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陆战之王——坦克
8144500000007

第7章 坦克经典(1)

铁甲名门

坦克具有一种强大的防御能力和伤害承受力,它也因此被称为“陆战之王”,在近代战争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性能卓越的坦克,在本章中,将为你一一呈现。

一、“马克”I型坦克(英)

“马克”I型坦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坦克。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更像一台披上铠甲、装上武器的拖拉机。实际上它也的确是由一台拖拉机配上加长的履带和钢板改制而成的。不管怎么说,“马克”的出现,改变了那种残酷的血肉横飞的战争模式,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传统的阵地壕沟站变成了一种游戏,也将人类彻底带入了一个机械化战争的时代。

英国人亲切地称“马克”I型为“小威利”。实际上早期的坦克就是在美国产生的“布劳克”拖拉机上加装一对加长了的拖拉机履带,把锅炉钢板钉在角铁架上,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箱子,然后把箱子安装在拖拉机上,这就成了坦克。为使车辆保持平衡,设计者们还在车辆后部转向轴上装有一对直径为1.37米的导轮。

履带从此由拖拉机转到了坦克雄伟的身躯上。后来,履带甚至成了坦克的象征,而拖拉机上反而越来越难以见到履带的身影了。

“马克”I型坦克研制的最后阶段,英国军事记者斯文顿上校说服了陆军部与海军部共同进行研制。当时为了保密,战车零部件的箱子上都写的是“TANK”(译音“坦克”,意为“水箱”),后来“坦克”的名字沿用至今。1916年,英军组建第一支坦克部队,指挥官就是已升为将军的斯文顿。

二、马克IV型坦克(英)

对于英军大量使用的马克IV型坦克与马克I型坦克相比,它们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武器和装甲方面。此两型坦克的动力装置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马克IV型坦克增大了发动机功率并将其外置,同时用装甲加以防护。“雄性”坦克上保留了6磅快炮,但将火炮身管由数倍口径增加到40倍口径,并且生产商也变成了路易斯公司。而“霍奇基斯”机枪则被“路易斯”7.7毫米口径机枪所取代;在武器布局上,坦克两侧炮塔的尾部加装了两挺机枪以增加火力控制范围。同时,“雌性”坦克上装备的“维克斯”C型机枪也被“路易斯”7.7毫米口径机枪所替代。然而,在随后的使用中,坦克乘员发现相应的改进并不成功,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火炮射击一段时间后,“雄性”坦克火炮产生的裂痕比使用以前的23倍口径坦克火炮时加大;第二,火炮和机枪的冷却系统在使用时会将大量因发动机汽油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带入坦克内部,严重污染了坦克乘员的工作环境。对于这些问题,“路易斯”火炮很快被改进后的“霍奇基斯”火炮所取代。而对“雌性”坦克所做相应改装在实战中得到了成功的证明。此外,“雄性”坦克还改进了两侧的炮塔,减小了射击中的死角。(图71)

为了有效防御德制K型步枪所发射的7.92毫米子弹,马克IV型坦克的前部装甲增强到16毫米(0.625英寸),其他部位的装甲厚度也增加到8毫米(0.375英寸)至12.5毫米(0.5英寸)。因为早期的战斗证明,K型子弹可以轻易地击穿马克I型或马克II型坦克的装甲。马克型坦克的总产量达到了1200辆,其中“雌性”坦克与“雄性”坦克之间的比例大约为3∶2。从1917年4月开始,马克IV型坦克开始陆续开赴法国战场。

三、A7V型坦克(德)

A7V战斗坦克作为德国的第一种坦克而载入德国战车发展史史册,也可称为德国坦克的开山祖师。

A7V坦克的乘员人数为十八人,是坦克出现之后乘员人数最多的一种坦克类型。看看这里的人员安排:车长一名、驾驶员一名、装填手一名、机枪手十二名、机械师三名。十八名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队,车长必须为军士或者军官,驾驶员和机械师来自工程兵部队,炮手和装填手来自炮兵部队,机枪手来自步兵部队。从A7V坦克的人员配备上我们不难看出设计人员的良苦用心。可是在人员安排上如此缜密,却忽略了整车的指挥能力和协同能力,不免有点顾此失彼。(图72)

A7V坦克的全重为30吨,车长7350毫米,车宽3060毫米,车高3350毫米,履带宽度为2115毫米,高200毫米。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从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或者是当时的火车。

