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端午节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为小朋友们准备香喷喷的粽子。那雪白的,是糯米做的;那金黄的,是黄米做的。里面再放上小枣或豆沙馅,裹上暗绿色的芦苇叶,放在锅里蒸熟了,剥好放在盘里,再撒上甜甜的白砂糖,真是“味道好极了”!谁看见了都会流口水。
可是有的小朋友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告诉你,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写了很多优美的长诗。最著名的有《离骚》和《天问》。他写的诗不仅优美,里面还有许多神话传说,人们都爱读。后来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人民都划着船到江上去抢救屈原。为不让屈原受到江中鱼类的伤害,人们又纷纷把芦苇叶包着的饭团扔到江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屈原去世这天作为端午节。江上划船慢慢变为赛龙舟,投进江中的芦苇叶饭团就成了人们的节日食品——粽子。所以至今人们还有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