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艺术大繁荣时代,读者呼唤精品,观众呼唤精品,社会呼唤精品,国家呼唤精品。我在文学圈的有关聚会上曾不止一次说过:“精品不是编出来的,是作者用意志蘸着心血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我不敢妄言我们的几部获奖作品是精品,但,我敢说我和我的文学伴侣曲晓平写的全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笔下的人物、自己笔下的故事,我们是将自己最为熟悉这一切放进我我们大脑的存储器里,经过无数次心理研磨、无数次灵魂拓印后,用笔墨浇铸出一个个人物,再用自己的血泪和汗水赋予他们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走来了,走到我们面前,走向读者面前!他们在我们笔下纷纭复杂的事件中表现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追求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知道他(她)们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行走坐卧,喜怒哀乐,所思所想。
有人问我,你们笔下的每个人物为什么个个性格鲜活,语言独特?我回答是因为来源于生活;又有人问我,你们写的故事为什么地方特色浓郁?我仍旧回答是因为来源于生活;还有人问我,你们每一部作品都能吸引我们的眼球,故事里有故事,故事里套故事,这是为什么?我还是回答来源于生活;我们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写一部作品之前,不跑够,不想透,不挖净,不嚼烂决不草率动笔。我们这部系列长篇小说仍然是农村题材作品。写“三农”就必须深入农村,解读农民,关注农业,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去破解困惑作家的答案。
我们在动笔之前,多次考问过自己,对“三农”你知道多少?是一知半解还是半瓶子醋?究竟什么是国计民生的真正内涵?说国家长治久安了,农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农民的所思所想你知道多少?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还得走多远才能抵达到理想的彼岸?仅靠过去的生活积累是不够的,要再深入下去补充生活。作家要甘于寂寞,不可急功近利。十年磨一剑虽然不一定适用每位作家,但水滴石穿,铁杵磨针功到自然成,就是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试金石。精品是必须打磨的。电视剧《插树岭》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起了一些反响,几家出版社找上门来要求出书,出版社要赶在此时出版同名小说《插树岭》,看重的当然是发行量。这无疑对作者也是有利可图的。我们没有急着去吃这块肥肉,婉言谢绝了出版社的好意。因为对自己这部作品尚有诸多不满意之处。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是不能拿给读者的。必须费时费力将它修改好,通过自己严格检验这一关。为了修改好这部作品,我们闭门谢客,切断信息,冷落朋友,舍弃亲情,夜伴星辰,日不甘味,开始了我和妻称之的爬格子万里长征。
农村题材作品不是没有市场没有读者,关键是必须符合读者的口味。调动读者口味不能哗众取宠,也不能投其所好,更不能见利忘义。现在写农村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少了,翻开书刊,走进影院,打开电视,写“警匪”,写“大款”,写“小姐”,写“三角恋”,写“青春偶像”,写“隐私”,写“帝王将相”、“悬疑奇案”的作品铺天盖地。作家拿什么作品奉献给读者与观众?无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烩炙人口的精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浮在上面是写不出精品的。时代需要作家深入生活,广大农村需要作家去开垦。
作家该走出书斋到农村去,去写生养我们的土地,写守土为金的父老乡亲,写农民的土地情结,写农民脱贫返贫再脱贫的致富故事,写大变革时代的新式农民。我们在三部系列长篇小说、长篇电视剧的创作修改的日日夜夜中,进行着透支健康透支生命的苦斗!很多亲友好言相劝:你们都是年逾花甲年近古稀的人了,已经功成名就了,歇笔吧!岁月在无声无息中走过,我与妻相对而望,沟纹似网,鬓发如霜,俱已不是当年模样,无暇感伤!纵有文字六百万,算来算去仍欠账!键盘诱如魔,想停也难停下。天地日月长,生命用寸量,分分秒秒皆入账,沙漏里怎敢挥霍时光!《插树岭》历时四年,五易其稿,终成正果。
陈玉谦
2009年5月20日于不闲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