自主研发的A7V坦克,在总体布置上和英国的过顶履带式的I型和Ⅳ型坦克有相当大的不同。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战斗室,车体前部有火炮和两挺机枪,火力无疑是强大的。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和驾驶员席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挥塔,这使A7V的整车高度一高再高。A7V坦克只用一名驾驶员开车,而英国的I型坦克上由四名乘员来开车,在这一点上,A7V比I型坦克要先进。由于A7V上采用了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乘坐舒适性上也比I型坦克要强。在坦克的通信性能上,A7V也是走在了前头。

初上战场的A7V的所有弊病也暴露无遗,形体高大笨重,机动、灵活性差;履带长度和履带中心距离比值大,转向困难;底盘较低,容易“拖地”。不过德国人能在坦克诞生的“第一时间”内,独立制造出这种水平的坦克,也非等闲之辈。

A7V坦克以两台戴姆勒直列四缸、水冷汽油机为动力装置,发动机排量为17升,每台的最大功率为73549.9瓦,两台为147099.8瓦。原来准备采用一台147099.8瓦的汽油机,但由于时间紧迫和技术不成熟,只好选用现成的两台民用汽油机仓促上阵。这两台发动机通过两根传动轴将动力分别传递到车体后部的传动装置。变速箱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有三个前进挡和三个倒挡。一挡的最大速度为3千米/时,二挡为6千米/时,三挡为10千米/时。

A7V的行动装置很有特色,它采用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装置,每侧有十五个小直径负重轮,每五个为一组,分三组,通过平衡轮轴架,再通过八个螺旋弹簧与车体相连。由于有了螺旋弹簧,有一定的减震性,这就比英国的I型和Ⅳ型坦克要强得多。A7V坦克的最大速度为8~10千米/时,最大行程为60~70千米,越野最大行程为30~35千米,最大爬坡度为25度,越壕最宽2米,最大涉水深0.8米,过垂直墙高0.4米。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A7V的性能在当时看来可以算得上是坦克家族的“金刚”。

四、T-18轻型坦克(苏)

T-18坦克是苏联在1927年开始设计的一种轻型坦克,是苏联的第一种量产坦克,整车重量更轻,并配备了输出功率更大的发动机,T-18的性能不是十分优越,对苏联制定装甲车辆的发展策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73)

由于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发动机失灵或传动系统出现故障等问题,苏联在1930年、1933年和1938年对其进行了改进,其中1938年的改进型被命名为“T-18M”,但是这些改进并没有使它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五、T-26轻型坦克(苏)

T-26轻型坦克是最早大量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生产数量超万辆的坦克,从1931年到1940年共生产了1.2万辆,它的成功研制表明苏联已能独立地、大规模地生产自行改进设计的坦克。(图74)

T-26轻型坦克是以英国的“维克斯”坦克为蓝本加以改进而制成的,存在装甲防护差、没有足够能力抵抗步兵的火力等问题,苏联很快提出研制了BT-7快速坦克和T-34坦克以弥补它的缺陷。此外,苏联还在T-26坦克的基础上发展了好几种变型车,比较有名的有T-26TY指挥坦克、CY5-1自行火炮、OT130喷火坦克等。

为了延长服役期,苏联对T-26坦克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进,如扩大了油箱容量等。1937年,T-26S型安装了更加坚固的前装甲,炮塔也加了厚装甲。1939年,整个车体又包装了一层装甲。但当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时,T-26坦克仍无法与德军抗衡。

六、PZ系列坦克(德)

Pz1型坦克重5.5吨,乘员两人,装甲厚度6~13毫米,这个厚度勉强可以抵挡轻武器射击。武器是两挺MG13机关枪。引擎是克虏伯公司的MG305汽油发动机,功率44129.94瓦。Pz1型坦克仅高1.72米,还不及一人高。跟同时期的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役坦克相比,这款坦克更像是个玩具,但德国国防军却毫不嫌弃,大量订购。而最初的德军装甲部队就是在这些微型坦克里磨炼技术,为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工业技术打下基础的。Pz1型坦克从1934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39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500辆。(图75)

面对Pz1型坦克的诸多缺点,德国人更热衷于它在性能上从“玩具”向坦克的转变。1934年德国军方提出了新的Pz2型坦克的性能要求,并举行投标,Kruppe公司当仁不让、力拔头筹,次年开始批量生产。Pz2型坦克的乘员增加到三人,重量91吨,正面装甲厚度15毫米(后来增加到35毫米),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机枪。20毫米机关炮射速每分钟280发,使用穿甲弹时,在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10毫米的装甲,勉强具备了攻击轻型坦克的能力。德军统帅部下令大批生产,到1942年停产时,共生产了1800辆Pz2型坦克。

