头上一放,再用几块店铺的门板往上搁,一跃而上,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要说文艺宣传,两人可是同行,有着丰富的经验。

文清是龙岩人,而在漳州上学,后跟随彭冲参加了“芗潮剧社”。抗战爆发后,在彭冲的领导下,他和陈松年、陈开希、骆平、陈虹等人,在漳州每天晚上风雨无阻地汇聚一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排演小型街头剧,教唱抗日歌曲,报告时事和前方抗战消息,讲解防空知识,发动向社会各阶层募捐,赶做冬衣,慰劳前线战士和伤病员,全城为之沸腾。后文清随彭冲加入了二支队文艺宣传队,北上抗日,战斗在茅山脚下,担任《火线报》的编辑工作。他多才多艺,能写能演,自十六旅进入溧阳北部,取得黄金山三战三捷后,他在罗、廖司令的领导下,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多次参加塘马一带的文艺演出。

王萍是常熟人,一九一七年出生,她是一个老资格的党员和新四军女战士。小时候,其母带着她姊妹四人到常熟城里摇袜子,饱受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一九三八年即参加革命,一九三九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从军部到达溧阳江南指挥部,在宣教科担任干事,后到二支队工作,后又在横山地区做宣传工作,最后到新三团、独立二团担任宣传工作,也是一个颇有经验的宣传工作者。前不久,她随黄玉庭、钟国楚部攻打句容郭庄据点,便展开过街头宣传工作,现在到后周镇来开展宣传工作,可谓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文清、王萍并没有因过去的经验而匆促上阵,他们深知到后周镇宣传有别于以往的宣传,这个地区是新四军与国民党争夺的焦点地区。皖南事变前,陈毅、粟裕向冷欣借居前马水西村。这一地区主要是江南指挥部官兵活动的地区,加之这一带的群众抗日热情高涨,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许多群众都熟悉新四军的宣传工作、宣传内容。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占领这一地区,进行了许多污蔑新四军的宣传,说新四军是叛军,说新四军已被消灭,加之地方的一些反动士绅的推波助澜,群众的思想有些混乱。自黄金山大捷后,群众终于知道新四军没有被消灭,新四军又回来了,通过塘马一带的演出宣传,群众终于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他们同情支持新四军,所以在此情况下,应该趁热打铁去宣传新四军的抗日政策与策略。他们深知宣传首先得吸引群众,把内容寄寓在一定的艺术表现中,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文清负责《火线报》的编辑工作,王萍是宣教科的宣传干事,在塘马经常在一起搞宣传工作,这一次又被分配在一起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二人便早已合计开来。

“王萍,我们不能用普通话,在漳州,我们‘芗潮剧社’曾到农村去宣传,用的是普通话,可老百姓只能听懂闽南话,所以宣传效果不大好。记得我们在唱《救中国》那首歌,其中有歌词‘努力啊!努力啊’!有些人误听为‘娘礼啊!娘礼啊’!‘娘礼’就是‘母亲’的意思,这样影响了演出效果。后来我们在彭冲同志的领导下,改用闽南话,效果特别好。现在苏南的老百姓几乎不会说普通话,我看该用当地的吴语。”他说着说着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不会讲溧阳话,在塘马曾和老百姓学了些,特别是茶馆里的刘大婶,教得特别认真,但时间匆促,说不流利,你看如何是好?”

“你说得有道理,”王萍脱下草帽,用帽子扇着风,一丝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的脸膛顿时闪亮起来,“不过,”她沉吟道:“这溧阳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普通话也不是一点听不懂,因为这儿有许多苏北人杂居其间,俗称‘江北佬’,那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把他们迁徙过来的,这江北话和普通话很相近,老百姓熟悉江北话,这普通话也就不难懂。我看呀,用用地方话,用用普通话,不碍事。我也不会说溧阳话,我说上海话,吴方言在吴地大家听得懂。”

“几种话交替说,可不好办,不协调,宣传要受影响。”文清不无担忧。

王萍皱了一下眉,“这倒也是,南腔北调不好办,弄不好会变成滑稽戏。”突然她眼前一亮,“对,我们不妨南腔北调,采用活报剧的方式,又说又唱,这南腔北调也就不碍事了。”

“对!”文清左手摸着后脑勺,大叫一声,又猛地右掌拍在大腿上,“对,用活报剧,用活报剧,小王,我们说干就干。”

文清脑子特别灵活,和王萍一合计,便决定采用老舍词、张曙曲的《丈夫去当兵》曲子,进行现场演出。王萍也拍手叫好,两人立即在塘马村西刘家祠堂石板铺地的明堂里演练起来。王萍随新四团在郭庄宣传时曾和其他女战士站在长凳上宣传过,她发现句容的百姓见到女兵很新奇,便纷纷围拢而来,她们趁机便宣传起抗日的道理。但在后周街她的这身打扮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她脱下军装,穿上农家妇女的夏日服饰。那文清穿了一件布纽扣短衣,腰间束了些许麦草,一改昔日文弱之形象,顿添了些许土气,然后他敲起了从塘马村中杨氏茶室中的竹板。这竹板一响,马上吸引了许多百姓,他们纷纷涌来,翘首观望。王萍则用地道的上海话面对着相互拥挤的百姓来了一段开场白,“大伯,大婶,大哥,大嫂,兄弟姐妹们,后周的父老乡亲们,今天我们十六旅宣传队来后周镇进行抗日宣传……”她先用在郭庄宣传时那段开场白对围观的百姓讲了一通,然后用普通话朗声叫道,“我们十六旅奉罗旅长、廖政委之命,在苏南积极抗战,新四军没有被消灭,我们还在抗日,只有新四军才是真正抗日的。我们希望你们不要轻信国民党的言论,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