如果说Pz1、2型坦克完全出自德国人自己的手笔,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对德国坦克将来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德国人开始取长补短。

通过Pz1、2型坦克的基础经验和苏联坦克的启示,接下来出场的Pz3、Pz4型坦克则是具有实战意义的坦克。Pz3型坦克高2.5米,重量22吨,正面装甲先是15毫米,很快改为30毫米,西线战役爆发前再加厚到50毫米。Pz3型使用扭杆悬挂系统,梅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功率220649.7瓦,公路时速最高可达40公里。Pz3型坦克直到苏德战争初期都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1943年停产时共有6100辆出厂。(图

被誉为“德国坦克装甲兵之父”的古德里安要求Pz3型坦克装备50毫米反坦克炮,但军械署则认为KwK36型37毫米L/45加农炮是德军制式反坦克炮,数量充裕,补给方便,应该采用。最后的折中方案是先采用37毫米炮,但将炮塔设计得宽敞一些,为将来换装50毫米炮留有余地。1940年西线战役以后,希特勒下令给Pz3型坦克换装50毫米长身管火炮,军械署再次自作主张,没有按要求装60倍身管炮,而是装了一门43倍身管炮。次年在希特勒生日庆典上,他检阅坦克部队时发现Pz3型坦克炮管不够长,当场大发脾气,结果军械署急忙给所有的Pz3型坦克紧急换装L / 60加农炮。

七、夏尔B1坦克(法)

夏尔B1坦克是二战初期罕见的重型坦克,这个级别的坦克在德军中根本没有对手。此种坦克是一战后法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1931年开始装备法军。他体现了当时法国对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火力和防护要求。(图77)

B1坦克在生产35辆后,决定增大其装甲厚度和增大发动机功率,改进为B1-bis型坦克。至法国投降前,B1-bis型坦克共生产了365辆,其中66辆装备给第1、2、3、4装甲师。B1-bis坦克战斗全重32吨,乘员4人,装甲最厚达65毫米,武器装备是一门47毫米反坦克炮,装在炮塔上。另外还有一门75毫米短身管压制火炮,装在车身前方右侧。动力系统是一台八缸汽油发动机,功率225798.193瓦,公路最高时速28公里。法军一共装备了313辆这种坦克。德军初次遇到B1-bis坦克,只能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士兵的感受,因为德军制式的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这种坦克的装甲,唯一的机会是瞄准侧面的一个小通风罩,难度可想而知。不过B1-bis坦克的机械性能不太稳定,经常抛锚,而且需要四名乘员高度协作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法军当时非常缺乏这样训练有素的坦克手,这使得这个当时的巨无霸的作用大打折扣。

八、LT-38型坦克(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30年代后期,CKD公司在LT-24坦克出口型的基础上,对其行动部分和发动机加以改进,制成了TNHP-S坦克,斯可达公司则推出由LT-35坦克改进的S-26坦克。捷克斯洛伐克陆军部性能评定委员会组织了历时达4个月的大型对比试验,坦克的累计行程达5558千米,其中包括1533千米的恶劣路面,最终认定,TNHP-S坦克的实用性较好。

试验结果表明,TNHP-S坦克的越野性能相当不错。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每侧的4个大直径负重轮,而原来的LT-35坦克每侧是8个小直径负重轮。这一点也成为辨别LT-38和LT-35坦克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

1938年7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陆军部正式将TNHP-S坦克定名为LT-38轻型坦克。1938年7月22日,军方订购了150辆LT-38轻型坦克。但是,在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之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快速师中,仅装备了几十辆LT-38轻型坦克,其余均为LT-35坦克。

LT-38坦克和LT-35坦克的主要不同点在推进系统上。LT-38坦克上采用的是6缸水冷汽油机,其气缸容积为7.15L,最大功率为91.9千瓦,变速箱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行动部分采用平衡悬挂装置,弹性元件是半椭圆形片状弹簧,每侧有4个大直径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另有2个托带轮。

由于发动机功率的提高,再加上对行动部分作了重大改进,使得LT-38坦克的机动性比LT-35的有较大的提高,最大速度可达到42千米/时,最大行程为250千米。LT-38坦克的装甲厚度和结构等,与LT-35坦克的大部分相同,只是车体和炮塔的项部、车体底部的装甲厚度略有增加。还有部分的LT-38坦克安装了火焰喷射器以取代车体上本来装备的机枪,喷射器燃料是靠1辆200公升的油料补给拖车用橡皮管供给的。LT-38坦克不仅变型车多,改进车型也不少,而且大部分是1939年以后生产的。

九、T-34坦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