文清又敲了一下竹板,用半生不熟的溧阳话说道:“老乡们,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全民抗战,一致对外。大家去当兵,狠狠打日寇,下面演出开始。”

这边王萍边演边唱,那边文清边唱边演。“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毛儿的爹你等等我,为妻的将你送一程。”

这文清、王萍根据歌词的内容扮做一对夫妻演着送别的情景。他们唱一段,再对白一段,用虚拟的动作,表达着夫妻的难舍之情……

“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毛儿的爹你快快走,为妻不再远送行。盼你平安回家转!盼你多杀东洋兵!你若不幸身先死,英魂莫散喊杀声。”

观众愈聚愈多,争相观看,相互拥挤,把街头的一角塞个水泄不通。文清感到一阵激奋,许久没见过这场面,这场面还是五六年前随彭冲在漳州宣传时出现过。王萍演到动情处,泪花四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扮演活报剧中的妻子,完全沉浸在自己所演角色的情景中,另一方面她看到有着良好基础的后周百姓完全支持新四军,同仇敌忾抵抗日军,他们脸上的表情、相互间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已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了。王萍感到骄傲,她为有这样好的百姓而骄傲,这种骄傲之情远胜过一年前她在横山遇险为“外婆”所救时为“外婆”骄傲的情感。

王直与芮军徒步来到后周桥边,见文清、王萍两人在精彩地演出,站着看了一会儿便回转身走向东西大街中段的后周街茶馆里。

这后周街人气挺旺,西有竹箦街,东有别桥街,但论人气,后周最旺,方圆十几里的人们喜往后周街跑,特别是北面塘马以上丫髻山以南的丘陵地带的人,购买东西全下后周。所以农闲季节,这小小的后周街是人碰人,人挨人。有步行上街,有坐着独轮车上街,偶尔也有骑马、坐驴上街的,坐轿的极少见。这街头有茶馆、烟馆、赌院和妓院,虽是贫瘠区,但论起消费来,这后周街确有几分畸形的繁华,略有几分歌舞升平的气象。自日军入侵后,街市萧条了些,盗贼四起,刀会林立,乌烟瘴气,老百姓大都吓得不敢出门。一支队来到后,形势大有改观,妓院取消,烟馆关闭,在溧阳民主政府管理下,街市显示出少有的整齐来。可自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主力北移,冷欣派来了许多国民党特务窜入后周,污蔑新四军与共产党,一部分上层士绅显示出动摇的迹象。

自十六旅进入塘马,苏皖区党委与十六旅旅部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罗、廖多次召开地方绅士会议,反复申明我党政策,情况大有好转。为了巩固这个成果,王直受廖海涛委托,代表十六旅政治部来会晤地方绅士。

这茶馆是三教九流荟萃之地,地处后周东西大街最繁华的中段,分楼上楼下。茶馆面积很大,可以放三十几张八仙桌,外墙全为木板,屋檐斜伸,瓦当巨大,滴水檐刻着花纹,墙体的上层开着几扇格窗,凭窗可俯视涌动的人流,可聆听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可嗅闻街上飘来的菜味花味人味。有闲的人手托小小的紫砂壶优哉游哉地看着街景,巨大的布帘从窗口斜伸着的竹竿上斜挂而下,上面绣着一个巨大的“茶”字。这茶馆的门槛又长又宽又厚又高,小孩根本进不去。楼分两层,上层是富有的人聚会的地方,这农村的地方绅士承担着部分国家权力,乡间的纠纷、讼诉大多可以在这里解决,宗族势力与政府权力结合的舞台就在这楼上的几张桌面上。下层则是富人穷人混杂的地方,八仙桌林立,正前方亦即西墙下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戏台,两面有栏杆,顶上有木罩,盛大的节日演大戏,平昔供艺人说书、说唱。富有的人常常是上午皮包水——喝茶,贫穷的人上午难得来一次皮包水,只是听听一两支曲子或一两段故事,暂且忘却世间的贫痛。富有的人坐在戏台前的八仙桌旁,贫穷的人坐在后面,常常里面是热气腾腾,嘈杂声一片。

艺人说唱的声音、茶客议论叫喊的声音、喝茶的咂咂声、嗑瓜子的噼啪声,混成一片。茶水的雾气、茶客汗水的热气、“烟枪们”鼻中、嘴中、烟杆中冒出的烟雾混杂蔓延,一进这茶室你会感到滚滚的热浪扑面而来,晕乎乎的,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

今天的茶室格外宁静,这和外面喧闹的街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刘秀金,刘正兴,刘正法等人早已进入了茶室,坐在前排的八仙桌上。邵笪村蒋勇胜兄弟也早已坐在前排的八仙桌上,下梅、葛家村、诸社、西马、黄金山、玉华山、绸缪等地的头头面面的人物也早已挤进茶馆。因为今天早已不安排说书,一般的人就不再进入茶馆。茶博士则轮流给各位人物冲茶、递水,送花生、蚕豆、瓜子,要烟的则送上上等的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